本书简笔勾勒了1901年至1950年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群像。他们当中有种族主义者、怪人 和机会主义者,也有英雄、天才和无私的捐助者。同时也包含41项药物与疗法的诞生:白喉疗法、疟疾研究、血管缝合术,血清、盘尼西林、青霉素、维生素的发现 这些医学研究成果深刻改变了20世纪历史进程,串联起了半个世纪的战争、疫病和匮乏。作者打破了白衣天使们寻找奇迹疗法的刻板印象,真实描绘了众多医学工作者的个人生活,揭示了医学进步背后错综复杂的人类现实。 本书不仅是了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绝佳传记作品,更是一部有趣有料、兼具科普性和启发性的医学小史,集医学史、人物传记、科普于一体,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亨利 马什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前沿现代医学。在从医的生涯中,他曾有手术成功后的振奋,也曾因失败身处毁灭性的低谷,但在内心深处,他从未动摇过对神经外科学的热爱。 在畅销书《医生的抉择》出版后不久,马什就从任职的伦敦圣乔治医院退休了,转而致力于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援助,在乌克兰和尼泊尔继续做无偿的医学工作。这本书描述了他在这些国家的工作经历和遇到的困难,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医学实践的见解。 这本书也谈到了马什为减少人类痛苦而肩负的责任。通过对医学生时期的回忆,他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外科医生的形象,并且探讨了医生这一职业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如医生处理可能性而非确定性时的艰难抉择,以及延长寿命的愿望可能给病人带来的悲剧性代价。 这本书是马什对自己30多年脑外科手术经历的回顾,在即将退休之时,他发现人生有
胡大一医生是我国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和循证医学的先锋,积极推动和推广冠心病溶栓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是双心医学观念的发起者,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推动者,戒烟、有氧代谢运动和健康教育的倡导者,构建心血管疾病全面防线的践行者。他从医数十年时刻坚持 以患者为中心 以人为本 的临床理念,致力在我国建立心血管疾病抢救的绿色通道,重视患者的身心康复和生存质量,进行综合心脏康复计划以改善患者预后,关注女性和青少年的心血管健康和疾病预防。
史轶蘩院士是我国临床内分泌学界的第一位院士,有人形容她是协和垂体协作组之 魂 。1954年,史轶蘩院士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从医近60年里,她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内分泌学事业,由她总结开创的许多内分泌疾病诊疗方法为国内医院广泛采用,并造福广大患者。史轶蘩院士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医学教育家,还在推进转化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医院发展等多方面贡献卓著、建树颇丰,她的治学精神与学术品格深得学界敬仰,高尚的医德深受同事、患者爱戴。本书从内分泌学等视角出发,概述了史轶蘩院士的一生,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她的学问、精神、品格、境界,亦是对 协和人 协和精神 的生动真实写照。
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传主是著名的生殖内分泌学家,中国生殖健康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充分利用档案、手稿和访谈稿等资料,描述了她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科研突破、机构建制、国际合作,厘清其学术成长的轨迹和关键节点。重点在于阐明她在生殖内分泌学领域的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分析其科研成就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梳理和挖掘其学术成长历程的特点和动因。
本书是 中医、养生学家、真气运行学术创始人、原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少波先生的学术传略。 李少波先生出生于1910年4月1日(农历庚戌年二月二十二日),于2011年9月28日17时29分在甘肃省平凉市无疾而终,享年102岁。他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秉承大医精诚之理念,淡泊明志,孜孜不倦,悲悯患者,治病救人,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医学宝库的精髓一吐纳导引术(即真气运行养生方法)。传播50余年,治愈患者无数。 本书详解真气运行法创立细节,揭秘真气运行法深层奥秘。既是李少波先生的学术传略, 是读者学习真气运行“登堂入室”的 读本。
本书为 时代楷模 、中国冷冻治疗癌症人徐克成教授授权传记作品,以细腻生动的文笔和跌宕起伏的叙事展现了徐克成教授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和救死扶伤的从医历程。徐克成,1940年生,江苏如东县人,中国著名消化病和肿瘤治疗专家。他在61岁时创建了中国所治疗肿瘤的民营医院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他以责任和担当,刻苦钻研业务,成为中国冷冻治疗癌症人,受到世界的瞩目。他在身患肝癌后,顽强地与癌魔抗争,在全国首倡 与癌共存 理念。2012年荣获中国卫生系统荣誉奖 白求恩奖章 ,2014年被中宣部授予 时代楷模 称号。医者仁心,徐克成救治的癌症患者早已遍布世界各地,他为中国医生赢得了声誉,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树立了中国应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