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翻译》(第二版)是翻译硕士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教材系统阐释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有机结合翻译工具操作实践,引导学习者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知识,培养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具操作的能力。本书在继承第一版特色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修订与完善,充分把握时代和学科知识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翻译研究、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提供参考和资源。本书共有十章,涵盖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史、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原理、广义与狭义的翻译工具、语料库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术语与术语库、对齐与翻译记忆、主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翻译质量评估及机器翻译的人工审校、本地化与翻译、计算机辅助工具在口译训练中的应用、人工智能与翻译等内容。每章附有拓展阅读推荐、思考与练习,供教师或学习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计算机英语(第五版)》的精简版本,除了内容精简之外,全书仍按计算机知识结构的层次编写。内容涵盖以下三部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硬件结构(第1章和第3章),计算机软件(第2、6章为系统软件,第7~11章为应用软件)和因特网应用(第4、5章)。在具体内容的选取上,除了基础知识以外,尽量选择*的技术和知识,包括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技术等。鉴于因特网应用发展异常迅猛,本书有13课(约占全书38课的1?M3)涉及因特网应用。 为便于读者阅读,书中对一些较难理解和翻译的句子做了注释,对涉及的专业术语也都做了解释。 本书主要用作大学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专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研究生及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的考生使用。
一名合格的病理医生,除应具有广博的医学基础知识、扎实的病理形态学功底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及与临床医师和患者沟通的能力,从纷繁的形态学现象中找到疾病的主要特征,进而作出疾病的病理诊断。 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之一,《临床病理学》是病理住院医师培训中重要的培训教材。本书邀请了具有丰富临床病理诊断经验且从事多年病理学教学的临床专家教授陈杰、步宏负责编写;参与整理工作的年轻医师也完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他们的经验和体会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尽量从住院医师阶段培训的需求入手,重点强调培训中应该掌握的疾病概念、诊断要点以及重要的鉴别诊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精练易学、图文并茂。通过此阶段培训为下一段病理医师的专科培训及成为一名合格的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电气工程基础(第三版)上册》为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本书分为上、下册,此为上册。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组成的特点和接线方式,电力中的电气主设备和负荷,电力在稳态或故障时分析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电力稳定的基本概念,远距离输电技术,电力的内部过电压和防雷保护,电力的继电保护、控制与信号,电力自动化技术以及变电站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