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2008年颁布,对孔子学院(课堂)及外大中小学等各类汉语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适应国际汉语教学形势的新变化,及时总结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规划和指导汉语教学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能力评价等工作。2013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在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启动了该大纲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1.调整分级结构,促进教考结合; 2.突出实用,增加示范性; 3.增加评价,提供操作性较强的评价建议; 4.兼顾各类汉语教学类型、层次,鼓励因地制宜; 5.强调媒体资源的应用。
商务汉语考试(BCT)作为一个考试系列,由BCT(A)、BCT(B)和BCT(口语)三个独立的考试组成。 BCT(A)面向商务汉语初学者,考查考生运用汉语完成日常交际和基本商务交际任务的能力。BCT(B)面向商务汉语中高水平学习者,考查考生运用汉语完成较为复杂的商务交际任务的能力。BCT(口语)面向商务汉语学习者,通过网考形式,采用个性化、针对性的试题考查考生运用汉语口语完成各类交际任务的能力。 吴剑菁主编的《商务汉语考试BCT大纲(附光盘)》具有以下特点:一、注重商务实用。考试遵循以用为本、听书导向、能力为重、定位职场的原则,力求贴近职场实际情况。二、制定《商务汉语能力标准》,倡导考教结合。《商务汉语能力标准》基于大规模调研和数据分析,与《商务汉语考试BCT大纲》相对应,为精细化的能力评估和系统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三、将商务文
本书是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师编写的一系列以主题教学为框架的课程与课堂设计实例。每个教学实例皆以美国近期新的《21世纪外语教学标准》为基础,针对在不同教学环境下(如美国主流中小学校、中文学校、美国大学,中文语言沉浸式项目)、不同年龄(儿童, 青少年、成人)和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课程与课堂组织教学。主题包括如下8个大主题: 1. 历史城市与现代城市 2. 历史名城与现代都市 3. 饮食 4. 旅行 5. 购物 6.爱好7. 时间与日期 8. 家人与生日。每个主题下面包括2-3个教学案例设计,本书可供不同教学环境的教师参考使用。
《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教学法/国际汉语教师发展丛书》是作者多年国际汉语课堂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提炼与总结,重点研究国际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质量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相关,而课堂教学行为又受到课堂教学意识的支配。课堂教学意识包括:课程性质的意识、教学目的的意识、教学内容的意识、教学方法的意识、教学对象的意识等10个方面;课堂教学行为包括:备课、设计教案、准备和制作教具、组织教学、开课、结课等15个方面。
《中国地理常识》(作者焦华富)简要介绍了中国地理的基本情况。《中国地理常识(中越对照)》分为中国概览、资源与环境、交通与水利、锦绣河山、中国七大古都、魅力城市和中国之旅7个部分,不仅涵盖了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还介绍了很多历史文化名城以及风景名胜区全书插图精美,是一部供海外华裔和外国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地理常识及地理文化的百科式读物。
《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教学法/国际汉语教师发展丛书》是作者多年国际汉语课堂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提炼与总结,重点研究国际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质量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相关,而课堂教学行为又受到课堂教学意识的支配。课堂教学意识包括:课程性质的意识、教学目的的意识、教学内容的意识、教学方法的意识、教学对象的意识等10个方面;课堂教学行为包括:备课、设计教案、准备和制作教具、组织教学、开课、结课等15个方面。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与培训丛书:国际汉语文化与文化教学》共分为两大部分:知识篇和教学篇。知识篇(章到第四章)主要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这些文化知识是从外国人的视角选取与编排的,即尝试从文化教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目的在于帮助国际汉语教师在丰富自身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对文化的敏感与宽容。教学篇(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介绍文化教学,也就是如何将知识篇中的文化习俗、文化产物与文化观念从教师手中“传”到学生手中。文化教学就是用具体的文化习俗与文化产物来说明抽象的文化观念,它既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示范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文化活动来实现。
袁芳远编著的《成功之道(附光盘中级商务汉语案例教程第2版)》是为在正规高等院校学过两到三年汉语或具有同等汉语水平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编写的。本书采用案例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真实的商务案例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激发他们用汉语交际的热情。在讨论分析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用已学过的汉语词汇、句型及相关经贸术语,全面提高汉语水平,同时增加他们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兴趣。
本书收集了国家汉办—美国大学理事会中文项目的老师们亲身经历的典型案例,分为工作篇和生活篇,全方位展现了初到美国的中国老师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给出了的参考方案、建议以及相应的理论指导。本册为“工作篇”,内容涉及了中国老师在美国学校工作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景,包括如何与校方及同事沟通、与学生及学生家长沟通、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如何开展中国文化推广活动,等等。本书详细分析了正反两面的真实案例,提供了美国教学的正确策略与方法、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可能产生的误区,并给老师们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读者可以从正反案例与分析中判断何为的教师行为,避开可能的误区和陷阱,同时本书也提供了反思自身教学工作的实践机会,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教师生存指南。此外,本书还提供电子文档,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