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CEO周成刚从2013年发起 探寻世界名校之旅 活动,本书是他对这场历时7年的国际教育寻访的总结。7年间,作者及其团队穿越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地20多个发达国家,行程超过40万里,足迹遍布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200多所世界名校,从教室到实验室,从食堂到宿舍,从图书馆到创业中心,采访了数百位学生、教授、毕业生、创业者、诺贝尔奖得主、校长和政府官员,拍摄了数万张照片,图文并茂地记录下旅途中的故事和风景、探访中的见闻与思考。 这是一部全方位展示世界知名顶尖学府理念、文化、思维的教育启示之书。多年来,新东方CEO周成刚走近名校,观察名校、探索名校,以摄影师的审美捕捉名校无与伦比的风采,以记者的敏锐挖掘教育强国培育精英的真正奥秘,以教育者的初心探索更有利于中国孩子的成长路径。
本书宏观梳理了近三百年英语世界的中国典籍翻译和近一个多世纪美国的中国典籍翻译历史,从英译作品、译者群体和出版发行等维度绘制历史图景,进而微观选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穆天子传》《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典籍,从翻译动机、底本选择、翻译策略和接受传播等维度洞察它们的英译特征,从既往的翻译事件中,全方面探索当下中国典籍英译的理想路径。
本书首先分析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探讨了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影响,阐释了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构的支柱以及教学要求的重塑。其次,关注混合式教学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技巧以及具体实践进行了探索;在分析移动学习理论支撑、技术环境、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详细阐释了大学英语移动教学的模式构建与具体应用;以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与可行性为切入点,研究了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最后,以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切入点,一方面对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发展进行了解读,另一方面对其专业发展路径加以研究。
本书以解决翻译实践问题为导向,以多元化搜索技术为脉络,基于数百个典型案例和应用场景进行详细讲解,内容涵盖桌面搜索、文档搜索、词典搜索、术语库搜索、语料库检索、网络搜索以及学术搜索等多个方面,旨在系统提升广大翻译从业者的搜索素养。全书紧跟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基于数据驱动和数据赋能的理念,致力于将搜索技术与翻译工作需求深度融合,是国内聚焦译者 搜商 的著作。 本书既适用于外语、翻译专业的师生,也适用于广大语言服务从业者、翻译爱好者及相关研究人员。
本书由翻译研究领域著名学者Mona Baker教授撰写,是翻译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的经典推荐阅读书,已更新至第三版。本书从语料库语言学、叙事学、伦理学、符号学等诸多学科视角对翻译展开跨学科审视,用大
《课程思政视阈下的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是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牵头组织编写的一部论文集。该论文集分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督评促教、教研相长四个板块,收集了学院40余名教师的研究实践和教学成果。论文集中的各位作者均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论文不仅关注了外语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而且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爱国情怀等问题。可以说,本论文集主题聚焦,内容丰富,是来自教学一线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维度。这势必成为基础英语教育教学、课程、教材和评价的重要参照,有力推进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的践行。四是基础外语比较教育研究意识日益增强。基础外语教育界在立足国内实际的基础上,开始吸纳国际有益养分,密切关注并借鉴国外基础外语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教材的开发和使用、高考试题的研制和评析,关注中外教材难易度的比较,对国外外语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进行追踪等。这对扩展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教学视野,促进基础外语教育教学国际化进程必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五是基础外语教育名师培养已得到重视。提升基础外语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前提是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开展外语教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0)》特色: ·优中择优,遴选本届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经典论文 ·涵盖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文化对比研究、英汉翻译研究三个领域中研究成果 ·各领域中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和谐统一 ·遵循以科学、民主、道德为核心的学会文化宗旨
《多丽丝·莱辛叙事中的杂糅修辞策略研究》结合米哈伊尔?巴赫金以及霍米?巴巴的杂糅理论探讨莱辛小说叙事中对杂糅策略的运用。本书试图证明,莱辛将杂糅视为其主要的修辞策略之一。她在文本中呈现出多种声音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叙事中构建出作者、文本以及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她与其他作家和理论家在文学创作问题上有多种呼应与对话,或继承或颠覆;她对自己的创作理念及手法不断修正,甚至偶尔出现自我矛盾,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她在文本内外建立对话机制的结果,而正是这种对话机制,如巴赫金所言,使文本成为实现“在单一话语限制下两种社会语言的混合”这一杂糅策略的载体。
《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所收集的教学设计的案例,是作者近十年所教课程的教学研究的成果。《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内容涉及《英语阅读》、《词汇学》、《翻译》、《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语言学》等课程的教学设计。《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可用作英语教育硕士《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的教材,也可用作英语师范的教材。
全书包括五部分内容,部分“引言”(Introduction)从广义的角度介绍了翻译学的界定及其学科渊源、研究路径等;第二部分“核心术语”(KeyTerms)阐释了翻译学的一些关键术语;第三部分“重要思想奠基人”(KeyThinkers)介绍了对翻译学思想或翻译学理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代表性学者;第四部分重要论著”(KeyReadingsandBibliography)列出了翻译学的代表性著作和论文;最后一部分是“索引”(Index),帮助读者查找本书中出现的术语和学者。全书结构简单、清晰,是为初涉翻译学的学习者准备的专业入门丛书,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