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句鉴赏辞典》精选中国从先秦到晚清的经典著作中的名句四千四百余条,涉及经典文献、诗文名篇、小说戏剧、笔记杂著等著作,广泛而全面。本辞典按意义分类,共分20篇,每一篇分若干小目,同一小目下的条目以首字的汉语拼音顺序为序。所收名句涉及政治、哲学、法律、经济、军事、伦理、文学、教育、艺术、人生、养生、自然、科技等各方面内容,是一部既可查检、又可阅读、欣赏的知识性工具书。
《沉默的大多数(精)》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三本杂文集,是得到王小波的三个步骤。《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智慧之书, 上头之选 爱智慧,爱自由,反对愚蠢!收录40篇见地不俗、论述精彩、思想深刻的文章,呈现其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叩问,亦能解答当下的困惑,代表了王小波背后的精神内核。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精)》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三本杂文集,是得到王小波的三个步骤,《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代表作, 入坑之选 有趣、独立、反对假正经!收录52篇短小精悍、讽刺风趣的杂文,从生活议题到人生态度,展现独立人格、自由精神、黑色幽默。
本书尝试用古代文学体系的方法来研究宋词与唐宋诗学的互动关系,并且对大一统体系下唐宋诗学对宋代词学体系组成因素创作、流派、理论、集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得出一系列新的观点。 古代文学体系肇源于上古尧舜禹时期、发展于大一统时期,它明显带有这两个时段的特点,即复古创新、万物归一。复古是文学发展的目标,目标往往定位在历史上发展的黄金时段,发展的目的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创造新的辉煌;尧舜禹三代是治理的理想时期,儒者以尧舜禹三代为目标;文学则以历史上每个文体具有特色的作家、时代等为目标。归一就是在思想上归于一理。宋代词学体系的组成因素,都呈现出理一分殊的特点:古代文学体系有显体系和潜体系之分,并以显体系的形式流传;文学流派有正派和余派,其中以正派体系最接近预设目标;文学理
“四部要籍选刊·集部”之一种。以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本为底本影印。“楚辞”是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后经宋玉、东方朔等人参与并发扬光大,至西汉时刘向将历代楚辞作品裒辑成书,名为《楚辞》。楚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诗文研究者所重视。至南宋时洪兴祖对《楚辞》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作《楚辞补注》,排解了其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了该书的可读性,是迄今最重要的《楚辞》注本。汲古阁刻本《楚辞》即吸收了洪兴祖的注,刊印精美,差错较少,是古代《楚辞》刻本之殿军。
《状元阁印千家诗》,作为“三百千千”之一的《千家诗》,历来为传统蒙学所重视。其实《千家诗》由五言诗和七言诗两部分合并而成。其中,五言诗为清代王相所选,七言诗则由宋代谢枋得所选。两部分共选录作品二百二十六首,涉及自唐代至明代诗人百余名,所选杜甫作品最多,共二十二首。作品题材多样,山水田园、送别思乡、吊古咏物皆有。且诗句浅白易懂,并附有注释,较适合孩童诵读。次选《状元阁唐诗三百首注释》,编者蘅塘退士,原名孙洙,字临西,无锡人,《唐诗三百首》已不须多做介绍,几为最广为人知的唐诗选本。又选《状元阁印宋元明诗》。由清代道光年间朱梓、冷昌言所编,根据序言所述,此书原为冷氏家塾自用启蒙读本,仿照《唐诗三百首》体例编辑而成,共选一百四十五位作者的三百一十一首诗。宋元明三
中唐之世,文坛鼎革,政局谲诡动荡。韩愈在“为文”与“行道”的仕宦历程中,着意创作了一类“与异世者语”的托讽现实之作,它们往往以奇崛诡怪、委曲漫长的面貌出现。千年以降,许多学者对这类作品进行考证、阐发,虽不乏创获,但由于时代辽远、用事邃密,诗文旨意及相关本事难得确解,竟成学术史上的重重疑案。 本书在唐代文学史、政治史、思想史多维视阈下,以韩愈仕宦历程为线索,针对韩愈诗文中历来争议颇多的重要作品进行综合考证,发明托寓本事,揭示“修辞明道”观念下“尽六艺之奇味”的创作机理,衬出“永贞革新”、牛李党争等重大历史事件,重新发现有别于历史书写的中唐政治的文学镜像。由此不难窥见,动荡诡谲的中唐政治,不仅是文学书写的重要主题,也是文学转型与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它直接作用于韩孟诗派和
《牡丹亭·绘本》由青年画家华张一历时三年精心绘制,再现了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笔下超越生死、奇幻浪漫的爱情故事。游园惊梦,久居深闺的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一见倾心,但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与柳生人鬼相恋,几经波折后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无媒自婚,永结同心。全书七十余幅大师级绘画全新演绎中国古典戏剧巅峰《牡丹亭》,分镜式改编的白话文字保留完整的故事线、立体的人物刻画与经典唱词,使读者快速领略《牡丹亭》故事精髓。这不仅是将戏剧经典《牡丹亭》绘制成画、易于阅读的大师级绘本,也是一件极具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經學通論》是清末學者皮錫瑞(字鹿門)先生的經學代表作之一。該書自出版至今一百一十二年中,多次印行,聲譽極高。《經學通論》又稱《五經通論》,論述了二百零九篇經學專題,分別為《易經通論》三十篇,《書經通論》三十三篇,《詩經通論》三十八篇,《三禮通論》五十二篇,《春秋通論》五十六篇,涉及經學史中的主要人物、著作和觀點等。 本書與皮錫瑞所撰《經學歷史》經緯參照,其學術價值獨具特色,澤被學林歷久彌新。本次校注所做的工作有:一是對皮錫瑞的引文儘量地注明出處,並詳加核對。二是分清書中注語為皮錫瑞所為還是皮錫瑞引文原有。三是对皮錫瑞論及的經學人物作出簡略介紹。
这本小书是为广大普通读者学国学读诗书服务的。国学元典始于六经,《诗》为六经之首,而风诗又是《诗》之 六艺 之首,是我们祖先*早的吟唱,*接地气,直通心灵。但是从汉代起,《诗》就被人裹上了一层又一层隐身服和迷彩装,文学的真身看不清了,诗歌的倩容模糊了。今之读者面对繁琐深奥古注及刻板教义式的训导,虽欲读而却步,即愿品却艰涩。有感于此,本书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广大读者诵读风诗提供些微帮助:一,注释尽量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二,翻译力求既尊重诗之主人也尊重今之读者,既紧扣愿意又适当贴近今天的民歌语调。三,为一些重要诗篇写几句点评,尽一丝助读之力。通过开卷调研,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的《诗经国风导读》在今年9月一个月就卖了1064册,说明市场需求很高,有出版价值。
叶嘉莹先生传承中华古典诗词近八十载,设帐南开大学逾四十年。本书抢先发售勾勒了叶先生在南开园诗教传薪、延续古典文脉的感人事迹,完整梳理了叶先生南开情缘的脉络渊源,生动展现了师生间跨世纪、逾骨肉的情谊。 亲炙弟子、家人友朋、助理秘书等从多视角展现叶先生的品格修养、学术成就等。既有先生心系故土、结缘南开及兴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之历程:又有先生全任神行之“跑野马的教学意境;更有对先生融贯中西之“兴发感动”“弱德之美”等学术思想的研究述评,阐发先生激活古典诗词之诗教影响。书中收录叶先生手书诗词作品,及本书编委会多方收集的百余张珍贵照片,图文并茂。 该书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沈立岩教授主编,叶先生亲自审定,附有新的迦陵年表、著作目录、所获荣誉、捐赠情况等,集文学、史料、
本书是扬之水在先秦文学史领域的代表性,基于对先秦文本、先秦日常史和文学家经历的了解和解析,以不断回溯原文的方式讲解人类文明初开、车未同轨书未同文的先秦时代的文学脉络。本书论及《尚书》《山海经》《楚辞》《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穆天子传》等先秦时期重要文学的写法和内容。既可以为大众读者普及先秦文学,又可以为学界提供详实的史料参考和考究的文学解读。
本书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作家、老诗人,一位忠实的诗词艺术爱好者——邓荫柯老师,在其75岁高龄之际完成的一部对我国古典诗词名家名篇的解读著作,全书选诗三百余首并对其逐一解读。作者以个性、灵性、悟性和涉及家国民族的价值观念为选取标准,撷取了每个朝代、每个杰出诗人拥有典型性的代表作,或展现诗人和时代、和大自然的互动,或歌颂青春进取气象,或展现超脱离世的淡泊情怀,或剖析时代弊端,更刻画了诗人本人的各具特色的抒情形象,丰富多彩,包罗万千。作者既对每首诗作鲜明的光彩和个性予以阐释,更在一个宏观的历史环境下对诗人们何以激发灵感、潜心炼字、精益求精的艺术经验进行了重点解读。
在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让我隔空抱抱你——镜头下的人民战“疫”纪实》(中英对照)以图文结合、中英双语呈现的形式,记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温情故事,向国内外读者传递中国正能量。 全书以时间为轴线,以温暖为主调,根据疫情发展及抗击疫情工作的开展进度,分为“突发”“战‘疫’”“攻坚”“曙光”四章。书中以物(个人、群体)故事贯穿,聚焦奋战在疫情防控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战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等,人物选取兼顾职业区分以及背后的大事件,撷取最能触动人心的故事,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以图叙事,配以简短却感人的记录文字,通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精美图片,定格一个个感人的瞬间,真实展现面对疫情时每个中国人身上体现的善
1、名著名刻:《四部要籍选刊》是以影印我国古籍经典著作为主题的新辑丛书,所收录者或学思精深、或事关史实、或文辞优美,皆足代表*国传统学问之一端,且传习不绝,历久弥新,故称名著。古籍经典成书以后,迭经传钞翻刻,版本源流颇为复杂,本丛书据以影印之底本,皆系该书现存诸刻本中影响深远,足资研读之代表性版本,故称名刻。 2、校勘审慎:《四部要籍选刊》收录之书皆经清代学者认真校勘,故与旧刻相比,多有文本可信、内容完整的优点,如《选刊》下一步准备付印的《文选》,选定清胡克家刻本为底本,此本虽据南宋淳熙八年尤袤刻本重刻而成,却改正了尤刻本中七百余处明显的错误。《选刊》中其他印本,情况也大多与《文选》相似,且全部采用影印原书、不加描改的出版形式,又避免了在排印标点的过程中新增错讹,故所收各
本书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作家、老诗人,一位忠实的诗词艺术爱好者——邓荫柯老师,在其75岁高龄之际完成的一部对我国古典诗词名家名篇的解读著作,全书选诗三百余首并对其逐一解读。作者以个性、灵性、悟性和涉及家国民族的价值观念为选取标准,撷取了每个朝代、每个杰出诗人拥有典型性的代表作,或展现诗人和时代、和大自然的互动,或歌颂青春进取气象,或展现超脱离世的淡泊情怀,或剖析时代弊端,更刻画了诗人本人的各具特色的抒情形象,丰富多彩,包罗万千。作者既对每首诗作鲜明的光彩和个性予以阐释,更在一个宏观的历史环境下对诗人们何以激发灵感、潜心炼字、精益求精的艺术经验进行了重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