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信息系统的开发在智能制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技术之一。 《智能制造信息系统开发/高等学校工业信息化类专业“十三五”课改规划教材》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主要介绍了智能制造信息系统的形成、发展概要以及智能制造信息系统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相关知识。实践篇重点介绍了信息系统开发的流程,包括搭建开发环境、编写登录页面和注册页面、创建登录主页面模块等相关内容。通过《智能制造信息系统开发/高等学校工业信息化类专业“十三五”课改规划教材》的学习,读者可以迅速理解并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知识,全面提升实际动手能力。 《智能制造信息系统开发/高等学校工业信息化类专业“十三五”课改规划教材》结构清晰、内容精简、实用性强,可作为高校智能制造专业的教材使用,也
本书共分8章,系统论述了WebGIS开发的技术与项目实践。其中~3章为Web基础知识篇,章内容主要介绍Web开发的基础知识,包括Web应用的发展历程及组成部分,帮助读者建立对Web应用开发的基本认识; 第2章讲解Web前端开发的相关技术,包括布局技术和脚本技术,通过完成一个用户管理登录界面的简单案例演示了如何使用前台相关技术实现基本界面元素的实现; 第3章介绍JavaWeb后台开发相关内容,包括基本开发环境的搭建以及SSH框架的基本使用。第4~6章为WebGIS开发技术篇,第4章介绍WebGIS的相关概念及实现技术; 第5章介绍ArcGIS for Server网络地图应用开发; 第6章介绍OpenGIS及OpenGIS平台的搭建,通过一些简短的示例代码来让读者快速入门。第7~8章为WebGIS项目实战篇,第7章介绍电力管线WebGIS系统项目开发; 第8章介绍交通领域WebGIS系统项目开发。本书适用于政府与企业相关部
这是一本由当前首先成立的边缘计算组织——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和运营商边缘计算网络技术编委会官方组织整理出版,讲述边缘计算网络架构与体系的图书。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一个分布式开放平台,其业务本质是云计算在数据中心之外汇聚节点的延伸和演进,主要包括云边缘、边缘云和边缘网关三类落地形态。全书分为7章。~2章介绍边缘计算的技术体系和网络体系中的ECA、E等典型特征;第3~4章介绍边缘计算网络关键技术和5G边缘计算网络的体系架构;第5~6章介绍边缘计算场景和网络场景;第7章介绍边缘计算的未来发展及技术展望。全书条理清晰,针对性强,不仅适用于想了解边缘计算、边缘计算网络的用户,也适用于从事边缘计算的人员,更适用于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信息安全保障导论》涵盖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及标准等领域知识。~2章,介绍了信息安全的背景、横型、现状、安全基础(密码学、TCP/IP);第3~7章,从网络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安全攻防几大方面讲解信息安全的深度防御策略;第8章介绍了信息安全技术的进展,为读者呈现前沿的安全技术概况。第9~10章介绍了信息安全的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基本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1~12章讲解了安全事件管理与应急响应、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信息安全工程原理以及信息安全工程实践方面的知识。3章给出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
本书共分8章,系统论述了WebGIS开发的技术与项目实践。其中~3章为Web基础知识篇,章内容主要介绍Web开发的基础知识,包括Web应用的发展历程及组成部分,帮助读者建立对Web应用开发的基本认识;第2章讲解Web前端开发的相关技术,包括布局技术和脚本技术,通过完成一个用户管理登录界面的简单案例演示了如何使用前台相关技术实现基本界面元素的实现;第3章介绍JavaWeb后台开发相关内容,包括基本开发环境的搭建以及SSH框架的基本使用。第4~6章为WebGIS开发技术篇,第4章介绍WebGIS的相关概念及实现技术;第5章介绍ArcGISforServer网络地图应用开发;第6章介绍OpenGIS及OpenGIS平台的搭建,通过一些简短的示例代码来让读者快速入门。第7~8章为WebGIS项目实战篇,第7章介绍电力管线WebGIS系统项目开发;第8章介绍交通领域WebGIS系统项目开发。本书适用于政府与企业相关部门的GIS
《24小时365天不间断服务:服务器/基础设施核心技术》是著名的网络服务供应商Hatena和Klab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团队的经验总结。《24小时365天不间断服务:服务器/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从实际的生产环境出发,就大规模、高性能、间断的网络服务的构筑和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前3章讲解了如何搭建兼具冗余性和可扩展性的服务器/基础设施;第4章讲解了性能优化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对单个服务器的性能提升方法进行了介绍;第5章讲解了监控、管理等运行方面的内容,以笔者身边的实际生产环境为例,介绍了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的技巧;第6章介绍了Hatena与KLab实际运作的网络和服务器基础设施的情况。
《信息安全保障导论》涵盖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及标准等领域知识。~2章,介绍了信息安全的背景、横型、现状、安全基础(密码学、TCP/IP);第3~7章,从网络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安全攻防几大方面讲解信息安全的深度防御策略;第8章介绍了信息安全技术的进展,为读者呈现前沿的安全技术概况。第9~10章介绍了信息安全的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基本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1~12章讲解了安全事件管理与应急响应、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信息安全工程原理以及信息安全工程实践方面的知识。3章给出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
苗启广、叶传奇、汤磊、李伟生编著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及应用》以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基本概念、融合原理、融合方法、 研究进展及应用实例。 全书共11章。 ~3章介绍了图像融合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图像融合的预处理方法、源图像的成像特性及图像融合的性能评价;第4~9章系统介绍了各种图像融合方法,其中包括早期各种简单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多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无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以及基于Shea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等; 0章结合图像融合的具体应用实例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应用;11章对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的 进展进行了介绍。本书着重介绍图像融合技术中 基本和 成熟的方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外学者的当
苗启广、叶传奇、汤磊、李伟生编著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及应用》以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基本概念、融合原理、融合方法、 研究进展及应用实例。 全书共11章。 ~3章介绍了图像融合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图像融合的预处理方法、源图像的成像特性及图像融合的性能评价;第4~9章系统介绍了各种图像融合方法,其中包括早期各种简单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多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基于无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以及基于Shea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等; 0章结合图像融合的具体应用实例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应用;11章对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的 进展进行了介绍。本书着重介绍图像融合技术中 基本和 成熟的方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外学者的当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新版链接为:http://product..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72606)》是一本全面系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教程。全书共分8章。章绪论,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由与发展过程;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介绍其涉及的硬件构成、软件模块及系统的功能;第三章空间数据获取,介绍数据的采集、获取、转换及其质量问题;第四章空间数据表达,介绍地理现象、空间对象的关系及其矢量、栅格表达,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等;第五章空间数据处理,介绍各种空间操作的算法以及实现策略;第六章空间数据管理,介绍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模型;第七章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介绍空间查询分析的各种方法;第八章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地图制图,以实例介绍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制图等地理信息可视化与输出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新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软件的逐步成熟,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步盛行。《基于SaaS采纳的产业链协同网络与协同能力评价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将产业协同纳入整合的TOE和DOI理论框架中,并利用276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实证检验了SaaS采纳的影响因素;第二,从SaaS产业链成员的角度来说,《基于SaaS采纳的产业链协同网络与协同能力评价研究》构建了SaaS产业链协同模型;第三,在《基于SaaS采纳的产业链协同网络与协同能力评价研究》所提出的SaaS产业链协同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SaaS服务产业协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基于SaaS采纳的产业链协同网络与协同能力评价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为SaaS服务提供商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和改善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也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新版链接为: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2572606)》是一本全面系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教程。全书共分8章。章绪论,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由与发展过程;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介绍其涉及的硬件构成、软件模块及系统的功能;第三章空间数据获取,介绍数据的采集、获取、转换及其质量问题;第四章空间数据表达,介绍地理现象、空间对象的关系及其矢量、栅格表达,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等;第五章空间数据处理,介绍各种空间操作的算法以及实现策略;第六章空间数据管理,介绍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模型;第七章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介绍空间查询分析的各种方法;第八章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地图制图,以实例介绍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制图等地理信息可视化与输出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新版链接为:pro
Kali Linux是设计用于数字取证和渗透测试的操作系统,本书是官方出版的仅有的一本著作。讲述了如何上手、配置、安全加固、自定义、安全评估等概念。在本书中,我们将重点介绍Kali Linux平台本身,并帮助您理解并优选限度地发挥Kali的作用。开发人员将引导您了解Kali Linux的功能和基础知识,提供基本Linux命令和概念的崩溃课程,然后介绍很常见的Kali Linux安装方案。您将学习如何配置,解决和保护Kali Linux,然后深入强大的Debian软件包管理器。在这个广泛的部分中,您将学习如何安装和配置软件包,如何更新和升级Kali安装以及如何创建自己的自定义软件包。然后,您将学习如何在大型企业网络中部署自定义安装。很后,您将被引导到不错主题,如内核编译,自定义ISO创建,工业强度加密,甚至如何安装加密杀死开关来保护您的敏感信息。
《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开发》系统介绍了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实用的开发方法,并根据作者近年来从事相关科研、教学的实践经验,列举了大量实例,以供读者参考。考虑到移动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开发》在讲解基本理论的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 《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开发》包括三大部分:部分基础篇为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运行环境,论述了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概况、发展现状、移动计算环境、移动操作系统和无线网络;第二部分技术篇为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论述了GNSS定位、移动无线网络定位、移动空间数据管理、移动地理信息数据传输和可视化技术;第三部分实践篇为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论述了基
这是一本由国内当前首先成立的边缘计算组织——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和运营商边缘计算网络技术编委会官方组织整理出版,讲述边缘计算网络架构与体系的图书。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一个分布式开放平台,其业务本质是云计算在数据中心之外汇聚节点的延伸和演进,主要包括云边缘、边缘云和边缘网关三类落地形态。全书分为7章。~2章介绍边缘计算的技术体系和网络体系中的ECA、ECN等典型特征;第3~4章介绍边缘计算网络关键技术和5G边缘计算网络的体系架构;第5~6章介绍边缘计算场景和网络场景;第7章介绍边缘计算的未来发展及技术展望。全书条理清晰,针对性强,不仅适用于想了解边缘计算、边缘计算网络的用户,也适用于从事边缘计算的人员,更适用于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近年来,毫不逊色于国力攀升的是中国互联网业的蓬勃发展。而身在其中者,感受到的是业务复杂度、团队规模的迅猛增长,对创新与项目迭代频率的极限追求。当内部成长与自我提升的速度难以与之匹配,就亟需走出去、向外看——本书就是这样一条来自硅谷的极具观摩与借鉴价值的优质轨迹,更因凝结作者从工程师到管理者的全程实景与心路历程而无比鲜活。全书分为技术管理、技术实践、硅谷文化、个人成长及杂谈几个部分,很好适于新晋技术管理者、视野开阔的一线IT业者,以及广大期望供职于优选互联网巨头的有志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