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的《中国绿色建筑 (201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是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组织编撰的第十本绿色建筑年度发展报告,旨在全面系统总结我国绿色建筑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指导我国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评价、实用及维护,在*大范嗣内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与实践
建国以来,北京城市的形象建筑沧桑变更,飞速追赶着西方现代建筑走过的百年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环顾当代特色性现代建筑更是不胜枚举。它们既是一座座北京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更是时代变迁的历史见证。不论白天还是夜晚,这些建筑给我们展示着这个古老城市年轻跃动的脉搏,既显大气非凡,又具时尚魅力。马日杰编著的这本《新时代的地标(北京新建筑图片库)》选取了其中的12座建筑,以1121张图片的形式展现这些建筑内外的主要功能性设施和布局,并在随书光盘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您提供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作为在国内每两年剧本一次的颇具影响力的专业美术教学会议,每年的召开均吸纳了全国数十所各大美术及建筑类院校的参与。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在凝聚本专业力量的同时,从2011年开始,在我社的参与下,组委会决定不仅仅局限于学校间教学形式的交流,并开拓出学生作品大奖赛,并将每次学生美术作品大奖赛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发行,旨在*广大的范围内学习与交流,并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从侧面反映各个院校的教学的基本情况和不同的教学特色,有利于各校之间从*多层面地进行教学交流和改革。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美术教学工作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美术专业委员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编的《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设计
本书着重就摄影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1它如何帮助我们塑造对于世界、文化和自身的理解;2通过仔细阅读图像和再现理论,就身份与视觉进一步探索和分析;3探讨伴随摄影实践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以及人物与理念的表现方式。
青岛里院是青岛地区一种因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居住建筑集落形式。从整体上看,具有相同的院落围合式特征。从个体间的对比来看,由于不同殖民国家分别建造,导致各里院建筑在空间尺度和建构特征等方面呈现了差异性。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青岛地区的里院建筑由于无法保证良好的居住生活需求,正在逐步的进行改造和新建。这些珍贵的历史建筑快速的消失对我国传统集落研究工作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基于这样的认识,《青岛里院》一书中全面的搜集了现保存良好的里院建筑的图像资料。通过对比分析,以*说明性的图片来呈现青岛里院的共性与差异性。通过这些图像配以简要的文字介绍和说明,可以从多个角度读解出里院的空间特征以及不同国家建造尺度、美学偏好等内容。 本书对调研成果采取的呈现方式兼具了学术研究成果和科研资料两种特征,这样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区的发展方兴未艾。本书收集了22个典型的文化产业园经典案例,从其创建背景开始,结合其创意和实施过程,全面展示了各个文化产业园的精髓和特色所在,既是世界现有文化产业园案例的集中呈现和经验总结,亦可资未来文化产业创意借鉴,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北方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烟台大学主编的《北方四校 北方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烟台大学 联合城市设计--首钢主题(2015)》依托2015年秋季四所学校进行的四年级联合课程设计,以鲜活的**手资料组成,清晰地阐述了课题准备,课题选择,教学实践,学生作业的内容,从而阐述四校联合设计的全过程。
江波、陶雄军主编的《文化交融(2016第二届中国-东盟建筑空间设计教育高峰论坛暨教学成果大赛论文集)》收录了《从艺术设计角度看城市形象的构建与管理》《对环境设计教学的思考》《美有是意味的形式》《博格森哲学艺术观点之探讨》《大新陇鉴屯开发利用研究》等文章。
本书是对苏俄转型解体期间展开的纪念碑综合体个案研究。莫斯科俯首山胜利纪念碑综合体的设计建造持续了近50年(1943-1995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启动了建造工程,此时恰逢苏联转型时期,胜利纪念碑的设计建造在苏联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发生了一系列不可预见的改变。本书试图分析还原这一史实,其中重点研究了1985-1995这10年间的设计建造的改变过程。另外本书从纪念艺术的角度对胜利纪念碑的艺术风格、技术特点等进行了总结,剖析了俄罗斯纪念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刘临安主编的《2014AUTODESK 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获奖设计作品集》这本Revit杯建筑方案竞赛获奖作品结集出版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如实记录下来同学们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作为将来成长历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另一方可以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借鉴与学习。给同学们编织一个携手连心的纽带,去追求*加宏伟的目标而继续拼搏与奋斗。
由安腾直见、柴田晃宏、比护结子*的《建筑构 造--从图纸模型3D详解世界四大名宅》通过图纸、模 型与3DCG(计算机三维制图)对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四 大*名住宅 住吉长屋 、 萨伏伊別墅 、 范斯沃斯住宅 、 白之家 的建筑构成进行了深刻 的剖析与解读。世界四大*名住宅不同的构成形式造 就了无与伦比的美妙空间与形态。 在第、章中,讲述了建筑的简单模型 箱形 建筑 模型的制作,并学习了如何绘制图纸的基础知 识。 在第2章中,对 住吉长屋 进行了模型制作, 并通过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的绘制,学习钢筋混 凝土墙结构的构成。 在第3章的 萨伏伊別墅 中,在对图纸进行理 解的同时,对模型进行了组装并学习了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的相关知识。 在第4章的 范斯沃斯住宅 中,通过模型与 3DCG的制作,学习了钢结构的相关知识。 在第5章中,通过
本书尝试搭建形成多维之思的主体框架,尝试从多个维度来梳理当代建筑设计思维与审美的发展状况。这些维度包括本体、主体、环境、技术四个维度。本书的主要部分也将从这四个维度出发进行论述。*个维度就是建筑的本体维度。第二个维度是建筑的主体维度。第三个维度是建筑的环境维度。第四个维度是建筑的技术维度。本书希望能在对当代建筑设计多维状况的分析基础上,为未来的中国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尝试提出一种中国语境之下以意境为主题的建筑美学思维方式,也希望能通过中国传统这一重要美学范畴的再阐释,去应对未来多维度的建筑可能性。
周庆华、周曦、王克宁、张巍、王红编的这本《 徽印西溪南(2015全国五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 作品)》主题是传统街区保护分析及徽州艺术展览馆 设计。通过实地踏勘、现场调研、实物测绘、合作探 讨、立意构思、工作模型、阶段汇报、成果答辩等一 系列多种教学环节,认知 理解 传承 发展徽派建 筑,为徽州传统建筑的现代与未来进行了创新与探索 。
建筑结构**设计图集编委会编的这本《建筑结 构**设计图集(11)》系全国第八届**建筑结构设 计评选出的高层及多层建筑结构和大跨度空间结构及 特种结构部分29个获奖项目汇编而成,是我国2010~ 2013年期间建筑结构设计的代表作。每个项目均介绍 工程概况、计算方法、结构布置、构造大样、配筋做 法、抗震构造措施等,具有较好的技术性、实用性和 资料性,对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人员、土建类大专院 校师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亚洲建筑新人战”是日本全国建筑学科三年级 及以下学生设计作业选拔赛——“日本建筑新人战” 在亚洲的扩展。原赛事于每年10月初在日本大阪新梅 田空中花园 Umeda Sky Building举办,并设有海外 赛区。近几年经拓展,现已成为有日本、中国、韩国 、越南、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等亚 洲多国参加的一项建筑学三年级以下作业选拔。其目 的是为了促进亚洲地区建筑学本科教学水平的共同提 高,充分加强亚洲各国建筑院校学生之间的直接对话 ,建立一个亚洲建筑教育的交流平台。 唐芃主编的《2013中国建筑新人赛》以2013年在 南京举办的中国建筑新人战为主线,介绍了这个赛事 从组织、选拔,到展览、评审的全过程。展现了一种 学生设计作业竞赛的操作流程和全新思路,是全国高 等学校建筑设计教育水平的整体展现。 本书可供于
本书从理论上介绍了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主推模式的体系和管理特点及相关概况,从实践视角全面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下的具体实施情况,内容涵盖 力推的工程总承包形式下的业务统筹和一体化的管理理论及措施,并有针对性地配以实际案例作为参考,以帮助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人员明晰责任界线,提高沟通和协调效率及项目管理水平,使得工程项目变 减少,工期缩短,风险降低,实现项目一体化建设,进而实现预期理想目标。本书契合 和行业政策导向,讲解透彻,通俗易懂,重点突出,适用及实用性强。 本书适合建筑工程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人员、建设单位负责人、咨询单位承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各大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师生及初涉工程项目建设的相关人员等阅读参考。
本书从理论上介绍了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主推模式的体系和管理特点及相关概况,从实践视角全面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下的具体实施情况,内容涵盖 力推的工程总承包形式下的业务统筹和一体化的管理理论及措施,并有针对性地配以实际案例作为参考,以帮助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人员明晰责任界线,提高沟通和协调效率及项目管理水平,使得工程项目变 减少,工期缩短,风险降低,实现项目一体化建设,进而实现预期理想目标。本书契合 和行业政策导向,讲解透彻,通俗易懂,重点突出,适用及实用性强。 本书适合建筑工程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人员、建设单位负责人、咨询单位承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各大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师生及初涉工程项目建设的相关人员等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