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我国颁布的电工、电气规范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电气识图的基本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及基本要求、建筑电气施工的特点及基本要求、建筑电气图的基本特征、典型建筑电气施工图。 本书是建筑电气施工的入门读物,对建筑行业电气施工、电气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以及初级电气技术人员的自修学习具有的参考作用,也可以作为建筑电气从业人员培训教材。
灌注桩的承载性能与桩的几何尺寸、桩身强度、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效应等因素有关。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效应主要表现为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其作用特性。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其作用特性除与土层条件等因素有关外,还受施工工艺的影响。工艺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灌注桩施工工序较多,施工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孔内事故;②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差别很大,桩基施工的质量差异性大;③灌注桩施工采用泥浆护壁,必然在孔壁形成泥皮,在孔底残留沉渣和扰动桩端土体,从而大大降低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使桩的承载力大幅降低,不能发挥其强度潜能。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具有很大的性,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往往表现出很大的离散性,
本书依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等相关规范和标准编写而成的。本书共分为七章,包括:综合概述、供配电系统设计、配变电所设计、低压配电系统、照明设计、防雷接地设计、弱电系统设计等。本书可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建筑设计人员及审图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建筑设计及电气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依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等相关规范和标准编写而成的。本书共分为七章,包括:综合概述、供配电系统设计、配变电所设计、低压配电系统、照明设计、防雷接地设计、弱电系统设计等。本书可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建筑设计人员及审图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建筑设计及电气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依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等相关规范和标准编写而成的。本书共分为七章,包括:综合概述、供配电系统设计、配变电所设计、低压配电系统、照明设计、防雷接地设计、弱电系统设计等。 本书可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建筑设计人员及审图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建筑设计及电气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介绍砌体结构的应用、特点及检测鉴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砌体结构的现场检测,介绍既有砌体结构的材料强度,混凝土构件、尺寸、位置、裂缝及变形检测;砌体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介绍既有砌体结构可靠性鉴定的内容、分析方法、鉴定评级及工程案例;砌体结构的抗震鉴定,介绍既有砌体结构抗震鉴定的原则、分析方法、评级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工程案例;危险房屋鉴定,介绍危房鉴定的基本原则、房屋危险性鉴定评级及工程案例;砌体结构火灾后鉴定,介绍既有砌体结构火灾后鉴定的原则、检测分析、鉴定评级及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