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理清了一直困扰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几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工业设计;一个是厘正了众多关系,如工业化和工业设计,工程类设计和工业化设计;第三个是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到底是什么。本书用了大量历史史实,历史照片去揭开新中国前30年工业设计的状况,对于我们研究工业设计史还是发展我国工业设计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西方现代美术史》是一本针对国内高等艺术和设计院校及综合性大学本科美术史课程教学要求编写的教材,可以作为一般美术史论爱好者步入西方现代美术世界的桥梁。本书以西方现代美术发展四个主要历史阶段为纲,全面和清晰地够花了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美术发展纷繁多样的历史图景;其总体目标在于使读者能在较为宽阔和牢固的历史基点,深化对现代美术视觉创造成就的切实感知和体悟。
本书选取了欧洲著名装饰设计师欧文??琼斯绘制的100幅经典中国传统纹样,并结合60多幅对应的实物图,深度解读纹样背后的工艺、文化和美学传统。本书上部“纹饰之美”从内容和美学的角度解读纹样,说明是什么、怎么样、有什么含义等等。下部“工艺之道”,主要讲述纹样是如何实现的,采取了什么工艺,真实的效果又是如何。
《设计问题》(Design Issues)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出版社授权翻译。译者孙志祥、辛向阳、代福平。Design Issues是国际设计研究领域的学术刊物,主要刊载设计的历史、理论和批评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案例,在设计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设计问题》(第二辑)选译自Design Issues 2013年的重要文章,可以作为研究生的教辅读物和业界的参考读物,对于深化中国设计教育和提升设计实践水平有积极作用。
《设计问题》(Design Issues)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出版社授权翻译。译者孙志祥、辛向阳、代福平。Design Issues是国际设计研究领域的学术刊物,主要刊载设计的历史、理论和批评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案例,在设计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设计问题》(第二辑)选译自Design Issues 2013年的重要文章,可以作为研究生的教辅读物和业界的参考读物,对于深化中国设计教育和提升设计实践水平有积极作用。
《素材与身体》为日本建筑名家黑川雅之设计系列图书之一。书中阐述了他对25种素材的理解与设计——铸铁茶壶和硅胶水杯、皮革椅和栎木椅、黄金盘和瓷盘、铝桌和钢铁桌等——他以不同素材设计同类产品,由表及里地反映了素材与人体的紧密联系、素材与设计的本质等根本的设计问题,可供设计行业从业者参考借鉴。此外,该书配有大量设计作品图片,可以直观感受工业设计的前卫思维。 1972年的“GOM”系列桌上用品以黑色的橡胶为主体,磨砂质地的橡胶材料具有柔软的触感,就像人体的肌肤;材质轻盈、成型性好、有一种特殊的未来感的铝合金造就的“T结构组合标件”,能够制作各类组合产品,比如隔板和手推车,作为“伪家具”,在家具之间游刃有余地游走。
佐藤卓是日本中生代设计大师、策展人。2020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海报、几代人都在用的日常消费品包装设计,都出自佐藤卓之手。他的设计作品总是在简约中散发独特魅力,能在市场上屹立数十年不倒。在本书中,佐藤卓分享30年来决定设计方向时的关键思考,剖析每个案例的沟通和创意产生过程。从他的细述中,可以深刻领略这位大师对设计的见解和对生活的洞察: 设计不是“制作物品”,而是联系人和环境的媒介。物品是“信息的入口”。 设计师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只是一位“翻译”,工作的关键在于提取创作人的想法,了解创作人想通过作品传递什么,以及创作人未留意之处。 在残酷的淘汰战中,1000种商品里能够生存的只有1种。好的设计不用太多花招,重内涵,重细节,而且还要诚实地与消费者沟通。 天底下没有无聊的案子,你设想它是无聊的,就会
《亚洲海报设计展作品集》汇集了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日本中部设计师协会、韩国现代设计协会、新加坡设计协会、台湾地区平面设计师协会、澳门设计师协会、四川省平面设计师协会共同举办的《亚洲设计师协会海报设计联展》中、日、韩、新四国200位设计精英们300多幅海报精品,主题为亚洲各国设计师对“色彩”的诠释(自我之色彩、国之色彩、地域之色彩、理想之色彩)。
《设计的125条通用法则》自2003年初次出版以来,经数次修订,被翻译成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俄语、日语、韩语、汉语(简体字和繁体字)等语言,已有32个版本广泛传播,成为名副其实的经典工具书。“全本”依据新修订的完整版翻译制作而成,图文都没有任何删减。 这是一部跨越各专业领域的设计著作,收录的设计法则并不限于平面设计,还包括建筑设计、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程序设计、游戏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诸多设计领域。书中用清晰易懂的文字解说了各类设计法则,并且每条法则都配有将其应用于实践的图示实例。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既便于初学者掌握,又便于专业人士随时查找。所有设计师都可以从中快速吸收宝贵经验,避免致命错误,开启更多、更好的沟通与创意。 不论是举办营销活
目前学界对设计学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设计概论、设计史和设计美学上,而作为设计学主要分支之一的设计批评还处于待开发状态。本书即以设计批评为主题,在全面论述中西设计批评的发展历史、设计批评的主体与媒介、设计批评的对象与领域、设计批评的职能、设计批评的视野、设计批评的思维与意识以及设计批评的标准等问题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设计批评学的五个方面:设计批评的本体论、设计批评的主体论、设计批评的客体论、设计批评的功能论和设计批评的方法论。同时,本书亦在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辅以大量的来源于中外设计文化资源中的一些经典作品和近期新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设计批评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形象地展示。
《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精编教材·环境设计类·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步骤详解与实战》主要介绍了手绘效果图的绘制步骤和实际工程案例,包含了透视基础、室内、室外、景观、建筑、园林等效果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书中设置了多个手绘案例,并且与实践相结合,步骤详尽并配有文字讲解和技巧提示,能够加速提升学生的手绘创造力和表现力。《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精编教材·环境设计类·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步骤详解与实战》可作为环艺、建筑、规划、园林、景观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设计手绘人员参考。
《战车模型制作超级教程》是一本集作者创作心得、模型家图解案例教程和要点视频讲解于一身的零基础战车模型制作教程,全书包含1篇创作心得和10篇制作案例,每个案例开篇均有模型板件简介和工具介绍,从用指甲刀在模型板件上找到并剪下零件讲起,详细讲解了战车模型素组、改造、笔涂、喷漆、旧化的制作技法。基础篇详述了作者的模型家成长心得和“虎王”坦克的素组技法;进阶篇通过笔涂、旧化38(t)20mm底盘自行防空炮和喷涂、旧化“公羊”C1主战坦克两个案例细致讲解了战车模型笔涂、喷涂上色两大技法的基础要点;高手篇通过5个精彩的涂装、旧化案例详细介绍了3位战车模型制作达人的“独门秘技”。 《战车模型制作超级教程》提供了顺序学习目录、工具索引、TIPS索引和视频索引,方便读者随时按需查阅各种模型制作方法和技巧。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经典教材修订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丛书》2006年次出版至今已七次印刷,得到考生及辅导者的充分认可,内容涵盖环境艺术工作的主要设计对象,由于篇幅有限,多为纪要性、条目性、引导性、范例性的教学内容,自学者或辅导者应以此为基点展开阅读及练习。《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经典教材修订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丛书》为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050412)环境艺术本科(3050444)。环境艺术设计专科(10209)之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实践(01154)公共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指定考试大纲教材。自学考试实践类考试受作图时间限制,多选择“第二章城市环境设施”内容进行考核,专科考试注重功能性,本科考试强调创作的艺术性。修订版增加了“第六章试卷与评析”内容,便于考生提高环境艺术实践能力。
本书是作者20年前设计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结晶,全书中英文对照,内容包括风景区、城市公园设计、滨水景观设计、科研办公场地、大学校园等3个部分20多个工程实例。本书秉承“有机生成”理论,阐述了自下而上的风景园林有机生成设计方法,揭示其延续性、系统性、独特性、动态性整体特征,筛选出本底资源、地域人文、服务功能、人本关怀、空间形态、空间风格等六大生成要素,并阐述各生成要素间的拓扑关系,以及各要素有机推演生成方法。目的是通过作者几十年的设计研究与工程实践,研究风景园林有机生成的设计方法学,实现设计与自然资源、设计与使用者以及设计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和有机延续,实现场地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每个项目都记述了工程地点、性质、建成年代,同时着重介绍了设计构思、整体布局、地形处理、园林建筑、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与艺术相结合可以改变艺术的形态,艺术的制作方式,艺术的感染力;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全书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学科内涵、学科历史及发展,人类智能的生理基础;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理论,以及模式识别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重点讲述它的应用,包括人体行为与智能机器人、智能系统与智能社会,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的知识内容和发展
《广告设计与材料工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广告设计的基础理论及发展历程,对广告设计的视觉语言、创意和流程进行了阐述。万变不离其宗,任何方案的设计都离不开图形、文字、色彩、版式等。下篇简要说明了广告材料与工艺的发展历程,并对亚克力、木材、金属、塑料、纸质以及新兴材料的特点、工艺进行了描述。材料性能特点的不同、加工工艺的不同、结构的不同都会对设计方案产生巨大的影响,设计师预估设计方案落地实施的效果也需要全面了解材料与工艺。
一个印刷品的成功,一半取决于设计,一半取决于印刷。本书以后期的印刷色彩与工艺为主要内容,共有7 章,包括四色印刷、专色印刷、特种油墨、凹凸压印、烫印电化铝、UV 油墨和镂空与雕刻。每章都以应用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了该种印刷色彩或工艺原理,并精选了丰富的案例,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本书适合平面设计相关从业人员学习和使用,也可作为艺术设计领域的参考读物。
本书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生动诙谐的语言,解读有关佛、道、儒的古代建筑,讲解这些建筑中有关雕塑、佛教名山、佛教寺庙、佛塔、道教名山、道教庙宇、孔庙、关帝庙、武侯祠等方面的建筑知道。小小一本书,带你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巧与魅力,发现深藏在其中的生动的历史文 化与智慧。
“设计五感”系列图书分五册,从设计视觉感受出发,通过5种不同的设计表现手法的呈现,将向读者呈现设计的丰富性,并提供丰富的创意参考。 善本出版有限公司编著的《设计五感(拙)》为“设计五感”系列图书之一。“拙”可以是天真稚拙,可以是粗糙原始,抑或是天然去雕饰,追求的是呈现事物很本真、很质朴的状态,表达很直接、很随性的心理感受。 本书从艺术文化的历史角度出发,梳理出“拙”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结合当代平面设计作品,探索“拙”的创作手法以及表现特征,探讨如何在设计中做到“拙”而不“劣”。
《企业形象识别设计丛书: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内容以项目任务的形式展现,每章完成一项或多项VI设计项目,章节内容连贯有序、每项任务都涉及设计与制作的理论知识、设计思考方法和具体制作方法。《企业形象识别设计丛书: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项目设计与制作讲解中适时加入知识链接、提示与帮助,便于读者理解与记忆,章节的练习题和作业也是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