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七年级 上册》由温儒敏,王本华主编
本书以《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GB50854-2013)、《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6-2013)、《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7-2013)、《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8-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工程 GJDGZ-101-95)等为依据,通过查阅大量工程计量书籍与工程计量实例编写而成。本书力求保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编著风格,注重理论性、实用性相结合的编著思路,并力图达到既保持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又便于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目的。
本书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职业岗位”为主线,用“工作项目”引导,创设真实的“工作任务”。在每个任务中,利用引导模式进行逐步教学,利用应用模式进行重点教学,利用实践模式进行实践训练,将知识点科学地分解和编排到每个任务中,同时融入当前的流行元素,集通俗性、实用性、技巧性、流行性于一体。本书分为三篇:广告设计篇、包装设计篇和界面设计篇。通过7个项目、33个任务、66个案例、7个实践案例,详细介绍了Photoshop CC 2018各方面的应用。这些项目分别是海报及招贴画制作、照片后期处理、CI企业形象设计、书籍包装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网站页面设计和产品界面设计。另外,还提供了相应的知识点练习题。本书通俗易懂、循序渐进,不仅适合Photoshop初、中级用户阅读,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及培训班学员上机培训的教
项目式学习是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书的两位作者是美国项目式学习的领军人物,他们从一线教师实施PBL的现实问题出发,厘清概念,回应PBL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如:为什么采用项目式学习?如何构建PBL体验?如何评分?如何与学生会谈?如何在项目式学习中包含直接教学?如何建立PBL文化?如何管理混乱的局面?探究与PBL有什么关系?如何开始PBL?等等,对教师了解及掌握PBL具有巨大的助益。书中没有高谈阔论,没有艰深的理论,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和资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 第2版)》是一本通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Word2010文字处理、Exce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Intemet的基础知识和简单应用共6章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 第2版)》紧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大纲,理论与实例相结合,为欲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的学生提供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 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考试人员的培训教材。
合唱既能够培养人们的音乐听觉与审美修养,还能够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与团结精神。在合唱表演中,指挥占有重要的地位,承担着选定曲目、组织排练、完成演出任务的责任,是合唱表演团队的指导者。本书共六章内容,其中章为合唱的基础知识概述,分别介绍了合唱的类别、合唱的声部、合唱的乐谱、合唱的队形;第二章涉及到合唱的基本训练,从六个方面进行介绍,分别是呼吸训练、声音训练、节奏训练、共鸣训练、音准训练、协调性训练;第三章是指挥的基础知识概述,主要内容为指挥艺术发展简史、指挥的职责与要求、指挥的常见击拍法;第四章的内容涉及到指挥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介绍了指挥姿势与手势、指挥的基本技法、指挥的图示与击拍动作、多声部的指挥技能;第五章的内容为合唱指挥的案头工作,共分为三节,分别是前期准备与排练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研究》共分为六个章节,章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概述,主要就高职教育概述、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高职英语教学理论基础与教学基本原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章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主要围绕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概述、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过程及问题、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依次介绍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资源建设、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三个方面的内容;第四章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依次介绍了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概述、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高职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的内容;本书第五章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分为三部分内容,依次是高职英语微课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慕课教学
《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四年级.下册)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配套教师用书。这是一套既能反映语文教学改革近期新理念和研究成果,又能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备课时答疑解惑的实用的教学用书。该书的编写指导思想为:一,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二,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三,采用板块式教学设计模式。
文学的历史演进是社会文化思潮与政治意识形态交互的合力。中国新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担负着推动现代化的重任。但是,文学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也有着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因此,关于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必然会陷入一种特别复杂的境地。 近年来,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问题的讨论一直聚讼纷纭。
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针对本专业毫无基础的初学者。通过汽车保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习惯车间的操作流程,掌握车辆维修入门操作的基本功。本选题为学期开设,共分为7个教学情境72课时,其中理论22课时,实操50课时。从汽车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整车电器系统、全车油液及车辆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维护与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系统介绍。后介绍了轿车30000公里维护与保养项目及方法,具有很强实用性与指导性。本选题主要通过对汽车的保养操作,使学生实习保养的分类和车间的操作规范,掌握车辆保养流程及内容并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在车辆保养操作的同时,加强学生对全车各个部件的认识。
美术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历史的存在,美术必须符合文化的真实存在,它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文化的变化必然导致美术的变化,文化的积累必然导致美术的积累。正因为如此,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媒介的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整个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是一个大数据爆发的时代。面对信息的激流、多元化数据的涌现,大数据为个人生活、企业经营,甚至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数据已经成为IT信息产业中具潜力的蓝海。 n “大数据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本书是为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大数据导论”课程全新设计编写的,具有丰富的实践特色。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需求,本书分8个项目,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关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详细介绍了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思维变革、大数据促进行业发展、大数据方法的驱动力、大数据存储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在云端等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创新研究》从多个视角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找到更加适合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可行路径,从而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更好的、适应时代的指导。 本书首先对时代背景以及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引入本书的重点,即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设计、评价体系、与教师等要素,从文化视角、网络视角、ESP视角、生态视角、课程思政几大创新视角研究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 本书在论述的过程中不理论的阐述,而且有实践的检验,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值得仔细品鉴。
《严寒地区绿色村镇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示范图集》内容简介:村镇公共空间是与村镇居民公共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环境,由村镇公共开放空间及相关的公共建筑与公共设施构成。村镇公共空间既是村镇商业、信息活动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休闲、集会、举行各种活动的主要空间。
《传感器与检测电路设计项目化教程 第2版》以常见物理量的检测为着眼点,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应用组织内容,每个项目通过项目分析讨论实现思路,给出项目组成框图。以项目框图顺序组织内容,介绍项目所用传感器的选型、基本特性、应用电路,以及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电路参数计算和仿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关检测电路的制作、调试,最终输出标准的电信号。 《传感器与检测电路设计项目化教程 第2版》内容包括:热电阻测温仪检测电路设计与制作、电子秤检测电路设计与制作、交流电流检测电路设计与制作、简易酒驾报警器电路设计与制作、光控调光台灯电路设计与制作和简易超声波测距仪检测电路设计与制作。为了弥补某些电路理论介绍的不足,在每个项目中增加“相关知识”内容。 《传感器与检测电路设计项目化教程 第2版》
《药物制剂技术》(中职阶段)是为适应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为中职-应用本科贯通(中本贯通)培养开发的教材之一,主要内容包括走进药物制剂、制备液体制剂、注射剂和眼用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和其他制剂等。本教材以典型药品的生产任务为载体,按“岗位任务-知识归纳-技能要点”为编排顺序,整合知识和技能,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材中运用AR技术,将设备结构和运行原理可视化,并可进行交互式学习。教材版面设计风格愉快、明亮,采用不用颜色的文字突显知识层次,有效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效果。 《药物制剂技术》(中职阶段)可供应用本科、中高等职业院校药学类、药品制造类、食品药品管理类等专业及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药品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及自学者参考。
本教材分为两部分:民事诉讼基础知识与民事诉讼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部分,以民事诉讼案件流程为主线构建,主要讲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程序,并力求理论观点以通说为主,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为学生从事和参与民事诉讼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基本技能部分,以未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预设职业岗位(群)之就业者的学习主体需求为视角,以基层典型民事案件为载体,以民事诉讼主要环节为任务设置,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诉讼技能,并进一步提升实践操作与运用能力。
本书共12章,内容包括计算的社会背景,伦理与道德,计算机伦理规则,网络伦理规则,大数据伦理规则,人工智能伦理规则,职业与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与工程教育,计算的学科、思维与职业,安全与法律,知识产权与自由软件,以及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本书知识内容系统、全面,可以帮助读者扎实地打好计算学科各专业伦理与职业素养的知识基础。 本书特色鲜明、内容易读易学,既适合高校计算机及信息类专业学生学习,也适合对计算学科相关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