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专为科研导师及指导教师提供关于道德标准的非正式课程而设计。本书论述了科研行为的道德基础以及科研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个人与职业性问题。它不仅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研究 无论是学术、企业还是政府背景 也同样适用于所有科学学科。 第三版《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体现了自1989年版、1995年第二版出版发行以来的发展。第三版秉承了本书的一贯特点,即包含大量假设情景,为特定情况的思考与讨论提供指导。 《怎样当好一名科学家》主要针对研究生以及刚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但也适用于处于科学事业不同阶段的所有科学家。
时间,我们存在的基本维度,令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为之陶醉。如今,伊利亚·普里戈金在这本《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珍藏版)》中向广大读者呈现的,是他与自然之经典描述的 决裂。他通过考察西方的时间观,引导我们经历一种奇妙的智力探险——从古希腊出发,经过牛顿轨道和确定性混沌,到达量子理论与“免费午餐”宇宙学统一表述的高度。这本分水岭式的著作表明,一种全新的科学与文化之自然法则诞生了。
何丹编著的《科普资源配置及共享的理论与实践》介绍了科普资源的相关理论,对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等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科普资源配置和共享进行了介绍,通过对科普资源的现状评价,用评价结果指导实践,优化科普资源配置,有效提高科普资源共享率。 《科普资源配置及共享的理论与实践》可作为科研机构、高校、博物馆、科技馆和高科技企业等科普资源机构的工作人员参考书。
像艾滋病这样的疾病为何能够摧毁免疫系统?像纽约、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如何能够不间断地保障食品、医疗、服饰和数百万种居民必需品的供给?这类高度复杂系统的运作仍然是一个谜。但是通过霍兰及其同事在圣菲研究所和密歇根大学的工作,现在已经接近找到一种解答。作为遗传算法之父和复杂性科学的先驱者之一,霍兰从一开始就处于复杂适应系统(CAS)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中心。这部里程碑式著作为这一崭新领域首次提供了一种协调一致的综合,展示了霍兰的独特洞见。本书强调寻找支配CAS行为的一般原理,注重扩展众多科学家的直觉。书中提供了一个适用于全部CAS的计算机模型。霍兰通过描述我们能够做什么,总结了如何增强对CAS的理论认识。他提出的若干理论方法,可以指导人们对付耗尽资源、置我们世界于危险境地的棘手的CAS问题。
《基因论》全面阐述了摩尔根的染色体遗传理论,其内容包括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遗传的机制、突变的起源、染色体畸变、基因和染色体在性别决定方面的作用等。本书不但总结了摩尔根小组自己的遗传研究成果,而且对当时已经发现的重要遗传学现象都做出了解释,是孟德尔-摩尔根学派观点的系统展现,其理论是遗传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刘长红所著《复杂场景下人体动作识别》在对人 体动作识别与行为理解学习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应 用角度出发编写而成。全书共7章,重点阐述在现实 复杂场景(如人体表观变化、杂乱背景和视角变化等) 下的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和方法。第l章介绍人体动作 识别的意义、典型应用和难点问题;第2章主要对人 体动作识别研究现状进行介绍;第3章论述在杂乱背 景和摄像机移动场景下的时空兴趣点检测方法;第4 章介绍基于视频抖动检测算法的混合时空兴趣点检测 ;第5章介绍基于稀疏编码的时空金字塔匹配的人体 动作识别方法;第6章介绍视角无关的人体动作识别 方法;第7章介绍复杂场景下鲁棒的人体动作分类方 法。 本书主要供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领域 的研究人员、研究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
《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是马赫早的力学史评著作,展现了马赫的天才的、超越时代的思想。它预期了马赫在其他书中的几乎所有思想,对透彻理解马赫的工作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它既包含一般能量学的要点,对自然科学和历史的一些事实的沉思,而且也以尽可能以概括的形式论述了马赫今后要继续探讨的科学哲学课题:科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生理学和感觉心理学对认识论的重要性,思维经济原理,牛顿力学的缺陷,原子论的无结果,对古典的因果关系的批判,物理还原论,力学自然观,物质论(唯物论)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臆测形式。普朗克(M. Planck)在做博士论文前就读过这本书,内在论哲学家勒克莱尔(A.Leclair)在1879年的著作中甚至称马赫的书是“革命的”。
正因为“大学丛书”等一系列著作对中国学术文化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别意义和重大影响, 自上个世纪出版发行以来,始终备受各界学人和普通读者的推崇喜爱,即便是于战火之中,亦屡有重印。然至今时今日. “大学丛书”中虽有部分名家名著零散出版,却不成系统,拣选不易.甚或有明珠蒙尘,一般学子遍寻不得者。有感于此,我们重新编辑出版了这套民国大学丛书。 此次重编民国大学丛书,是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大学丛书”,中华书局出版之“大学用书”,以及上海生活书店、三联书店出版的“新中国大学丛书”基础上,融人了北京大学丛书、清华大学丛书、中山大学丛书、东南大学丛书等民国著名高校名师课程讲义而成。丛书由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担纲选目,既可再现民国大学学术繁荣之盛景,又可为今日之大学学科建设服务。 我们希望.这
......
......
本书共有7章内容:第1章对科技论文的主要类型、质量要求、整体结构做了简要介绍;第2章和第3章分别对科技论文的前置部分(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和主体部分(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的写作规范,做了针对性的阐述;第4章对科技论文的各个技术要素(标点符号、数字、量与单位、外文字符、图与表、数学式与化学式)的表达规范,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第5章为科技论文的常见问题检查清单,供读者在提交论文前逐一对照核查;第6章介绍了学位论文的答辩技巧;第7章介绍了国际期刊的投稿流程;附录为拓展阅读材料目录。 本书重点介绍的是理工科实验性和观测性的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撰写。对于综述类论文,由于没有太固定的写作套路,本书没有单独介绍其写法。
时间,我们存在的基本维度,令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为之陶醉。如今,普里戈金在这本书中向广大读者呈现的,是他与自然之经典描述的彻底决裂。他通过考察西方的时间观,引导我们经历一种奇妙的智力探险 从古希腊出发,经过牛顿轨道和确定性混沌,到达量子理论与 免费午餐 宇宙学统一表述的高度。这本分水岭式的著作表明,一种全新的科学与文化之自然法则诞生了。
《系统与控制中的*方法》内容分为3大部分共7章。第1部分内容包括概率论基础知识、统计量与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及贝叶斯推断;第2部分内容是滤波和*线性系统的控制及优化方法;第3部分以无线传传感器网络的覆盖与目标探测为例,介绍如何利用前两部分中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设计、性能分析及优化。第1部分和第2部分中的各章均配有习题。 《系统与控制中的*方法》适合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材,对从事工程应用研究的人员也大有帮助。
《造物中展现的神的智慧》是英国博物学家约翰·雷晚年的一部著作,也是英国十七、十八世纪再版和重印此书较多的博物学著作之一。这部著作既是因果自然神学的代表之作,也是对当时的博物学知识最丰富、全面的论述。《造物中展现的神的智慧》是博物学领域内经典著作,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科技书稿常见问题辨析》编辑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提高书稿质量,及时总结经验,特组织编写《书稿常见问题辨析》一书。 本书共十章,包括绪论、常见政治性问题、常见思想性问题、内容常见问题、书名与署名问题、文前常见问题、章节结构与标题常见问题、语言文字常见问题、常见编辑技术问题和其他辅文常见问题等。绪论介绍编辑工作的任务、编辑素质,其余各章对编辑日常工作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归纳并附有常用标准及图书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名录。每类问题列举实例,以误、正、辨析的写作体例展开。举例力求典型、简明,使读者知何为错;改正使读者知如何改、何为对;辨析阐明错误缘由或修改依据,介绍正确的知识,使读者知何以错,继而触类旁通。本书力求实用、简明、易懂,以便读者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