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联合国里约首脑会议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从那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指引。本书介绍1992-2022年30年间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有重要影响的30本经典著作。作者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资深学者,对本书精心选择的30本书有精深的研究。作者的解读有助于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生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对于当代世界发展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城市模式:城市密度杠杆》介绍城市容纳了多的居民,城市也是经济活动最多、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最密集的地方。创新性的城市战略表明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和绿色城市是可实现的。要培育可持续的城市聚居区。城市政府面临着引导城市增长方式改变的挑战,这种增长方式需要制订更广泛的战略以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并支撑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城市模式:城市密度杠杆》作为联合国人居署的《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城市模式》四本丛书之一,研究了紧凑城市和它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益处。全书阐释了紧凑城市概念和有规划的(相对于无规划的)城市扩张如何支持可持续的城市模式,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带来福利。通过适当的管理,紧凑城市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并能支持推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相关政策。
《温商精神导论》适用于商科大学生阅读,重点阐述了由商脉与文脉交织所形成的独特的温商精神。向学生传递温州商人“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抱团合作的自主精神;灵活应变,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等的商业文化。《温商精神导论》的宗旨是将温商精神深深植入到商科学子的成长基因,一脉传承,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现代商业综合素质、崇尚现代商业精神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
水果不仅美味,而且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善,水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张天柱主编的《水果养生金典》从水果养生的角度出发,参考了《本草纲目》《本草新编》《本草求真》《本草拾遗》等我国历代医学专著和水果营养、水果食疗、水果养生等文献资料,对常见的58种水果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对每一种水果的基本情况(原名、拉丁名、别称、在植物学中的分类、原产地、种植分布等)、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药用功效(性味、归经、功效等)、养生价值等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推荐了一些食用方法。
孙东升著的这本《回归理想家园(日本房市考察对中国房市的思考)》分为三篇和结论。上篇“住房与房产转变”阐述了房子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关理论;中篇“日本房产市场考察”讲述了日本房产发展的宏观视角与个人投资住房的微观视角;下篇“中国房产市场现状”论述了我国住房政策演变、住房市场发展;结论论述了本书的主题“理想家园”。全书,从理论到考察再到思考,一气呵成,理论部分写得深入浅出,考察部分写得让读者身临其境,思考部分时而点拨让人豁然开朗,时而让读者陷入逻辑的重构。
贾可卿著的《共同富裕与分配正义》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共同富裕的实现与分配正义的实现内在统一。共同富裕侧重于对结果的描述,分配正义更关注过程和规则的合理性。当代中国的分配正义可归结为四项基本原则:资源共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劳动贡献原则、社会必需原则。这四项原则贯穿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整个过程。围绕共同富裕目标及分配正义原则的实现,须在基本制度层面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政治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及社会保障制度,在政策层面处理好税收调节、土地产权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在精神层面实现伦理道德与制度正义的良性互动。
本书选用目前流行的App Inventor 2作为程序设计软件,通过案例的方式使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手机的程序制作,同时本书提供了手机控制乐高NXT、EV3以及有关FTC机器人比赛的解决方案。针对手机与互联网的发展,本书讲述了如何利用乐高机器人将传感器数据上传网络,以及如何获得数据并进行远程控制。本书为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本书面向广大初学者,可以作为大、中学生选修课程的教材。
本书以传染病为主题,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开始细数传染病与人类的爱恨纠葛,并讨论了人类与传染病在未来该如何共处。作者从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开始追溯传染病与人类的关系,描绘了人类社会在面对传染病的种种威胁时采取的各式姿态。文明之初,人类曾过着与传染病无缘、非常健康的生活。随着文明的进步发展,定居农耕以及野生动物的家畜化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然而文明成为传染病的摇篮的同时,传染病也为人类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作者细数了传染病的传播与近代世界体系、殖民地主义以及开发自然资源的关系。人类曾在发明抗生素后自以为已经完全战胜了传染病,却在不久后的非洲大陆又发现了至今没有研制出特效药的埃博拉病毒。最后作者认为与传染病的共生并非理想中那样均衡的关系,而是无可奈何的妥协。与传染病共生并不代表要放弃克服某种疾
《异质性的对话:欧美独立动画媒介实验与批判》尝试以对话的方式把动画作为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古希腊的哲学借助对话进行质询源自人们相信语言可以指涉外部世界和我们的精神活动——内部世界。《异质性的对话:欧美独立动画媒介实验与批判》也相信独立动画的观念和实践将具有极大的潜能和自由性,可以使得动画成为更具有表达张力的艺术语言。《异质性的对话:欧美独立动画媒介实验与批判》尝试从动画形成的过程中所呈现的语言范式的突破进行研究:迪士尼的确提供了一种确定范式的语汇,但是,迪士尼的经典动画基本都大同小异,并定义了动画绘制的方法。“学者们和实践者们都已经清楚地感觉到这既是优点,同时也是缺点。一方面,这为动画风格的绘制提供了一种语汇,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在技术上无法达到这种绘制标准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带
《重访英伦》一书包含了费孝通初访英国的学术自述《留英记》,以及1946年应英国文化协会邀请,再次踏上英伦三岛后写的系列文章《重访英伦》。英伦三岛是作者初窥西方文化真实存在样貌的踏足之地,在书中,从英国的议会制度、工党政治,再到二战期间英伦社会的城乡生活,处处可见从其行走之中涌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印象,并以轻快易读的文字形式留诸笔端,构成一种不经意间的文化相遇,进而激荡出对作者自己而言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交互作用下的跨越式感受。这是一种公允客观的文化比较,是在文化差异性游移中的一种自我觉悟,是一个有着深厚中国社会生活经验体察的本土研究者在其行走于近世西方文化典范代表的英伦三岛及其人民中间而产生的一种最为直观的自我感悟。
当前,科技创新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创新的链条也越来越长且越来越复杂,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从技术创新到技术成果转化,从科技体制改革到科学精神塑造,每一个环节都举足轻重。如何看待基础研究的角色?如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好奇心怎样一步步转化为真 正的科学探索?制度改革和环境营造又对科技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本书为你提供了言之有物的深度探究。 本书作者从事科技报道十余年,发表了大量带有观察和思考的科技评论文章。此次精选在《人民日报》上刊发的科技评论一百余篇,分“创新活力”“探索之心”“自立自强”“换道赛车”“精神高地”五章,通过对科技创新的脉络梳理和对科技政策的领会阐述,结合科学探索、大国重器、前沿科技和科学精神等层面的探究,为公众提供一个理解“
来访者叙述的问题往往不是真正的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要察觉来访者内心更深层的需要。 心理专业人员不能有高姿态,要保持谦逊,与来访者互动,要耐心地聆听来访者讲述而不是急于为他们“解决问题”。 我们要协助来访者找到方法,自行处理问题,而不是代替他们面对困境。 真正的疗愈不是来自咨询师,而是来访者自己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