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作者多年鱼病防治的实战总结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拍照片展示,对鱼体检查的标准化流程的构建,塘口服务标准化流程的构建,水质检测标准化流程的构建,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主要病原的标准化防控体系的构建,养殖中的重要细节如投饵、增氧机的管理和使用等作了详细阐述,着重传播标准化鱼病防控的理念,力求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理解鱼病防控的实战逻辑,提升塘口服务能力及水平,科学防控鱼病,从而降低鱼病的发生率及养殖损失,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本书适合水产养殖技术、管理人员,水产养殖户,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水产养殖培训班学员阅读参考。
本书分为十二章。章介绍了中国水产饲料产业与水产养殖产业的关系,并分析了水产饲料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第二章立足于鱼类摄食习性和消化生理特点,讨论了饲料的加工与饲料投喂的技术问题。第三章、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养殖鱼类整体健康、肝胰脏健康和肠道健康的科学性问题,以及其与饲料之间的关系。第五章重点讨论了鱼体体色的生物学基础,以及体色变化与鱼体健康、体色变化与饲料之间的关系问题。第六章至第十章则分别介绍了动物蛋白质原料、植物蛋白质原料、淀粉类原料、油脂类原料、矿物质和维生素,重点是不同饲料原料的质量与质量变异,以及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不同原料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方法。第十一章重点介绍了鱼类饲料市场、质量和价格定位的原理与方法,鱼类饲料配方编制的原理与基本方法,鱼类饲料配
本书系一部关于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功能方面的专著。著作者在比较深入地研究了8条主要支流及河一库交汇区的生态与渔业功能基础上编撰而成,对千岛湖及主要支流水环境保护、鱼类资源增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其他水库生态与渔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马康、何光喜、陈来生编著的《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功能(精)》共分4章,从千岛湖水库形态与支流组合、主要支流分述、主要支流鱼类资源、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贡献率四大方面进行阐述。书中重点阐述支流和交汇区水质特点和鱼类组成,并对支流99种鱼类(其中野生鱼类85种)的鉴别特征或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渔业状况和经济价值等,做了详细的描述。使全库鱼类总数增加到114种。 《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功能(精)》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可
《海南海洋鱼类图片名录》以《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531种)为主轴,参考《南海鱼类志》,选取书中分布于海南省管辖海域鱼类品种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世纪在三沙海域和海南岛东部外海海上渔业资源调查专题报告中鱼类物种名录,并参考南海周边省、自治区和周边国家海域鱼类资料以及搜索互联网上资料编写。共选取编入1186种,分隶于3亚纲,34目,166科,545属,首次确认海南省海水鱼类资源品种数量下限 家底 。
本书可使读者对北黄海经济贝类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掌握贝类饵料生物的实用培养技术,对水产养殖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水产养殖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职相关专业的教材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袁晓初、赵文武编著的《2015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中,远洋渔业数据按照远洋渔业管理办法进行统计;水产品贸易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渔业基础设施、渔政管理、渔业科技数据来源于农业部相关统计资料;技术推广数据来源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其余数据来源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部门和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本书是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编辑的《中国海水养殖科技进展》丛书之2012年卷。该卷收录的论文、报告是在由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和天津市水产学会主办,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天津立达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于2012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天津市召开的“2012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200多篇论文报告的基础上,经过筛选编辑而成。 全书共分七章。章综述;第二章遗传、育种及基础生物学;第三章生态调控与苗种培育;第四章健康养殖技术与模式;第五章营养、代谢与消化生理;第六章疾病预防、控制与免疫;第七章养殖生态与环境。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从事水产养殖工作的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反映我国渔业年度发展基本情况的权威资料工具书。本卷为2013卷,内容包括发展综述、渔业管理、渔业科技与推广、各地渔业、全国渔业重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统计资料、专题论坛、领导讲话、政策法规、大事记等项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资料。
上世纪80年代初,暨南大学爬行动物养殖场承担了 金钱龟与*人工养殖研究 的国家课题,开始对金钱龟的生态学、人工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等进行研究。随后对其他龟类及鳖类也进行了人工养殖与病害防治的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金钱龟的人工养殖已进行多年,各方面的养殖技术均较成熟,已很好地解决了繁殖技术和较好地解决了病害防治等问题。作者以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为基础,结合广大养殖者的经验和体会,编写了《龟中之王金钱龟》一书,旨在更好地弘扬祖国文化,更好地推动金钱龟的人工养殖,更好地保护这一珍稀动物,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动物资源。
李二超,陈立侨著的《低盐环境下凡纳滨对虾的生理状态和营养调控》概述了凡纳滨对虾的养殖生物学及产业发展现状,系统论述了低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影响,分章节介绍了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在低盐度凡纳滨对虾中的生理功能及相应的 研究进展,介绍了如何提高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性能营养学调控手段。 该书着眼于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养殖产业中的突出问题,章节结构清晰,系统性和可读性较强,可为专业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及养殖用户参考。
由刘增胜、李书民主编的《中国渔业年鉴 (2015)(精)》是反映我国渔业年度发展基本情况的权威资料工具书。本卷为2015卷,内容包括发展综述、渔业管理、渔业科技与推广、各地渔业、全国渔业重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统计资料、专题论坛、领导讲话、政策法规、大事记等项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资料。
为了全面了解珠江河口水生生态环境现状,本书从水体理化因子、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等角度,对珠江河口水生生态系统的不同环节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为河口生态系统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料。
“第三届水产工业化养殖技术暨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国际研讨会”于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杭州召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国内220余位从事水产工业化养殖研究、生产应用,以及水处理系统设施设备制造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在读研究生等,刘鹰主编的《水产工业化养殖的理论与实践》汇集了部分参会代表提交的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以期全面展示国内外工业化水产养殖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状况,总结我国工业化养殖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工业化养殖产业的发展。
《珠江口人工鱼礁场生态效应》以2002 2016年珠江口的人工鱼礁区海域资源环境本底调查、人工鱼礁建设技术研究、人工鱼礁建设后效果跟踪调查为基础,介绍了珠江口人工鱼礁建设研究概况及其海洋资源环境修复情况。《珠江口人工鱼礁场生态效应》共五章,*章介绍珠江口海域基本状况;第二章论述国内外河口人工鱼礁主要研究进展;第三章介绍珠江口人工鱼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情况;第四章叙述珠江口人工鱼礁建设现状;第五章评估珠江口人工鱼礁修复效果。 《珠江口人工鱼礁场生态效应》可供海洋渔业科研人员、海洋水产院校师生、渔业渔政管理人员、渔业爱好者和广大渔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