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辽宁木本植物81科187属638种6亚种111变种48变型,计803个种及种下单位。另外,本书还收录了数十个栽培品种。其中,野生357种6变种76变种17变型,计456个种及种下单位;栽培281种35变种31变型,计347个种及种下单位。本书是迄今为止东北收录木本植物总量较多的资料。 本书出版价值体现在所收录的植物中,有11科为东北木本植物新纪录,均为栽培;新纪录属30个,其中野生的为黄连木属Pistacia L.,其他均为栽培;新纪录102种19变种5变型,其中,裸子植物4种1变型,被子植物98种15变种4变型。同时,补充完善了引进属或种的中文资料、验证了宽叶胡枝子在东北存在的真实性、红王子锦带的分类地位得到修正,弥补了现有资料的不足之处,体现了对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 本书所收录植物的形态特征都有精炼而准确的描述,95%的种配有原生态照片及分类特征照片,生
《中国湿地资源·西藏卷》是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完成,系统介绍了西藏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与分布、湿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价、湿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附有西藏湿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湿地概况。
《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类型与植物区系组成》是历时3年科研调查编写而成的一本学著作。《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类型与植物区系组成》详细记载了呼伦贝尔市湿地野生维管植物375种,每种植物配有拉丁学名、中文名与中文别名以及蒙名,分别从生态型、生活型、基本形态特征(主要识别特征)、生境、分布,在呼伦贝尔市的详细产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对每一物种进行描述,且附有必要的彩色图片,并对科内各属作检索表以方便使用。在此基础上,《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植被类型与植物区系组成》对呼伦贝尔市湿地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生态类型与生活型统计,并以群系组为单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将呼伦贝尔市湿地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30个群系组,对每个群系组进行详细描述。在第二章的末尾我们按照不同的湿地类型对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务》共分为9章。章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委托,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在接受业务委托、签订评估业务委托协议和制定评估计划工作中的一些主要事项;第二章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核查的相关知识和核查要求,正确地开展实物量核查是保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质量的基础工作;第三章林木资产评估和第四章林地资产评估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务》的主体,分别对用材林、经济林、竹林和其他介绍了林木资产和林地资产评估的技术要点;第五章介绍了森林景观资产评估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点;第六章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介绍了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制度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第七章重点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两个重要的技术经济参数——投资收益率和综合调整系数K值确定的思路、原则和一般技术方
《茶树氮磷钾营养生理》共七章,章着重阐述茶树氮磷钾的营养特性与分布。第二章主要介绍茶树氮磷钾营养的吸收、转运与利用特征。第三章主要介绍茶树氮磷钾营养的生理效应,探讨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SCM)和基因表达谱差异技术等先进研究手段在茶树营养生理学上的应用。第四章简要介绍了茶树氮磷钾营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和第六章阐述了茶树氮磷钾营养与茶树生长发育、茶叶产量的关系。第七章从茶树氮磷钾营养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出发,主要论述了茶树树体氮、磷、钾营养和氮磷钾肥料对茶叶重要品质成分。
《苜蓿浅埋式滴灌技术》针对干旱的新疆北部典型牧业区域开展人工饲草料地种植过程中,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民省力、增收为目标,解决多年生作物苜蓿在多年生长过程中采用高效节水技术遇到的耕种、收割等关键技术问题,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苗圃经营与管理》正是为了提高苗圃经营者的管理水平而撰写的,采取管理学理论与苗圃经营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书中穿插了一些幽默管理故事,易学易懂,给普通苗圃经营者以启迪。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绪论、经营篇和管理篇。绪论,主要介绍经营与管理的概念、苗圃分类、管理职能和苗圃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苗圃经营篇,主要介绍苗圃经营目标的确定、苗圃经营决策、苗木市场调查和预测、苗木市场定位、如何提高苗圃竞争力以及如何当好苗圃经理人;苗圃管理篇,主要介绍了苗圃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销售管理和内部控制。
本书是一部现代森林经营专著,冠以结构化的用意在于强调森林经营系统工程中结构的中枢作用。全书聚焦森林的结构效应,从结构入手,概述了系统结构性、森林结构多样性及其解译方法重点述述了结构化森林了人工化经营; 介绍了结构化森林经营分析决策支持系统。 本书对生态学、林学、森林保护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营林生产一线人员的技术指南。
《森林生态学(第3版)》以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为主干,重点突出森林环境、森林种群、结构、类型、分布、演替、植被分区等内容,针对生态学在微观和宏观方向上的发展趋势,拓展了分子生态学(地理变异、进化与生态适应等)和生物多样性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规律贯穿全书。 《森林生态学(第3版)》可供林学、森林保护、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园林规划等专业的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森林经营、环境保护、林业规划与设计等领域管理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