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的历史演变与流派之探析》作者胡晓杰,女高音,硕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毕业于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院。2014年参演大型清唱剧《雷锋》,饰演女主角“梅子”,荣获中国文联与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大学生戏剧节专业组剧目奖。“涅日丹诺娃国际声乐大赛”中荣获“佳欧洲歌剧表现奖”、中国声乐孔雀奖首届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中荣获辽宁赛区“二等奖”。科研方面:主持省社科联项目一项,指导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各一项,参与省级课题、校教改立项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任教以来指导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并多次获得“指导教师奖”。
《声乐教学法导论》一书,是作者从事声乐演唱和教学研究工作三十余年所获心得之理论总结。《声乐教学法导论》从宏观的角度对声乐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了新的见解,对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诸多微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以实证与辩证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对各类声乐问题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客观解析,力求探得声乐教学的科学常理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声乐教学法导论》对相关声乐教学问题的理论解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语言透彻易懂、例证具体详尽。全书共设十二章,系统论述了歌唱教学基础、歌唱流派、歌唱力学、歌唱术语、歌唱心理、歌唱审美、歌唱气息、歌唱发声、歌唱共鸣、歌唱语音、歌唱声病、歌唱噪音病变等主要的声乐教学问题,并就相关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教学建议。《声乐教学法导论》所阐释的声乐理念、教学方法新颖独特
优美欢乐的汉族民歌,确实让每个听到它的人愉悦、欣喜。凄凉哀怨的汉族民歌,又使很多人听了随着它而悲伤、心酸。汉族民歌这一民间瑰宝,实在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继承、吸收并予以发扬光大。可是,这些悦耳动听的汉族民歌如果没有十分恰当、适宜和美妙的和声来衬托它、渲染它,将会使民歌在表现内容和表达感情上缺少很多东西,损失不少精彩成份,这是非常可惜和遗憾的。汉族民歌曲调的和声很不容易处理,原因是:它和音乐界从事作曲的人们所学习过的西洋传统和声学中古典派和浪漫派的和声有很大的不同。从事作曲的人们在创作中为风格及旋法迥然不同的汉族民歌曲调配和声时,只能辩证地吸收、消化并借鉴那些西欧的和声(包括它的音响、和弦连接的规律、声部进行的方法等),而不能把它原样照搬。从事作曲的人们在为汉族民歌曲调配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