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自2014年起连续编辑的以艺术史与考古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出版物,旨在促进艺术史学科范式的更新。在倡导从历史序列的角度去关注“物”或艺术品的同时,也倡导对同时代之主要或全部文献原典的细读、复读与历史性解读。
2019年浙江省哲社后期资助项目。清中叶是中国戏曲史上发生花雅竞争乃至影响近代戏曲格局的历史时期,作为当时南方的戏曲活动中心,扬州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书选取群体研究这一视角,结合清中叶扬州的社会经济状况,及曲坛审美风尚、学术文化思潮的影响,联系传奇自身的嬗变来对它进行观照与考察。重点考察和探讨清中叶扬州戏曲鼎盛局面的形成背景、曲家群的主体构成及其交游情况、艺术创作主题与风格选择、戏曲主张及理论研究贡献,揭橥扬州曲家的戏曲创作心态及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蒋光煦是晚清的藏书家,以书画古籍收藏著称于世,《别下斋书画录/艺文丛刊》是蒋氏书画、绘画的收藏总结,凡书画作品的题签、内文、钤印、鉴藏、题跋均一一著录,详细说明,是清代重要的书画著录文献,集中反映了清代书画收藏的情况,是研究艺术史和书画收藏鉴定的重要参考文献。
本书揭示了审美与休闲的本质关系。提出审美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境界,休闲是审美的生活化和现实指向,两者的共同处是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分析了当代精神失衡和亚健康状态对于社会状态的负面影响,梳理了中外审美与休闲的思想智慧及其对当代体验经济、文化产业及休闲消费的现实引导意义,对提升当代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价值。
“民族图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由于该教材的撰写是为设计专业教学服务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特指性,主要是围绕特定文化背景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艺术部分以及对应建立起的知识经验而展开。教材主要内容为民族图式概述、中外美术比较、水墨艺术图式、民间美术图式,民族图式与当代设计等。 《民族图式(艺术实践教学系列教材)》张继东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