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小女儿毛毛的这本新著,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迭宕起伏的政治历程及其家庭的悲欢离合作了生动记述和理性思考,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书中插有130多幅珍贵的照片,有许多首次发表的生活照。 作者毛毛是邓小平的女儿,她的这本新著,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跌宕起伏的政治历程、他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的家庭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和胆识。 凡经历过“文革”的人,无不怀有刻骨铭心的记忆。邓小平是“文革”十年所涉及的重要人物,写文革,不能不写邓小平。而“文革”十年又是邓小平人生中跌宕起伏的重要一页,写邓小平也不能不写“文革”。毛毛写下父亲的“文革”经历,既是
《陈云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陈云同志的传记,《陈云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生动展示了陈云同志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陈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展和成功,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这本回忆文集终于与读者见面了。编辑这本书,是为了永远怀念家英,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把他——一个真正共产主义者的优秀思想品德留下来,特别是留给青年一代。 收入本书的文章主要是回忆或者纪念家英的,考虑到家英同毛主席的关系非同一般,他的一生受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影响至深,所以这本书以首篇《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命名是适当的。出于同一考虑,本书特地选入了毛泽东写给田家英的25封信。 “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刚刚拉开,混进党内高层领导的坏人,就置家英于死地。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3月28日,家英才得以彻底平反。家英含冤去世20多年了,但他的战友,他联系和接触过的群众,没有忘记他,他们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了怀念家英的文章;1986年家英去世20周年的时候,又有一些同志写了回忆和纪念文章
《毛泽东传》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毛泽东传记。作为全球毛泽东研究领域里最权威、最畅销的作品之一,《毛泽东传》采取以毛泽东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其他领域并穿插个人生活的写法,揭秘了他的那些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如何为此而奋斗。 作者精心研究了大量最新的文献资料,完整、准确、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做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毛泽东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可读性,对世人重新理解、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大有裨益。
世纪伟人毛泽东生前没有留下任何个人传记或回忆录,这对无数渴望认识和了解毛泽东的人来说,不无遗憾。 毛泽东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对于自己的成长、性恪和思想的形成、戎马生涯、诗词、推崇的人物等等,他又有什么心得和体会呢? 为了解开这些秘密,作者从大量的文献档案资料中,收集了毛泽东谈论、评价自己的有关讲话、报告、文章、通信等,并将这些零散的、不系统的、不完整的内容分类归纳总结,精心地编写成了一部别具一格的“毛泽东自述”。 本书曾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深受读者欢迎,一度成为“全国社科类十大畅销书”之一。后经作者数次修改增删并最终形成今日的文字。
1992年,邓小平再次南行,这次事先没有张扬的南行,正如一首歌所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一路走来,观察市容,走访企业,接见当地领导,发表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破疑解难的重要谈话,从而给走到了关键点的中国改革以强大的推力。他的此番决断也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本书作者以新华社资深记者的身份亲历了这段历史,事后,又对有关当事人和亲历者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其恢宏而细腻的笔触,再现了邓小平南行的全过程和诸多细节,追溯了改革开放历史脉络中的重要节点及其台前幕后,对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作了全景的展示和权威的记录。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真实记录了毛泽东与七十位国民党军政要人的交往。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阶段,包括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审时度势,激流勇进,既大胆开拓,又细心经营,以他那超群的勇气,开阔的胸襟,深远的谋略,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波诡云谲的斗争形势中纵横捭阖,团结、争取了一大批国民党上层人物和高级将领。书中涉及毛泽东与国民党人士交往的细节、来往信函,均于史有据,且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
《毛泽东与艰苦奋斗》选取了几个独特的视角,从毛泽东的读书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等方面着笔,通过纪实的叙述,告诉读者一些鲜为人知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希望能从平凡细微处凸现出毛泽东人格与风范的伟大来。回顾20世纪的中国历史,没有哪一个人比毛泽东更有资格被称为“伟人”了。“伟人”的魅力是永恒的,他那深邃精微的思想哲理,那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以及那高山仰止的情操风范,那闳中肆外的文笔诗情,不仅已凝结在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富强而奋斗的历史功绩当中,同时也成为了一笔历久弥新的不断焕发着现实生命力的精神财富,吸引着人们去发掘,去回味。
该书主要记述毛泽东与贺子珍充满真情和曲折的爱情婚姻生活和几十年悲欢离合的故事。从“贺家坟里出娘娘”的传说到20世纪20年代“永新一枝花”与毛泽东的奇遇,从大革命年代的“井冈之恋”,到成为红色根据地的“模范夫妇”,他们二人在政治风雨中荣辱与共,在长征路上艰苦相依,却没想到会突然发生婚变,贺子珍在延安窑洞“神秘失踪”。从此,一对患难中的革命夫妻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彼此分离,并因此给二人留下难以挽回的遗憾,在以后的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心灵创伤,由此演绎出中国革命史上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情感传奇,留给后人无限的感喟、遐想和启示。
一本书,一段历史,两百张照片。红镜头摄下的永恒的瞬间之外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毛主席身上的灰色中山装掩盖不住他诗人的浪漫气质,明明是笔挺的毛料服装,他这么一穿,什么样都没了,松松垮垮的耷拉在身上,把每个细节都勾画了出来。杜修贤看见,他一个口袋盖掖在口袋里,另一个盖则一半在里一半在外;衬衣领口的扣子没扣;袖口敞着……不过,在杜修贤看来,眼前的毛泽东比心目中的毛泽东更有魅力,他活生生的叫人感到真实可信可亲。特别是他对生活细节的粗略,使他更像个男子汉,尽管已是老人,但男子汉的魅力丝毫不减……
《毛泽东》作者迪克·威尔逊以学者的态度详细研究了毛泽东一生留下的大量著述和尽可能收集到的各种文献材料,尊重事实,尊重历史,采取以毛泽东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其他领域并穿插个人生活的写法,再现了毛泽东极富特色的个人风貌,做出了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使《毛泽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可读性。长期以来,世界史学界都热衷于出版研究毛泽东生平的传记性著作,这部由国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毛泽东》,就是这一领域重要的代表作。毛泽东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完整、准确、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
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影响100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