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川编著的《兵火(1931-1945日本战地记者眼中的抗日战争)(日文版)》以图说史,书中使用的多张图片都是从侵华日军内部发行的画报上节选的,现场感实足,都印有“不许公开”字样。这些日本战地记者拍摄的图片、资料,再现了中华大地遭受涂炭的残酷过程,一方面,揭露了日本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的暴行,另一方面,也揭露了日本对中国各领域先进技术的计划性掠夺。这些侵华“图证”,是对日本右翼分子颠倒历史、混淆视听最有力的回击。
本书从日常生活、风俗习惯、节日庆典、传统文化、休闲尚、社会百态这六个单元介绍日本文化。每个单元又由几个热点话题组成,探讨日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使读者身在异国却能够知晓日本社会、日本人民的现实状况。另外,编著过程处处为读者考虑。话题的具体内容通过对话形式体现出来,使阅读变得更有气氛,更容易记忆理解,也更有趣不乏味。并且,此书采用中日文对照,对汉字词汇也都标注了假名,使读者不仅能够看得进去,还能读得出来。可以说,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茶余饭后、清灯床头的休闲读物来阅读,也可以作为日语教学的教材来使用,可以称得上是一书多用。
《现代日语语言学丛书:文化语言学》所论及的文化语言学,也正是在上述研究活动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诞生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语言学分支学科。通常来说,重视本体性研究的内部语言学也称为描写性语言学,而侧重语言和其他学科之间关系研究的外部语言学也称为解释性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作为解释性语言学的一种,其研究方法就是要把语言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挖掘语言特色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探究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的形式介绍了五十音村里生活着性格各异的文字们, 傲慢自大的“あ”、优柔寡断的“か”。其中只有一个文字是无法发音的, 他就是小“つ”, “连音都发不出来, 还算是文字吗。”小“つ”常常受到大家的嘲笑。终于有一天, 小“つ”离家出走了。结果, 人们的对话一下子陷入了混乱。
本书编写的两大特点是:由具有丰富交传和同传经验的教授编写;本书含有大量的实战练习,内容包含文化娱乐、社会焦点、教育培训、经贸合作、科学技术等十个方面的主题。本书发明“颗星口译训练法”,通过精心编排的互动练习,帮助有志于口译工作的人员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拓展知识面,在短时间内上升一个台阶,进而从容应付各项口译工作和考试。 本书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理念正式和日语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和通过上海市日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阶段考试的各类人士以及具有同等日语水平的广大日语口译爱好者见面了。为配合广大日语口译爱好者进行自学,本教程还配有CD-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