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交规划概述和数据采集的必要性(,2章); (2) 公交时刻表的设计与优化、车辆行车计划和司售人员排班(第3~9章); (3) 乘客需求和客流分析(0,11章); (4) 围绕运营计划和乘客行为的公交服务、路网和线路设计(2~17章); (5) 公交服务可靠性、运营策略和公交运营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8~20章)。 本书中更新内容较多的章节包括第5,8,12和15章,新增章节包括3,14和19章。 以上含有定量分析的章节,都在各章结尾提供了习题,以便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各章内容(除,2和20章之外),书后附有习题答案。各章的最后一节是文献综述与延伸阅读(除,7章外),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将核心内容放在每章的前面,只是在结尾为部分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文献,以便其进一步延伸阅读。
桥作为一种连接水陆的交通要道被人们所熟知,但人们对桥的关注却多拘泥于用途。而本书中所辑录的景观桥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即桥也具有文化和视觉上的特殊魅力。独特的桥体造型,精美实用或高科技的装饰材料,绚丽的灯光照明等。
桥作为一种连接水陆的交通要道被人们所熟知,但人们对桥的关注却多拘泥于用途。而本书中所辑录的景观桥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即桥也具有文化和视觉上的特殊魅力。独特的桥体造型,精美实用或高科技的装饰材料,绚丽的灯光照明等。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参考了外公共交通及智能交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主要内容为智能公共交通的产生背景、理论与方法、技术与应用、体系框架与标准、系统结构与实现技术、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拥堵治理、应急管理,以及公共交通智能化与一体化和智慧交通。《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对完善我国城市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增强城市公交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可作为交通工程、城市公共交通、交通运输、信息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智能运输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城市公交运输等领域工作的科学研究人员和技术
《城市自行车道设计指南》旨在为城市提供一种标准设计模式,以完善交通路网并打造安全乐活的骑行环境。 本书是基于世界先进的自行车城市的经验完成的,采用了彩色设计、更具有可读性,探讨了在快速变化的城市中如何建立当地化的街道。本书中的街道设计由按不同城市开发的,因为独特的街道设计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为了撰写这一指南,作者们进行了全球范围内的文献检索,涵盖了设计准则和实际生活经验。他们与NACTO会员城市和世界许多其他城市的自行车规划专业人士及交通工程师、规划师和具有丰富的城市自行车应用经验的学者紧密合作,本指南为寻求改善自行车交通的城市提供了实质性的指导。
《钢管混凝土拱桥(第三版)/可持续与创新桥梁丛书》以作者的工程实践与研究为基础,系统总结了我国20多年来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在版和第二版的基础上,以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GB 50923—2013)为基础,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应用的技术背景,结构体系、构造、计算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养护等内容。全书共分6章。《钢管混凝土拱桥(第三版)/可持续与创新桥梁丛书》可供桥梁专业设计、施工与管理养护人员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桥隧专业和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组合结构、桥梁结构研究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