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分为4篇。篇介绍HY—2A卫星遥感基础理论,包括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观测原理;第2篇介绍HY—2A卫星工程,包括卫星系统组成、工作原理、运行轨道和系统指标以及地面系统组成、主要任务、功能和技术指标;第3篇为HY—2A卫星的工程实施,包括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和精密定轨系统的实施方案;第4篇介绍HY—2A卫星数据的具体应用。《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是海洋卫星地面系统设计师队伍和管理人员的图书。也可作为从事航天工作和海洋研究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大学遥感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参考。
《海洋保护区:概念与应用》是关于介绍目前海洋自然保护问题的专著,书中具体围绕以下方面展开: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环境管理、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比较、海洋环境危机、海洋生境丧失、海洋保护区理论与发展、海洋保护区理论模型发展等。
我国是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低于世界水平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们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我国的海水与苦咸水资源比较丰富,淡化并利用海水与苦咸水是解决我国淡水资源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书由我国水处理技术首席专家高从堦院士领衔编写。在介绍世界水资源概况与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各种现代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包括热法(如蒸馏法、冷冻法),膜法(如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电渗析),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和其他方法(电容吸附、气体水合物、嵌镶离子交换膜压渗析、溶剂萃取)等的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并介绍了各种水质标准和水质检测方法。本手册以介绍各种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为主,注重实用,从大型海水淡化厂到船用、家用淡化设施,从海岛、陆地的海水淡化技术应用到救生用淡
海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周边国家更加注重制定促进海洋发展战略,海上国家实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海岛凭借其独特的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逐渐成为陆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空间拓展方向。在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指导下,我国也在大力推动海岛发展,海岛逐渐成为我国“第二海洋经济带”,海岛所拥有的资源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逐渐与陆地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新路径。
《生物礁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识别》详细描述了生物礁的概念、分类、形成发育、时空分布、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以及滩体地质特征,对生物礁的储层物性和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生物礁的地球物理识别方法。 该书可供从事石油勘探的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二零一二年桑迪飓风袭击了美国东海岸,引来了方方面面与之相关的科学家们的关注和研究。在众多与桑迪飓风相关的研究中,Valle-Levinsoet al. [2013] 发现了桑迪飓风除了在人们关注的新泽西,纽约州等沿海造成了严重的风暴潮外,在它未靠近的佐治亚州,北卡州,南卡州的沿海地区也造成了颇高的水位,这些高水位遵循着类似半日天文潮震动的频率,持续了数日,并沿岸向南北方向扩散。这一现象被Valle-Levinsoet al. [2013] 认为是风暴潮与天文潮交互作用所造成的。然而,这一现象是否典型;它是否同样会出现在路经美国东海岸的其他北大西洋飓风的历史资料里,尚且未知。与此同时,由于这种半日潮震动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风暴潮预报的准确性,这便推动了本书所研究的课题,即:美国东海岸的风暴潮半日震动现象。本书通过对沿着美国东部海岸线均匀分布的20个潮汐
本书主要讲述海洋声学的基础理论,介绍声在海洋中传播的基本特性与规律,声呐工作原理与声呐方程应用,以及海洋中声场的基本分析方法。 全书共分8章。章介绍海洋声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实际应用;第2章讲述声波在流体介质中传播的基本特性和声场分析理论;第3章讲述声呐方程及其应用;第4~8章分别讲述与海洋中声场特性密切相关的声辐射与接收、海洋中声传播的波动理论与声线理论、声波对水下目标的作用、海洋混响的分析以及海洋中的噪声特性。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时对工程水声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亦有参考价值。
《北极海域海洋地质考察图集》所涉及内容分为考察概况、沉积和悬浮体3部分。《图集》基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提供的极地专项标准底图,根据各类要素数据点分布范围按A4幅面确定比例尺为1:2500万,投影方式采用North Pole Stereographic投影。图幅范围南起阿留申群岛,北至90°N,东至拉普捷夫海,西达加拿大北极群岛。《图集》的考察概况部分对我国历次北极科考海洋地质考察站点分布进行了展示。 沉积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沉积物类型图、粒度组分和粒度参数分布图、矿物组成分布图、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图、微体古生物及其氧碳同位素组成分布图等。目前悬浮体部分要素比较单一,主要包括不同季节悬浮体浓度分布图、悬浮颗粒有机碳氮及其同位素组成分布图等。
全书共有22章,主要内容包括气象学和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天气系统、海洋气候、船舶海洋水文气象测报、航海气象水文信息的获取和应用以及船舶气象导航等。本书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各类海船驾驶员在气象学与海洋学两方面的要求,既可供高等航海院校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不同航区海船船长、大副、二/三副或引航员的考证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