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曈上山学医七年,归乡后发现物是人非,长姐为人所害,香消玉殒;兄长身陷囹圄,含冤九泉;老父上京鸣冤,路遇水祸;母亲一夜疯癫,焚于火中 陆曈收拾医箱,直上京洲,誓要讨回公道! 京中世家接连出事,殿前司指挥使裴云暎暗中调查此事,却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仁心医馆的医女,这位看似冷血冷情的医女成了他的怀疑对象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至今仍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本书《三国演义启示录》以《三国演义》文本为基础,分析在历史大势中,这些人物角色做出重要人生选择的原因、心态、结局、影响等。并由小说人物联系到普通大众,既呈现相关历史与文化知识,又提炼出其中对于大众读者的人生启迪与智慧。身份不同,道理相通,揭示《三国演义》一书在文学艺术之外更多的人生指导意义。本书作者为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主讲人,本书内容更据《百家讲坛》相关节目文本整理补充而成。 ......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今苏州)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内容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文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体现古人雅致的生活品位和传统文化多元的审美要素。至今仍是大众读者阅读的热点图书之一。本书是《浮生六记》最新的彩绘本,由当代知名工笔画家谭凤嬛绘制《浮生六记》中重要场景彩图52余幅和原书正文、注释、白话译文组成,画面细腻典丽,充满古意,再现了书中丰富的古人生活细节;原书正文和注释、白话翻译排版疏朗,字大悦目,而且可以同页面对照阅读,是一本设计精美典雅、阅读体验舒适的《浮生六记彩绘本》。
《搜神记》是我国*部志怪小说集,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全书现存20卷,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一些锁闻杂记和不少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故事虽篇幅短小,但其言辞清峻、想象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世人喜爱。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小说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人们在面对 功名富贵 时的不同表现,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那些不慕荣利、不随流俗、讲求文行出处的人生选择。《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是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普及著作,解读经典,富有趣味性。作者张国风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见解独到。本书从江南人文、家世生平、儒林写真、讽刺艺术等多个方面,对《儒林外史》这部小说进行解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发人深思。
李贺是中唐大诗人,其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来深受人们喜爱。本评注本以清王琦《汇解李长吉歌诗》为底本,选录了一百零八首,约占全诗百分之四十五。本书选诗主要以作品的传诵度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 注释 力求通畅、简洁,凡诗中用典,尽皆点出。 解读 部分,不拘一格。举凡诗艺精彩之处,不论遣词、造语,布局、谋篇,则多拈出以说明。 此次纳入 古典文学大字本 丛书推出,采用大开本,正文版式疏朗悦目,大字护眼,整体装帧简洁典雅。
三言二拍 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为大众广泛阅读。其中体现了宋代、明代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三言二拍 中塑造了文人、官员、商人、僧尼、娼妓等三教九流的人物形象,既有真实的历史人物如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也有虚构如白娘子、杜十娘等,体现了充满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识。本书《三言二拍:宋明的烟火与风情》从 话本里的宋明 饮食男女的世界 文士与文章 市井人物发家史 喧嚣声中的信仰与心态 等几个角度,紧扣原著,探析这些短篇小说的精彩之处,揭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间烟火和风情万象。作者文笔洗练流畅,幽默风趣,全书配有十余幅彩色插图,图文并茂,带你轻松走进 三言二拍 的多姿世界。
本书立足李商隐诗歌作品进行注解,按时间顺序编排,分为“编年诗”与“未编年诗”两部分,清晰呈现作者的人生轨迹与坎坷仕途,同时深入解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李商隐的诗作以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意象、含蓄的语言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具有深邃意境与绵邈情思的诗歌世界。书中对每一首诗歌不仅进行逐一注释,还援引历代评论家的精辟见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李商隐作品的内涵,体会晚唐诗人李商隐面临时代波澜与人生遗憾时,流露出的难以宽慰的落寞与感伤情怀。
本书是河北大学文学院韩田鹿教授解读《聊斋志异》的学术随笔著作。分为 幽冥的箫声 书生的白日梦 熬场的呻吟 乡野的铎铃 四个部分,多角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蒲松龄的女性观、《聊斋志异》刻画的狐仙鬼魅世界、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寄寓的情怀和《聊斋志异》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折射。书稿既有宏观的整体观照,又有经典篇章的会心解读。文笔老练,行文自然。配有12张与内容紧密相关的精美彩图,能够收获图文并茂的阅读体验。这是一部高质量的《聊斋志异》解读读物,非常有助于普通读者走进《聊斋志异》。
本书为“第一次遇见”系列之一种。本系列旨在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打造一套融通中外文明、沟通中外文化的面向青少年和大众读者的普及读物。《第一次遇见苏东坡》作者为知名苏东坡研究者,央视纪录片《苏东坡》海外讲述人衣若芬教授,本书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 十章,每章节1万字左右。正文的2/3篇幅介绍苏东坡的生平事迹、人生经历、生活情趣、艺术修养等,从“文图学”视角带领读者感受苏东坡的人生,传承东坡文化。1/3篇幅讲述苏东坡对后世及周边国家的影响,以及在文明目前的价值和地位。附录包含中外名人谈苏东坡、大事年表、推荐书目(即拓展阅读,不超过20个,含中外文书目)。
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 为此,编者徐立亭精心编选了这本《中华五千年》。《中华五千年》编者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穿针引线,纵横交织,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始。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一一展现。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捷径。翔实的历史片断,弥足珍贵的图片,加之细腻的笔法,简洁的语言和亲切的文风,清晰地勾勒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真伪善恶,也使得此书成为名副其实的掌上历史博物馆。
本书是特地为传统文化入门读者编写,选诗主要从部编语文教材中撷取。本书诗的主体部分加注了拼音,适合读者日常吟诵。注释以扫除阅读诗的障碍为目的,对诗意进行了优美的诗意素描,并对诗的写作及意义作了简要分析。一首诗通过这样的一番点缀,对于读者基本是无障碍阅读,且搭配的古风插图让读者有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附录三则是对诗的整体补充,通过对诗人及唐代相关历史的了解,以及对诗歌基础知识的扩展,让读者对于诗的本身理解更加深刻。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逐年记载了长达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本书在《资治通鉴》原典的基础上,撷取其精华,解读其精要,以期让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获。
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制度,从隋朝创立到清光绪年间废除,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与意义可与“四大发明”相媲美。本书以科举制中的塔尖“殿试”为切入点,通过回顾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状元文章,来展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本书从唐至清一千多年间的状元文章中,精选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试卷,并对状元其人和取士情况进行介绍,辅助分析各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将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异体字转为通用字,加以现代标点,帮助读者阅读。
《左氏春秋》浅白易懂,足本通解,无障碍阅读。品读国学智慧,全方位赏读经史子集各部国学经典。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国学经典,浩瀚无边。天地情,人间理,尽在笔墨行间,贯古今,通道义,详阅传统典籍。
《聊斋志异》是家喻户晓、饮誉中外的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用凝练生动的文笔和浪漫恣肆的想象,创作了近五百篇人鬼狐妖的离奇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异态纷呈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文言小说的代表之作。《聊斋志异》版本众多,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搜辑完备,校订精审;本书即从中选取精品近五十篇,辅以精确注释;并增加了选自光绪年间《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中的黑白插图、选自晚清《聊斋图说》中的精美彩色插图,图文并茂,完美地展现了原著的风貌。一卷在手,可使读者进入蒲松龄所构造的花妖狐魅的美丽艺术世界,领略在现实人生与奇幻想象之间情感和思维的穿越,品味文言文优雅、精练、生动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