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废止科举考试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历代有诸多学子参与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级考试。其中,殿试高中第一名者便称为状元。朝廷通过殿试策问,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问难,征求对答,用来考察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家政务的理解能力。本书精选历代状元文章,汇编成集,将繁体字化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行简化字,根据现代标点符号用法统一进行了标点,方便读者阅读这些殿试文章,汲取知识。
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深深懂得,淡淡释怀,望远处的是风景,看近处的才是人生。唯愿此生,岁月无恙;只言温暖,不语悲伤! 本书精选季羡林、史铁生、梁实秋、汪曾祺、朱自清等21位名家的43篇经典散文,一同走进文学大师的生活,一起看看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在点滴之间的温暖,找到力量,向上开花,向下生根。
在体例编排上,本书通过 入选理由 、 作者简介 、 作品赏析 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中汲取丰富的人生营养。 入选理由 点明每篇散文入选的理由,让读者在阅读前对作品有个初步的认识。 作者简介 以简练的文字对作者的生平、求学经历、文学成就和影响等作了扼要的介绍,使读者对作者有一个清晰概括的了解。 作品赏析 以凝练的文字,对原文的写作背景、语言特色、创作技巧、思想哲理等进行精当到位的解析,使读者从深层次上去咀嚼原文,以达到曲终韵留、余味缭绕之效。
东野圭吾是当代拥有较高人气和影响力的推理小说家,他被称为 推理鬼才 和 一代推理大师 。在三十余年的写作生涯里,他累计创作作品近百部,几乎本本畅销。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一个痛恨读书,不折不扣的 学渣 、混日子的 山寨理科生 ,到百年一遇的推理奇才。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东野圭吾?其实在小说之外,他人生历程也异常精彩 本书作者将结合日本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以严谨详实、深入浅出的文字,生动地叙述东野圭吾曲折的成长岁月,深入地剖析他的诸多作品,让读者了解东野圭吾逆袭与传奇的人生往事。通过本书,或许你会发现成就东野圭吾的,是年少那段坚持做自己的不羁与晃荡岁月,也是他对生活的入微观察和自我开悟。
穆旦被视为中文现代诗歌第一人,一生留下的诗作仅不到160首; 他有一种灵魂上的痛苦,而这使他最普通的观念都得了一种深重和庄严 。他翻译的普希金、雪莱、拜伦、奥登等人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本书借助翔实的文献,记述了诗人穆旦/翻译家查良铮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激荡起伏的一 生。 像穆旦这样在不长的一生中留下可纪念的甚至值得自豪的足迹的诗人不会很多 学生时代徒步跨越湘、黔、滇三省,沿途随读随撕读完一部英汉辞典,最后到达昆明西南联大;25岁以中国远征军的身份参加滇缅前线的抗日战争,经历了严重的生死考验;1952年欣慰于新中国的成立,在获得美国学位之后毅然回归祖国 何况他还有足够的诗篇呈现着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祖国和民众的赤诚 他的诗歌创作所拥有的创造性,他至少在英文和俄文方面的精湛的修养和实
《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为陈丹青近十年精选访谈、讲演的合集,分五辑:采访、讲演、关于《局部》、关于木心、关于木心美术馆。对话中依旧有谈不完的艺术与文学,还有他从事《局部》与木心美术馆工作以来的不少文案。面对当下流量时代的浮躁,他问道,观看,被观看,传播,被传播,你身在哪一端? 《除非我们亲历》收录过去十年间陈丹青为亡故师友写的十篇纪念文章。他说,他的写作都是受人所托,这十篇,却是闻知噩耗,便坐下来写。当感慨前辈的身世与受难,他说,要懂得过去的记忆,除非我们亲历。 《目光与心事》收录陈丹青过去十年最新的艺术评论文章,跨越戏剧、小说、音乐、摄影,以及素人的绘画。作者自嘲这些皆为 轻佻 的评论,却能看到其中对 真 的赞美,对 灵 的惊异,对 艺术家命运 的慨叹
萨瓦托在暮年之时写下这本小书,虽说是回忆录,却并没有完整地呈现他从天才物理学家到拉美文学巨擘的一生,而更像是对年轻后辈的言传身教。我们可以从中体味,一位真正的人文学者的思想脉络 体察 存在 等哲学命题时的艰难,对苦难大众之真诚深切的同情。尽管展示了诸多苦难,但萨瓦托的笔调是激昂的,他希望我们无论在如何绝境中,都能够行动起来,和同样张开双臂的人一起,等待新的历史浪潮。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 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 ,耗时近两年时间,于1938年6月出版了收全鲁迅著译作品的《鲁迅全集》。此书的编校工作由许广平和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出版和发行工作由上海复社负责。 初版《鲁迅全集》甫一面世便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时至今日仍是不可替代的经典版本。全书大致分为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均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分为二十卷,各卷字数大致相当。 本次重版我们限度保留了初版的文字内容和整体风格,以期完整重现它的原貌。在编校方面,除了将原版的繁体竖排转换为简体横排之外,仅改正了原版里个别的文字、标点和知识性的错误,统一了一些经常出现的前后不一致的人名和地名等。原版中大量鲁迅习惯的
本书内容精选了200多首00后诗人、作词人惊竹娇从2018年至2022年创作的原创诗歌。他的诗歌多为长短句,富有形象性,语言优美、朴素,具有少年独特的浪漫风格,或意气风发,或寂寞孤独,或平凡可爱。诗人在古典诗词的熏陶下,以现代化的抒情方式表达自我。全书共分6个章节,分别是“得意春衫”“有关风月”“朝露十八”“柳岸花鸣”“植物情书”“碎玉零珠”,这些挺拔的诗句,将生活中美好的部分抽丝剥茧,呈现出来。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需要一双捉住平凡的眼睛,而诗歌是有包容性的,家国可以入诗,伟大的志向可以入诗,年轻的感情也可以入诗,这本《君不见》送给所有努力向上的少年们。
唐宋诗文是古典文学的一座奇峰,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流传至今。从孩提时代咿呀学语,我们就开始诵读 床前明月光 ;少年意气,也学李白豪言 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外漂泊,便知 每逢佳节倍思亲 ;壮志难酬,又可叹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一首诗、一阙词,为什么能流传千古?诗言志、文载道,诗文隽永、文脉千年,诉说的是一代又一代的离合悲欢,茫茫天地间,个体之于历史何其渺小,寥寥数语,诉不尽春风秋月、物转星移,却凝聚了万千气象、百味人生。 在这本书中,依托于23首诗文,以诗画相生,为我们重现了23个历史故事。有少年成名的得意,有怀才不遇的惆怅,有前路未知的迷惘,有漆黑长夜的孤独,有孑然一身的倔强,有国破家亡时的苍凉。跟随作者的讲述,再次走入唐宋600余年的历史长空和诗意宇宙。
2025年4月2日是 童话之父 安徒生诞辰220周年,也正逢中丹两国建交75周年,值此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隆重推出《安徒生童话与故事全集》,作为安徒生220周年纪念版和读者朋友见面。全书根据丹麦汉斯 雷兹尔斯出版社1992年纪念版译出,收入安徒生传世童话故事157篇,丹麦画家威廉 佩德森及洛伦兹 弗罗里希插画作品500余幅, 国际安徒生大奖 、 丹麦国旗勋章 翻译终身成就奖 获得者、北欧文学研究专家石琴娥丹麦文直译,时任丹麦王国驻华大使、欧登塞安徒生博物馆撰序。为译文插图珍藏本 小经典NO.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讲述的是男孩黑狗达的外婆离世后,阿太(外婆的母亲)送给他一群小鸭子,用以补偿外婆的爱。此后,老母鸡阿花、大黄猫黑咪、兔子佐罗以及鸽子米点和雪花,都在主人公的少年儿童等不同时期,陪伴过他和家人,为他们带来人生的慰藉和温暖。作品以儿童的视角体察世界,在陪伴、告别、成长等命题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地探讨人如何与万物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人的故事、现代化进程中的故事中,探讨如何接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建构当代精神价值。
《山谷微风》: 本书为余华2024蕞新散文集,创作时间横跨40年,呈现了作家半生的历程与感悟。 小时候,他是顽皮又敏感的田间少年,在贫瘠的生活中寻找珍贵的快乐;成年后,他成了细心又包容的父亲,与儿子斗智斗勇,被幸福的烦恼填满梦境与现实。 余华用他特有的幽默和通透记录下日常的美好点滴,用细腻的感悟和精妙的文字告诉我们,一阵微风,一股海流,一顿美食,一场相遇 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增订版): 本书是余华1989-2024年杂文集。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由外而内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s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变迁中的中国。除此之外,他还用特有的幽默记录了自己平日读书、看球、旅行等点滴趣事。
本书是著名作家宗璞的经典散文集,本书以创作时间为顺序,共精选宗璞经典散文六十余篇,包括师友忆叙、燕园系列、游玩杂记、读书随笔等方面文章,及收录了《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松侣》《萤火》《猫冢》《三松堂断忆》《哭小弟》等经典名篇,力求全面呈现作者散文创作的全貌。 本书用语言温婉细腻,有对自然生命的感悟,也有对故去亲人的缅怀,以及对跌宕岁月的哲思。原本平淡的生活在她的笔下变得妙趣横生;全书文字隽永清丽,富有生活趣味和人生哲理。 本书是一本可以让你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同时提升阅读写作水平的文学佳作!
还是每天去散步,琼美卡夏季*好 木心散文小说系列之《琼美卡随想录》,依据木心晚年定稿,*辑收入《如意》《我友》《王者》《圆满》《将醒》《呼唤》《无关》等,第二辑收入《嗻语》《俳句》《风言》等,第三辑收入《上当》《但愿》《真的》《再说》《很好》《智蛙》《不绝》《新呀》等,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木心定稿时,做了不少 减法 ,略去关于 我 的解释性语句,含而不露。书中的各篇标题都是两个字的,如《剑柄》《缀之》《邪念》《卒岁》等等 奇思妙想,终篇不绝。 写作本书时,木心住在纽约东部琼美卡,此书遂名为《琼美卡随想录》。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的随笔作品《 流行音乐》《可乐和酒》《恐惧与成长》《儿子的影子》《消费的儿子》《儿子的出生》《父子之战》《医院里的童年》《麦田里》《土地》《包子和饺子》《国庆节忆旧》《*初的岁月》《结束》《午门广场之夜》《关于时间的感受》《关于回忆和回忆录》《美国的时差》《别人的城市》《一年到头》《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我的*份工作》《回忆十七年前》《谈谈我的阅读》《应该阅读经典作品》《写作的乐趣》《我的写作经历》《我为何写作》《长篇小说的写作》《网络与文学》《文学和民族》《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歪曲生活的小说》《奢侈的厕所》《什么是爱情》《虚伪的作品》《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文学中的现实》等 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