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的故事四部曲》是深蓝非虚构作品集结之作。在书中,我们得以见证深蓝的成长与坚守,七年来,他的文笔愈加细腻成熟,但始终不渲染、不夸张,只是以诚恳平实的语言将从警期间亲历的故事娓娓道来: 《深蓝的故事1》:既有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深思,对养老问题的哭笑不得,也有医闹与 碰瓷 乱象、反映赌博害人的案件。 《深蓝的故事2:局中人》:收录为抓捕罪犯不惜 卧底 11年的三大队队长程兵,连续潜伏60小时殉职的周警长,为帮女友戒毒、自己当了警察的林所长等人震撼人心的故事。 《深蓝的故事3:未终局》:记录下两件在办案者多年追查下破获的大案,揭开错综复杂的真相与隐秘的人心。此外,还讨论了原生家庭,少年犯回归社会等热点话题。 《深蓝的故事4:在人间》:书中多数故事都与 家 有关,有互相支撑,为了家人改过自新的罪犯,
《白宫岁月》详细记录了基辛格作为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在尼克松政府任职的头四年(1969-197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来自尼克松政府重要的书籍之一。 基辛格这部不朽的回忆录,记载了当时众多国际大事件,包括他本人赴巴黎与北越进行秘密谈判,直至越南战争结束;1970年约旦危机爆发;1971年印度-巴基斯坦战争打响;通过秘密渠道与苏联领导人进行面对面谈判,以限制核武器竞赛;秘密访华,并于1972年在莫斯科与北京召开了历史性的首脑会谈。在书中,基辛格同样记录了该时期的重大争议,包括老挝与柬埔寨事件, 和平在望 记者招待会,以及与北越的会谈崩溃,终导致了1972年的圣诞节轰炸等等。 纵览全书,基辛格细致地描绘了众多世界领导人的形象,包括尼克松、安瓦尔 萨达特、戈尔达 梅厄、约旦国王胡赛因、列昂尼德 勃列日涅夫、*与周恩
国家图书馆藏《龚又村自怡日记》共24册,32卷,近百万字,为常熟人龚缙熙(1811-1874?)的日记。日记所记基本含括了他的一生,从追溯幼年往事,到逐日记载所 历所思所闻,直至去世之前。此日记曾被摘录与太平天国的相关史料见行于世,然而全本却长期未得到重视。《江苏文库 史料编》重视此类文献,影印收入此本,使得此本得以公开 于世。此次整理即以此本为底本,并参考南京图书馆藏《龚又村自怡日记》稿本残本以及台湾图书馆藏龚缙熙《镜墀轩稿》等多种文献,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龚缙熙日记。
周生康先生的整套工作笔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初的两本开本较大的笔记从1954年开始,一直到1960年,大量记录了农业合作化时期以及人民公社成立初期的数字材料,这些数字为我们真实了解那个时期联民村一带的农民们的生活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据。1960-1968年的工作笔记完整地记下了革命年代中联民大队干部们的情况,这里有他们的大量检查、批判、学习等情况的材料,也有大队里开展阶级斗争的情况。1969-1982年的工作笔记十分详细,包含的内容涉及许多不同的方面。这一时期,革命仍在继续,清理阶级队伍革命的重要表达。农业生产、计划生育、革命宣传、技术引进等等内容也十分详细。在*后的几本工作笔记中,可以看到阶级斗争逐渐式微的趋势。根据周生康工作笔记的情况,我们选择1961-1982年的工作笔记进行出版。周生康先生的工作笔记主要是农村
芝加哥大學夏含夷教授精研中國古代文化,其學術廣涉中國考古、上古史、年代學、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化思想史等諸多方面,與劍橋大學魯惟一教授合作主編的《劍橋中國上古史》及所著《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古史異觀》《重寫中國古代文獻》《海外夷堅志》《西觀漢記》《〈周易〉的起源及早期演變》等,在海内外享有盛譽。夏先生與中國學界交誼深厚,對推動中西學術交流貢獻卓著。本祝壽文集由上海大學思想與知識史研究中心朱淵清教授及中國科學院自然史研究所蘇榮譽研究員主編,共收錄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思想史與技術史等領域的前沿學者論文30篇,具有重要學術意義。
周生康先生的整套工作笔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初的两本开本较大的笔记从1954年开始,一直到1960年,大量记录了农业合作化时期以及人民公社成立初期的数字材料,这些数字为我们真实了解那个时期联民村一带的农民们的生活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据。1960-1968年的工作笔记完整地记下了革命年代中联民大队干部们的情况,这里有他们的大量检查、批判、学习等情况的材料,也有大队里开展阶级斗争的情况。1969-1982年的工作笔记十分详细,包含的内容涉及许多不同的方面。这一时期,革命仍在继续,清理阶级队伍革命的重要表达。农业生产、计划生育、革命宣传、技术引进等等内容也十分详细。在*后的几本工作笔记中,可以看到阶级斗争逐渐式微的趋势。根据周生康工作笔记的情况,我们选择1961-1982年的工作笔记进行出版。周生康先生的工作笔记主要是农村
《失落的 》:九年间,作家刘子 数次深入亚洲腹地,前往 秘的邻人之国 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 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 在这片处于世 边缘和大国夹缝间的土地,展开 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寻觅之旅。 大学 系教授罗新认为,此书 为今后的旅行写作树立起标杆 。 《沿着季风的方向》:作家刘子 带领我们前往季风吹拂的国度 印度、掸邦、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泰国 在 与现实的穿梭中,捕捉这个正在发生巨变的地区的灵魂。 路上,他目睹现代化未能侵蚀的尊严感,也看到金钱与爱情的交换;他见证苦难和文明的丧失,也顿悟支撑人类活下去的信念。他与形 各异的人物和生活相遇,以深具洞察力的冷静笔触,书写在这样的世 ,还有这样的人,在这样地生活。 《午夜降临前抵达》:作家刘子 自踏上旅途,深入欧洲腹
1994年发生于洛杉矶 的辛普森案,一度轰动世界,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本书以真实的笔触,比较客观地还原了这件 世纪审判 的审理全过程,并配以大亮法庭庭审的真实资料。案件的真相是什么?本书将直击读者心中的疑问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西班牙语美洲卷)》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 的子项目( 当代西班牙语美洲文学纪事 )的主体成果,向中国读者推介西语美洲文坛近三十年文学创作的最新动态。《当代外国文学纪事(西班牙语美洲卷)》共收录95位西语美洲当代作家(其中有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6位塞万提斯奖得主),涵盖了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乌拉圭、秘鲁、委内瑞拉、古巴、尼加拉瓜、波多黎各、巴拉圭、危地马拉和玻利维亚等国。从内容上看,涉及 爆炸文学 爆炸后文学 和世纪之交的 西语美洲新小说 。按照 当代外国文学纪事 丛书的体例,每位作家有一篇个人介绍和一部作品赏析,信息力求全面、准确、新鲜,入选作品以21世纪发表的新作为主。
站在 40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选取这 40年中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40位代表人物,来记录这可歌可泣的伟大历程。他们是 作为思想者的胡福明、厉以宁、吴南生、温元凯、李灏、赵启正、周瑞金、高尚全、杜润生、林毅夫;作为创业者的蒋子龙、柳传志、张瑞敏、宗庆后、马云、李书福、王石、吴仁宝、褚时健、李宁;作为突破者的袁隆平、屠呦呦、杨利伟、钟南山、邓丽君、金庸、贾平凹、朗平、张艺谋、姚明以及来自国际社会的基辛格、傅高义、大平正芳、李光耀、费正清、拉法兰、陆克文、萨马兰奇、齐赫文斯基、古特雷斯。这具有标志意义的40个人,尽管只是中国改革开放 40年的部分重要见证者、实践者、参与者,但他们的经历与奋斗,让后继者得以窥见改革开放 40年的每一次前进与彷徨,每一次探索和牺牲。
20世纪在世界东方,激动人心与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 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在这一命运形成过程中,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 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 震撼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这四股力量在中国大地思想冲突与实力较量 的结果。 只有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历程,才能深刻理解胜利的必然性。本书全景式的揭 示和剖析了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死攸关之际通过万里长征的炼狱, 通过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无情的叛变形成的地狱之火,中国工农红军和 中国革命浴火重生。中国共产党人以义无反顾的顽强、前仆后继的牺牲、不屈不挠的坚韧取 得了革命的成功,从苦难走向辉煌。
本书是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主题教学”和“问题链”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果总结,是以“问题链”的形式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是一本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详案。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在主题设计上将教材知识点和学生关注点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逻辑展开,使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因果关系和历史规律,同时注重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上世纪六十年代共和国制定了建设西南大三线的战略决策。一场规模空前的工业大迁徙,随即秘密而神速地展开。上千万建设者告别东部城市,举家两行,在偏僻的崇山峻岭中开山平地,安营扎寨,筑起一座座新时代的屯堡。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很多人已将此生与子孙献给了国家。这一时期的很多屯堡在20年内皆威了废墟,沉落在历史的洼地里。只有少数仍在呼吸,长成了一个年代的活化石。 许东峰、王小帅和吕克勤的父辈们垒砌的屯堡,贵阳新天光学仪器制造厂,便是这样一颗年代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