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主编的《二十四史(共16册)/国学经典藏书》是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所记内容,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30世纪初),止于明代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编写工作始自西汉,止于清代,编写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多年。这二十四部史书,得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的钦定,是得到统治者认可的“正统”史书,也就是“正史”—“二十四史”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的。本次出版的“二十四史”,是精选各史书中的名篇佳作,加以精心翻译而成的。
本书分上下编:上编《词学研究》,下编《宋词研究》,末附《姜词集评》。前者作于20世纪四十年代初,原分十二章,今仅存论声韵、论音律、论调谱、论章句、论意格、论寄托、论修辞七章,一斑见豹,弥足珍贵;后者写于六十年代初,应研究生开课而作。原稿共分七章,自第五章第二节以下,仅存大纲,而精义卓识别,具见其中。该书根据手稿整理而成,程度上代表了詹安泰先生的词学成就。
竹,劲节挺拔、坚贞不渝、清虚淡泊、超逸脱俗、岁寒不凋,故国人素爱竹。借竹抒怀、寄竹咏志的诗歌书画作品浩如烟海。《竹诗三百首》作者闻世震更是视竹为友,爱竹之品格,遂认真选注,终出成《竹诗三百首》,汇集历代赞颂修竹品格,抒发诗人情怀的三百佳作。诗作皆为历代知名诗人、画家所作。三部分诗作排列,皆以诗人生年为序。每首诗,对诗人作简要介绍,尽可能将诗意中所蕴含的阅历择入,以加深对诗情的理解。每首诗还对其诗中术语、难词进行了注释,是一部难得的关于竹文化的心血之作。
中华文化五千年,酒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礼仪、人际、商业、社交、宗教、祭祀、民俗、喜庆、寿宴、道义等多侧面的发展如影随形。《中国古今咏酒诗词选》以古今咏酒诗词为主线,精选历史上名篇名句和当今的佳作而成,使人读后有“以酒为真,豪情万丈”的感觉。如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把酒作为除忧解愁的载体,这几乎成了古人对酒的定位,因此又称酒为扫愁帚、忘忧物。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将人间的亲情相思借酒抒怀得淋漓尽致。毛泽东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喻酒壮精神和提升士气。“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深度叙述慰藉亲情、壮思飞,告亡灵的深沉思念。由此可见中国诗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旧月簃词选,晚清民国间陈曾寿选编,收唐五代两宋及金代词共三百首。所收注重高雅,摒弃俚俗,收词很多者为姜夔三十五首,其他较多者有辛弃疾二十二首,周邦彦、吴文英各十六首,苏轼十五首,晏几道九首,温庭筠、晏殊、李清照各八首,韦庄七首,秦观、贺铸、史达祖、周密、张炎、王沂孙各六首。书首有编者自序略述编选宗旨。
《杜甫美学思想研究/文学与文化丛书》是从美学角度对杜甫思想进行考察研究的新探索。它旨在厘清唐代社会思潮对杜甫美学思想生成的影响,分析其各种诗歌体裁中体现出的美学观念,总结杜甫在绘画、书法、音乐、居室等艺术形式上的审美趣味,并努力勾勒出时代审美风尚对杜甫美学思想的影响。
在具体的观点和学术目标上,本成果不赞成传统词谱认定词调有“正体”“另一体”之说,而认为“如果承认词调的添字减字是填词中的一种正常方式,那么添减一字就不能认为是‘又一体’,这就和某一字位填词时可平可仄一样,某一字位也是可增可减的……同样的道理,韵脚、句法、读住等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