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是钱锺书专享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小说塑造了抗战开初一类知识分子的群像,生动反映了在国家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行为操守、以及困惑。从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氛围。虽然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的只是人群的弱点,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靠前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目前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 新儒林外史 。
《十四行集》是冯至写于1941年的27首十四行诗。从历史上不朽的人物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远方的千古的名城到山坡上的飞虫小草,从个人的一小段生活到许多人共同的遭遇, 冯至从普通意象中生发深刻的哲理,在诗中表达了人世间和自然界互相关连与不断变化的关系,其中蕴含着冯至对生命和宇宙深沉的思索。另附冯至诗作24首,展现冯至诗歌创作独特的艺术风貌。
在一次战斗中,战友为营救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而牺牲。拉里开始思考人生意义,既然世间有真善美,为何还有战争与不幸?对此他感到无比的迷茫与怅惘。战争结束后,拉里回到故乡,美国上下掀起要开创一个"宏伟而繁荣的时代"的热潮,他却难以置身其间。为了让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疑虑得到答案,他放弃求学与就业的机会,并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踏上了全心全意探索人生意义的漫长历程。最终在印度的精神哲学中追寻到了精神出路:“心怀慈悲,淡定无私、感恩忘我、禁欲克己的平静生活”。回国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刀锋》的主人公拉里以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也有作者自己心路历程的影子,小说表达了西方整整一代知识分子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价值地追寻。
暂无内容简介。。。。。。
昌耀是当代重要的诗人,也是被诗歌界广泛认可的大诗人。他歌唱西部的旷野、草原的雄鹰雄鹰,行走的旅人,充满西部风味。奇峻凝练,质朴浑厚,如远古的驼铃般隽永而真切。有着对命运不屈不挠的追问,对美的理想的执着坚忍。这本诗集选入昌耀不同时期代表作100余首,《划呀!划呀!父亲们》《一个步行的挑战者行走在上帝的沙盘》等名篇,品味不俗,使灵魂得到洗礼。
《雷雨》是 曹禺的处女作,被称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在 一个雷雨夜里,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两个场景中叙述了周、鲁两家人前后三十年的情感纠葛 专制严酷的家长、情欲如火的女人、单纯天真的少年、想赎罪却不觉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懵懂不知真相的少女、精明算计的老爹、勇武抗争的青年,他们之间由于情爱的燃烧、利益的争夺、身世的秘密等各种复杂情愫互相撕扯着,终于,所有的一切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轰然爆发,有罪的、无辜的,老的、少的,一起走向毁灭。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诗词选》(以下简称《诗词选》)和中央文献出版社的《*诗词集》(以下简称《诗词集》)。先就《诗词选》说,这个选本的好处:一、是注明诗词的创作年份,有的还注明创作月份,可以从中考究创作时的背景。二、对每首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都作了说明,更有助于对诗词的理解。三、对有的词,还引了 作者自注 ,由作者自己来说明词的主题思想,避免误解。再看《诗词集》,在《诗词选》收诗词五十首外,再加收十七首,共收诗词六十七首。分为正编四十二首,副编二十五首。正编都经作者校订定稿,除《贺新郎 别友》、《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贺新郎 读史》三首是在作者逝世后由中共中央于1978年9月决定发表的。这些诗词是作者的上乘之作,奠定了他作为伟大诗人的历史地位。副编二十五首诗词,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由作者
《我们仨》分为两部分。*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 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生*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绛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她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
《昨日之歌》收录了冯至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五十余首诗歌。上卷收录《我是一条小河》《蛇》等48首抒情诗,受唐宋诗词和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风格哀婉清丽;下卷收录4首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古代传说的长篇叙事诗,在中国文学史上 堪称独步 。冯至因其诗意象新颖,重视想象,情感内敛沉郁,充满浓重的古典审美趣味,被鲁迅称为 中国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
本书精选近百年来众多先贤英烈撰写的抒发家国情怀、寄托革命豪情的诗文、家书,以及讴歌新时代、新生活的篇章,按 闪闪的红星 革命的火焰 红色交响曲 从小爱祖国 崭新的天地 等主题分门别类进行编选,梳理、汇编成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审美需求的读物,旨在引导这个学段的学生认识党百年的光辉历程、追忆革命往事、培植红色基因、树立崇高理想。该书契合庆祝建党百年氛围,所选作品富有代表性、可读可诵、朗朗上口,适合学校组织主题朗诵活动。
本书是新月书店1932年版《志摩的诗》的复刻版,收入诗作55首。 徐志摩先后留学过美国和英国。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繁华的物质生活,上流阶层富有、闲散的生活景况,英国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都给年轻的徐志摩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徐志摩是新月社的代表性诗人,新月社诗人们在新诗格律化方面的主张也得到徐志摩的认同。这些特点都体现在此诗集中。
《以诗之名》席慕蓉的第七本诗集,收录了其*新的诗歌创作。诗集中收录的大部分作品写成于二00五年之后。诗人也在其中特意放进了精心挑选的一些旧作,有些是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有些是虽然发表了却从没有收入到诗集里的,因此这就成为一本以诗之名将时光层叠交错的集子。这本书中有较多关于蒙古、原乡的书写,将草原引入诗行。文中搭配作者手书诗句。
本书是上海杂志公司1937年初版《望舒诗稿》的复刻版,著名的《雨巷》《我的记忆》都收录在这部诗集中。 戴望舒的诗歌把传统诗歌的意象和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哀伤。 他善于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现代人追求理想的执着的表达是清楚的,但追求中的疲倦和感伤又是迷惘的、朦胧的、含蓄的,这种既明朗又迷惘的风格,正适合于表现现代人矛盾的心绪。
该书系精选近百年来涌现出来的红色经典诗文、书信等可读可诵的篇章,旨在将众多革命英烈和仁人志士矢志奋斗、不惧牺牲的理想和情怀进行传承和弘扬。作为针对性极强的青少年读物,该书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欣赏水平分为四册,分别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本册为第三册,精选经典诗文,提炼成 青年澎湃的心声 我以我血荐轩辕 为了胜利的到来 激荡的革命岁月 喷薄而出的东方旭日 新时代的交响曲 六个篇章,希望同学们能从百年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树立崇高理想。
罗孚的写作,一直与诗相伴。少年时就开始写诗,喜爱黄仲则、龚自珍、苏曼殊、周作人等人的诗,后来办报时和柳亚子、艾青等人有过 诗交 。在北京期间,他说: 我的北京的十年是诗的日子,不是日子过得像诗,而是颇有闲暇读诗。因此读了一些诗集,也想方设法读了一些还没有形成集子的当代人的诗。 从此他开始了 诗话 的写作,评介 新文艺家的旧体诗 成为他此后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启了一种亦诗亦文、夹叙夹议的 诗话风格 。本次新编,补充了罗孚先生在1997年以后写的 诗话 文章和当时未收入的文章,并进一步作了修订。
本书是对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诗歌创作手册》第二编《通用规范汉字诗声韵》的增订,根据多音字的特点,作者把韵书字库容量增至9191个字次,拓宽了此韵书在创作诗歌时用于押韵、定调和选字的范围。《通用规范汉字诗声韵》是我国第一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字库创编的汉字新韵书,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字库创编的华语系列韵书。其特色是所依字库权威、规范;以全新的韵效分韵部,相较传统的以韵根分韵部设置更科学、韵效更理想;每个字都标注声、韵、调;配套四个系列,更能适应创作各种诗体押韵、定调和选字。本书的出版将为诗歌创作者提供方便、准确的音韵用字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