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是一本给中小学生看的革命烈士诗歌选集,选取了90余位革命烈士创作的诗歌。这些革命烈士为了人民和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作。这些诗作既体现了革命烈士忧国忧民、舍生取义的精神,又体现了他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与努力。诗作真挚、热切、正气凛然,充满着豪情壮志,能加深中小学生对革命烈士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每首诗作后附 诗歌解读 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作。
昌耀是当代重要的诗人,也是被诗歌界广泛认可的大诗人。他歌唱西部的旷野、草原的雄鹰雄鹰,行走的旅人,充满西部风味。奇峻凝练,质朴浑厚,如远古的驼铃般隽永而真切。有着对命运不屈不挠的追问,对美的理想的执着坚忍。这本诗集选入昌耀不同时期代表作100余首,《划呀!划呀!父亲们》《一个步行的挑战者行走在上帝的沙盘》等名篇,品味不俗,使灵魂得到洗礼。
《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 布鲁诺 舒尔茨诗篇》是诗人、散文家黑陶从翻译家杨向荣翻译的《鳄鱼街》的29篇短篇小说,例如《八月》《圣显》《鸟》《裁缝的布娃娃》《小猎人》《肉桂色铺子》《鳄鱼街》《书》等,提炼、创作出的128首诗歌,每首诗歌都标注了小说出处。黑陶从翻译著作中挖掘提炼,选用成诗的句子、词语,不增加,不改动,只是进行了删削、拼接、分行、组装成诗,构成了这本独特的诗集。 在这本诗集的跋中,黑陶说: 作为古怪内倾的作家,布鲁诺 舒尔茨是他文学密码的编写者。我,只 是用诗歌,对他复杂深邃的文学宇宙,做了一次主观的解密。
早在1990年,诗人柏桦接触到《枕草子》一书,这似乎成为他日后写作的一道伏笔。而这本全新诗集《竹笑:同芥川龙之介东游》,正是柏桦向日本文学所做的致敬和回赠。全书收录了九十六首诗作,连同长达一万多字的 缘起 ,字字珠玑,写出了东方文化中惊人的美。这种美是轻的、风雅的,丰富的、多样的,纤细的、精*确的,敏感的、爱清洁的,它也是女性的、神经质的。 百年来,新诗一直未完成它自身的审美现代性,一直在广义上的启蒙和 民族寓言 (杰姆逊语)里打转。从美学上说,《竹笑:同芥川龙之介东游》的诞生,或许将唤起人们对中国新诗现代性的重新思考,诗集里的每一首诗,都直击 纯粹的美 。
...... ......
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新“人间诗话”。中国自古就有诗文评点的传统,王立群教授以数十年学术造诣,将教学中教授古诗词的独特感悟著作成书。 全书对诗歌的解读,不追求一字一句的详细解释,不追求一句一联的全面鉴赏,而是从个人的评点出发,努力立足诗词语境,针对经典名句,抽丝剥笋,旁敲侧击,深入浅出的流行语言让传诵一两千年的经典诗词活在了当下。比如“佛系男神”,比如“宝宝心里苦”,比如“确认过眼神,遇见了对的人”等。 既可供读者长时间仔细研读,也适合百忙之中“走马观花”。阅读中可以不断刷新读者的审美,冲击读者的阅读视野与阅读期待,从而让我们生命的脚步不再匆匆,让平凡的日子也能活出诗的精彩。
《三餐四季》是林东林的部诗集,收录了近170首诗歌,辑“静物”,第二辑“叙述与抒情”,第三辑“旁观者”,第四辑“三餐四季”。作为一本有着鲜明个人态度和美学观念的诗集,本书集中呈现了作者“微小生活之中的史诗”,语言朴白清简,行文轻松晓畅,即使完全没有诗歌经验的读者,也能从中寻味到诗意和诗性的精微所在;而比对他的三餐四季,每个读者也都能借以镜鉴,观照自己日常中的点滴。
本书为“中国诗歌”系列丛书之一(第80卷),收入泉子等一百多位诗人的诗歌原创、转载作品四百余首,及近十位诗歌理论作者的诗歌评论、诗歌美学文章。诗歌作品比例约占80%,文章比例约占20%。诗歌作品部分,无论原创还是转载,绝大部分都是诗人的近作,而文章部分,则既有作者的近作,也有少量旧作。
《汪国真诗精选》——精心甄选了《热爱生命》《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等180余首汪国真经典诗歌。 “诗坛王子”、中国当代 书画家、曾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的 诗人汪国真。他的诗歌散发着一种青春、浪漫的正能量,其语言细腻、轻灵,富含人生哲理,因此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本书为“中国诗歌”系列丛书之一(第82卷),收入道辉等一百多位诗人的诗歌原创、转载作品四百余首,及近十位诗歌理论作者的诗歌评论、诗歌美学文章。诗歌作品比例约占80%,文章比例约占20%。诗歌作品部分,无论原创还是转载,绝大部分都是诗人的近作,而文章部分,则既有作者的近作,也有少量旧作。(守望岛)
本书是丛书 我的诗篇 当代工人诗歌精选 的其中一部,该丛书精选六位打工诗人影响广泛、具有代表性的精品诗作,保留《我的诗篇》纪录片中的诗歌。本书收录了彝族打工诗人吉克阿优2012年至2018年创作的200多首诗,每一首诗都是吉克阿优这些年打工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也是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彝族农民工在外务工过程中生活、情感的真实写照。这些诗句式短小精炼,语言富有哲理,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哭诉,在场感和现实感十分强烈。吉克阿优诗里的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无须刻意雕琢,环卫工、烧烤工、锅炉工、缝纫工、电焊工,甚至捡垃圾的,都是他诗里的主角。
诗歌。是一套以原创诗歌作品为主的读物,而且这些作品体现了上海乃至全国诗歌界的创作水准与发展趋势,并能提供诸多关于诗歌的信息。本期作者有刘川、周瑟瑟等著名诗人,而 上海诗人自选诗 、 华夏诗会 等栏目也可以让我们一睹上海诗人乃至全国诗人的创作风采。
《中国诗歌(第85卷2017**卷2017年新发现诗选)》为 中国诗歌 系列丛书,收入马骥文等近百位新锐诗人的作品四百多首,及少量诗歌评论家的诗歌理论、评论文章。诗歌作品比例约占90%,文章比例约占10%。诗歌作品部分,无论原创还是转载,*大部分都是诗人的近作,而文章部分,则既有作者的近作,也有少量旧作。
.......
诗集名为《一意》,一言以蔽之,就是独唱的意思,这个意思里,自有生命波涛中的诸多惊动。这本诗集共包括六部分:一、别样的情怀,二、移花接木,三、虞山之下,四、空心潭上,五、时光有痕,六、散落的章节;共计一百三十多首诗。作者诗歌的指向中,从不屈尊俯就,他一方面冷静而坚硬,一方面却放任而温暖。从某些方面看,他是一个丰富的矛盾体。他的精神质地更接近于西方的酒神传统。朗读一首首诗,可以清晰地感到,作者无论在审美根底和个性展露上,都绝不是一个打退堂鼓的人,而且还要前进一步,给人一种积极奋进的动力。
《还原为石头的月亮》这本诗集分为三辑,分别收有作者具有代表性的短诗、组诗及长诗。诗集的创作时间跨度20余年,囊括了作者精心挑选的满意之作。这些诗多倾向于沉思,作者从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入手,勾连起个人的生活经历,提炼出丰富的人生经验,其低沉的叙述音调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该诗集从多个角度体现了作者对不同诗风的尝试介入,将感性与理性、寻常与神秘、陌生与熟悉糅合一处,从中能见出作者独特的诗歌认知。这是一本感怀之诗,知性、深沉、冷彻;亦是经验之诗,沉潜、从容、灵性;还是真实之诗,满含真诚、真性、真情。
《中国诗歌(第84卷2016**2卷2016年民刊诗选)》为 中国诗歌 系列丛书之一(第84卷),收入田禾等三百多位诗人的诗歌原创、转载作品五百余首,及少量诗歌理论作者的诗歌评论文章。诗歌作品比例约占95%,文章比例约占5%。诗歌作品部分,全部来自近一年来全国各种民间刊物,主要是民间诗刊,*大部分都是诗人的近作,而文章部分,则既有来自民刊的,也有来自网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