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是古典、纯正的茶学知识集锦。成书于至德、乾元前后。全书3卷,分10篇。书中论述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等,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在《茶经》中,陆羽继承和总结唐代及唐以前茶文化,创造性地提出了 煎茶法 。他制定系统的茶事规范,制作以 二十四器 为代表的茶具、茶器,并通过实地寻访茶叶产地,为我们绘制出了相对完整的唐代茶叶产区图。陆羽因其著《茶经》、开茶学的历史功绩,以及以 精行俭德 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成为对传统文化中诗意栖居的精彩解读。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是清代学者王永彬撰写的格言类文集,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中国人 处世三大奇书 。全书共221则,从读书、修身、教子、养德、交友、处事、治家等各个方面,阐释古人 立德、立功、立言 的智慧,意味隽永,回味悠长。本书在对疑难字进行解释,并进行逐句翻译,帮助读者领会深意,无障碍阅读。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所作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其二已佚,今仅存四卷。作者以纯美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内容朴实无华,真切动人。沈复与妻子陈芸琴瑟相和、伉俪情深,两人诗酒琴茶、布衣蔬食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是浮世生活的诗意写照;书中所展现的动乱忧患、悲欢离合等浮生况味,更道出了浮世生活的另一真面目。本书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写作的自传散文。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得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境界,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本次出版选开明书店民国本为底本,考以《雁来红丛报》本、霜枫社民国本、林语堂英译本重新点校;并请张佳玮精心译述,作长文译记为读者导读;收录"沈复的一生"(年表)"沈复三十年游历图",附"光绪三年初版序""潘麐生题记""光绪三年初版跋",便于读者朋友更好读懂中国挚美经典,从中获益。
宋人汪信民说:“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明人于孔兼称:“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日本企业家对洪应明著的《菜根谭》极为推崇,对它的评价超过《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他们认为
《汪穰卿遗著》是汪康年去世后由其弟汪诒年所编,全书共有八卷,为汪康年论文集。汪氏一生办报颇多,1920年其弟汪诒年将其在各报所撰论说及未刊诸文,以年月先后为序,裒集成编。其中卷一为《时务报》时论说,主张开启民智,维新变法。以后各卷的《京报》《刍言报》论说,多拥护清政府立宪。其《中外日报》的论说,以当时未署名,不得已而从缺。是研究戊戌变法及清末立宪等事件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