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百科全书,类似于现在的《古代文化常识辞典》。与辞典的枯燥不同,这本书非常有趣,是用浅白的文言文讲述了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它被文学大家余秋雨称为 这是诸多学者终生求而不得的书 。 我们这部《夜航船》以精装大开本一卷本呈现。文白对照,装帧精美,具有收藏价值。全书共十九部(原书中的方术部不择取):天文部、地理部、人物部、考古部、伦类部、选举部、政事部、文学部、礼乐部、兵刑部、日用部、宝玩部、容貌部、九流部、外国部、植物部、四灵部、荒唐部、物理部。本书以清观术斋版本为底本,并对原书错误进行标注。译文尽量不改变原文语序,做到明白晓畅。
本书以著名的南朝文学家、政治家王融为中心,分 历史篇 、 文学篇 两部分: 历史篇 论述王融的家世盛衰、贵官仕途、性情形象、交际网络、悲剧落幕等,还原真实的王融形象,折射南朝社会面貌。 文学篇 从宫廷礼仪、永明政治、南朝宗教等角度考察王融的文学世界,揭示其所代表的永明文学风貌及其贵族特质。全书视野宏阔,论证严谨,文笔流畅,精见妙语迭出,既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王融个人史,又是读者走近南朝历史与文化的绝佳窗口。本书原为作者的博士论文(2011年),201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17年获首届普隐人文学术奖。初版早已售罄,现予增订再版,作者不仅仔细修订全书,还据最新研究成果增加万余字内容,并由繁体版改为简体版、平装本改为精装本,更便读者阅读与收藏。
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主持编写而成,是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主要记载东汉末期到魏晋时名士们的言行。全书的故事按内容分为 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方正 等三十六类。内容涉及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尚等多个方面。 《世说新语》用极简的笔墨,集中展现了当时重才情、好机辩、善清谈的社会风气,不少名篇在后世成为戏曲小说的素材或诗文常用的典故,如 床头捉刀人 周处除三害 竹林七贤 穷途之哭 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书在对全本《世说新语》进行精校并添加详细译注的基础上,加入数十幅古代版画等艺术形式的插画,双色印刷、裸脊装帧,为广大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菜根谭》 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书集。作者糅合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的体验,撰写出这套出世入世的法则,助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其文字简炼明隽,兼有语录的影响力、随笔的可读性、训诫的深刻意义。还有人说菜根谭 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 处世三大奇书 。 《围炉夜话》 主要以修身齐家、立德立业为主,是我国古代劝诫世人的小品文,篇幅短小精辟,富含哲理,汲取了历代思想和语言精华熔铸于一体,犹如冬之炉火,给人温暖,给人慰藉。全书分为221则,作者王永彬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将本来会令人觉得比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且语言亲切自然
《高枏日记》为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九辑之一种,系晚清官员高枏于庚子年间所作日记。高枏(1852 1904),字澄兰,泸州城厢人。清光绪进士。曾任山西副考 官,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御史,历任刑部、兵部、工部三科给事中。本书从在京中上层官僚的视角出发,详细记述了庚子事变前后义和团运动的情况,涉及八国联军、朝廷政局的 相关史料颇多,为后世了解庚子事变及当时的国人心态提供了一手史料信息。
《菜根谭》 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书集。作者糅合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的体验,撰写出这套出世入世的法则,助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其文字简炼明隽,兼有语录的影响力、随笔的可读性、训诫的深刻意义。还有人说菜根谭 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 处世三大奇书 。 《围炉夜话》 主要以修身齐家、立德立业为主,是我国古代劝诫世人的小品文,篇幅短小精辟,富含哲理,汲取了历代思想和语言精华熔铸于一体,犹如冬之炉火,给人温暖,给人慰藉。全书分为221则,作者王永彬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将本来会令人觉得比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且语言亲切自然
《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的一部自传体作品。全书共六篇,故名 六记 。今已逸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趣闻奇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了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 《陶庵梦忆》是明朝遗民张岱的一部人生回忆录,也是大明王朝三百年繁华景象的缩影。作者通过细致描述明朝江南百姓吃穿住行等生活风俗、追忆故国家园来反思个人,表达对明朝兴亡的感叹之情。 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也是 中国名士八大奇著 之首。全书共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个部分,涉及生活中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烹调、养花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包含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内容论及戏曲理论、演艺实践、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是中国古代人民丰富生活的写照,也是文人生活的提炼总结。 这部《闲情偶寄图说》以芥子园本为底本,校以翼圣堂本,对人名、地名、典故、工艺、术语等进行了注释,是方便阅读的可靠读本。书中还插入了大量图片,以期用图说的方式对《闲情偶寄》进行解读。书中所选图片或来自出土、传世文物,或源自古代版刻、民间实物,或是民俗活动、手艺过程的记录,图片下的详细解说能以细微、多元的视角对原书内容进行阐释,是一部图文并茂、图文互补的经典。
《阎敬铭友朋书札》整理自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 阎敬铭档》的书信部分,时间从阎敬铭入仕前,至阎敬铭晚年辞官归里后,时间跨度极大。《书 札》涉及路德、李世长、祁寯藻、史念祖、张荫桓、吴大澂等一百余位历史人物,涵盖了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以阎敬铭为中心的历 史资料集合,因此,《书札》对于研究阎敬铭的思想发展,了解当时社会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札大体包含了三个部分,一是阎敬铭往来信函,二是写 给其子的家书,此外附录了部分孙福海收函。
本书收罗其词学、传记、剧评、游记、政论、书信札记等方面内容, 材料丰富, 为赵氏著述之集大成。
八闽文库 要籍选刊之一,点校整理,繁体字直排版式。此书为清代名士林树梅诗文合集。全书分啸云诗钞、啸云诗钞辑佚、啸云文钞、啸云文钞辑佚、啸云文钞辑佚存目、说剑轩余事及附录几部分。诗集以旧钞本《啸云诗钞初编》八卷为底本,校以钞本《啸云山人诗钞初编》四卷,并补以后刊之《啸云诗存》、诗钞辑佚等。文集以旧钞本《啸云文钞初编》十四卷为底本,校以道光本《静远斋文钞》《啸云山人文钞初编》,并补以文钞辑佚、存目及单刻之《说剑轩余事》。全书最后附以诸家序跋倡和与题咏、传记及林树梅年谱简编等。?
《孟子通》为胡炳文晚年精粹之作,上承《四书章句集注》、下启《四书大全》,乃宋明四书学衍化中至为关键的一环。是书成于泰定甲子(西元1324),后三年冬,始委令建阳书坊刊行,三年克成,此即《孟子通》初刻本(建阳余氏勤有堂刊本),后附《孟子通证》,今藏于国家图书馆。另,清初纳兰性德编选《通志堂经解》,《孟子通》与《孟子通证》均入其目,却分别单行;《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依循其例,亦分作两书。此外,尚有清道光十四年靖江朱勋刻本。本次点校以攡藻堂“四库荟要本”为底本,初刻本、通志堂本为参校;后附《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四书通提要》及整理者的相关诠释。列入“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