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明代张岱(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著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名著)撰。全书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撰写。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作者左丘明。《左传》是一部解释《春秋》的著作,发凡起例,解释《春秋》的书法和微言大义,但同时它也是一部博采史籍、档案和口头传说的春秋时期的编年史,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讫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左传》的文学性很强,是先秦史传散文的代表性作品。《左传选译》着眼于作品的文学价值,精选原书的四分之一强的精华篇章,加以翻译,辅以注释,行文流畅,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李敬泽是一位文学家。在文学家的称谓之下,他又有着更加多元的身份。他是一位编辑,一位评论家,一位写作者,还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 他十六岁以河北省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北大毕业之后,从《小说选刊》到《人民文学》,李敬泽一直留在中国作协的体系内,再也没有离开。 为什么要了解李敬泽? 一个答案是,他是中国有影响力的文学编辑和文学行动者之一。他目睹了20世纪80年代一批经典作家的崛起,发现了90年代一批颇有潜力的作家,并推动了2010年开始的包括《中国在梁庄》等作品在内的文学 非虚构 写作。基本上我们可以把李敬泽视为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的折射中,看到一部李敬泽版本的文学史。 另一个答案是,你可以把他视为当代中国人在智识上的一个样本。李敬泽经历了文化在20 世纪80 年代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文学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散文专辑。 作者站在历史岸边,回望浩瀚的历史风云,为我们描摹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他们或高居庙堂,或栖身江湖,有旷世大儒文豪,也有青楼乐籍女子,在作者饱含激情的笔下,跃马扬戈,仰天长啸,一个个从时光深处向我们走来,虽然多以悲剧落幕,但在字里行间,无一不涌动着一股刚正不阿的浩然之气。
《古今清谈万选》为"稀见笔记从刊"系列之一,此书汇编自唐朝代以来的志怪故事,编辑、成书于万历十三年至万历十七年之间,保存了弘治时期周静轩编撰的《湖海奇闻集》等的小说佚文,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万历之后的小说选编提供了范本;对《广艳异编》等小说的汇编也具有可靠的、实质性的影响。本书特质鲜明的"诗文小说"编辑特征,对于考察明代传奇小说晚期发展,以及小说叙事与艺术如何过渡到《聊斋志异》,具备独特的指针功用。该书分四卷,前两卷有31个传说;第三、四卷有36个传说。每则故事配有的版画插图,颇为难得。
《浮生六记》为清代文人沈复自传体文学作品,原书六卷,已逸其二,现仅存《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记。讲述沈复与其妻芸娘之间相濡以沫又平凡自甘的家居生活,坎坷际遇,和各地浪游见闻。此书高雅与庸俗并举,畅快与悲愁并存,离合悲欢都在娓娓道来中自然流露。因为其真实坦白,所以内容上无有粉饰。有落花流水的闲散雅致,也有囊中羞涩的狼狈落拓;有举案齐眉的伉俪情深,也有倚红偎翠的风流浪荡;有雪中送炭的异姓骨肉,也有争产翻脸的亲生弟兄,这些共同构成了沈复这个中古男人的一生。
在我国古代散文史上,汉魏六朝是重要的演进时期。这个时期的散文创作吸收先秦散文的丰富营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力求创新。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成就卓越。汉魏六朝散文总结历史经验,反映现实生活,关注国计民生,表达作者情思,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文学成就,表现出大胆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点。书中许多佳作艺术形象生动典型,题材广泛多样,语言丰富多彩,写法高超奇妙,风格鲜明独特,富有艺术的独创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根据2020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整本书阅读在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宁诺附中、人大附中、复旦附中联合发起,组织全国100多位语文教学名师和学科专家集中攻关,优化各地阅读经验,创造崭新的阅读模式,目标直指经典名著的整本书阅读,稳妥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常态化、科学化和有效性。 本书编写理念主要体现在:强化整本书阅读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对原著的完整阅读和自主阅读,强化阅读过程中的深度思考与方法习得,同时为阅读效果的检测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每部作品都设计了导语、关于作者、内容解析、艺术鉴赏、争鸣商榷、学以致用、阅读建议和相关链接八个环节予以引领,匠心之处是 问题来了 的设计,揭示要津,提供检测。 本书是《相约经典 走进名著》的第二卷(部为 中国现当代卷 ),荟萃了3
本书是 历代名家尺牍精粹 之一种,自《小仓山房尺牍》《小仓山房文集》等袁枚著作中选录尺牍50篇加以注释、点评,是在扩大袁枚尺牍选源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编读本。编选篇目大致以时为序,尽可能覆盖袁枚各人生阶段,涵盖长篇、短札,骈体、散体诸体式,在有限篇幅内充分展现了袁枚尺牍的多元风格。
本书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也是张岱传世作品中著名的一部。该书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的纪录,因此也被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学者视为重要文献。
本书是 历代名家尺牍精粹 丛书之一种,是明代文人徐渭的尺牍合集。徐渭,字文清,更字文长,号青藤、天池,是中国明代文学家、剧作家、书画家。徐渭多才多艺,兴趣爱好广泛,在诗文、戏曲、书画和理论批评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冠绝一时,受到时人与后人的推许。诗文书画均表现其鲜明的艺术个性,一生著作繁富,对后世影响颇大。他的尺牍也很有特色,泼辣机智,幽默多趣,颇受苏轼的影响,文风远启金圣叹之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暂无内容简介。。。。。。
《中文经典100句:昭明文选》遴选《昭明文选》中的名句一百条,用轻松的解读方式、故事性的描述,将名句与经典的主旨阐明,有助于读者通透运用名句。中国现存*早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以 事出于沉思 ,义归乎翰藻 为准绳,多选典雅之作,重文采与辞藻,向被视为古时文学的 教科书 ,士子的***书。本书将名句赏析分为论说篇、咏人思人篇、咏史咏物咏山水篇、咏怀篇四个专题,让你的表达功力 踵事而增华,变本而加厉 ,出口成章。 (《优雅的汉语》丛书以 轻松阅读经典,深入中文堂奥,体味汉语大美 为目标, 中文经典100句 ,通过经典 金句 , 句读 经典的方式,令读者无须整本 啃读 经典,即可了解 名句的诞生 ,更理解 名句的内涵 ,还能延伸 名句的妙用 ,在轻松阅读中精粹尽览,更觅得经典中鲜活的中国智慧。)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中的名篇,也是不容易读懂的一部名著。本书的注评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导读的形式对书中篇章的内容、结构和艺术手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以简介准确的注释和 学习与思考 中考真题选粹 的形式疏通了经典文本阅读与提高语文素养之间隔阂,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优雅的汉语》丛书以 轻松阅读经典,深入中文堂奥,体味汉语大美 为目标, 中文经典100句 ,通过经典 金句 , 句读 经典的方式,令读者无须整本 啃读 经典,即可了解 名句的诞生 ,更理解 名句的内涵 ,还能延伸 名句的妙用 ,在轻松阅读中精粹尽览,更觅得经典中鲜活的中国智慧。 《中文经典100句:古文观止名句选》遴选《古文观止》中的名句一百条,用轻松的解读方式、故事性的描述,将名句与经典的主旨阐明,有助于读者通透运用名句。通过一百句精读讲解带领读者纵览数千年时光淘炼出的经典古文,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哲学与作文文体;领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人情故事。
本书为《张岱全集》中《和陶集》《陶庵对偶故事》两种著作的合集。《和陶集》为张岱对陶渊明原诗及苏轼《和陶诗》的评点与和作。《陶庵对偶故事》为张岱编纂的蒙学读物。
本书是 聚珍 丛书之一。《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式散文,全书共有六卷。第一卷《闺房记乐》描述沈复与妻子陈芸闺房乐事;第二卷《闲情记趣》主要写沈复夫妇二人生活情趣;卷三《坎坷记愁》写沈复与陈芸二人坎坷困苦的生活;卷四《浪游记快》则记沈复游历之事。第五卷《中山记历》、第六卷《养生记道》虽为后人伪作,但其来源有自,亦可一读,故附于书后。本书以《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本为底本。 本书采用双色印刷,书中的图选自古代画作,可临摹,可欣赏。本书在装帧上采用小开本、轻型纸,方便读者携带,打造全新的阅读体验感。
本书是"历代名家尺牍精粹"丛书中的一种。本书是明代文人袁宏道的尺牍合集。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在文学史上,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 公安三袁 ,其所开创的文学流派被称为 公安派 。袁宏道在文学上主张通变,求真重趣,反对摹古,追求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袁宏道的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杂著小品尤其是尺牍、游记等散文创作上。他的尺牍在明代文人中保存最为完整,艺术价值也最为突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1育部首批批准设立并直拨编制的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古籍所无论在学科方向还是学术队伍的建设上,都有了长足的拓进,确立了以古今贯通研究这一新的学术理念为主导、以文献实证为基础,古典研究诸学科彼此交叉、相辅相成的科研与教学格局。今年是古籍所成立四十周年,特推出 复旦大学古籍所纪念文丛 ,旨在全面总结古籍所成立以来历代骨干学者的代表性论著,为古籍所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基。 本书为系列文丛之一,收入刘晓南教授的代表性论文,包含古代汉语音韵学、方言学、汉语史等专题。
本书为 钱泳著作集 之一种,由笔记《登楼杂记》和几种日记合印。 《登楼杂记》为清代著名文人钱泳的一部笔记未刊稿,仅存此部清稿本,文献价值独一无二。此书一记边疆及外国之历史与风土人情,颇多原始记录;二记金石碑帖、书画、器物。钱泳深于碑帖鉴赏,书名为一时所重,又精于摹刻汉碑、法帖,故而此类内容记载颇详;三记异事与异闻;四记作者见闻之人;五记作者的杂记、杂考;六记作者的诗文。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既不失趣味性,又具备文献价值的杂记。另外,此部《登楼杂记》与钱泳另一部有名的作品《记事珠》颇有关系。《记事珠》为钱泳稿本,因其中有关于《浮生六记》作者沈复的记载,有学者认为其中保存了沈复《浮生六记》中已经散佚的《海国记》而享有大名。值得注意的是,《记事珠》中《琉球国记略》与《琉球国演戏》两篇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