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夜航船》,灵魂才有趣!这是一部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识小百科。 囊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 包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的不朽经典,问世300年一直秘本流传,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夜航船》莫属。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语录体文集,与《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并称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书名《菜根谭》取自宋代儒学家汪革语: 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内容采儒、道、佛之精髓,包含了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大道理,将为人处世的哲学与生活艺术融合在一起,文辞优美,兼采雅俗,耐人寻味,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磨炼意志,具有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 《浮生六记》是沈复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摘取了人生中*难忘的时刻缀集而成。它以夫妇二人的生活为主线,记录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漫游经历,其中涉及古代生活艺术、家庭伦理、经济文化、山水游历等多方面的内容,真实而丰富地展示了当时普通人的人生际遇与生活环境,被人们称为晚清 小《红楼梦》 。 《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撰写的格言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的思想高峰,其文本及思想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开展。本书所用《庄子》原文,依郭庆藩《庄子集释》本, 吸收王孝鱼校正本成果。设计解题、释义、绎文三项:解题,用来释篇名、揭大义、明统绪、章源流;释义,用来析章句、通故训、解文法、言章旨;绎文,用来籀古聱、理文势、求雅驯、便今读。前贤旧说择善而从,间下己意。本书以《庄》注《庄》,务求纯粹,力图揭示庄子的思想体系和人生智慧,并阐释其归趣难求而味之无极文章风格。书后附录《 天籁 解 生命的自然本质与庄子的生存焦虑》,深刻阐发庄子的思想开拓。 ......
《牡丹亭 绘本》由青年画家华张一历时三年精心绘制,再现了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笔下超越生死、奇幻浪漫的爱情故事。游园惊梦,久居深闺的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一见倾心,但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与柳生人鬼相恋,几经波折后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无媒自婚,永结同心。全书七十余幅大师级绘画全新演绎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分镜式改编的白话文字保留完整的故事线、立体的人物刻画与经典唱词,使读者快速领略《牡丹亭》故事精髓。这不仅是将戏剧经典《牡丹亭》绘制成画、易于阅读的大师级绘本,也是一件极具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柳树芳(1787 1850),清代诗人。字湄生,晚自号古楂,自称 胜溪居士 ,吴江人,柳亚子的高祖。清嘉庆间诸生。纂修《分湖柳氏家谱》,并着有《分湖诗苑》《分湖 小识》《养馀斋集》《胜溪竹枝词》等。本次整理依据的底本为《苏州博物馆藏近现代名人日记稿本丛刊》影印本。手稿多修改痕迹。为保留原貌,修改痕迹在脚注中进行说明。柳树 芳阅读诗文,多有圈点,亦于脚注中说明。日记所涉及的部分人物,附录小传于脚注中,供读者参考。本书是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 柳树芳日记整理 (项目编号:2141)成果。
本书包括《春在堂诗编》二十三卷、《春在堂词录》三卷、《曲园自述诗》《自述诗补》各一卷,集中体现了俞樾诗词创作的成绩和特点。俞樾诗既近白居易之 温和典雅 ,又似袁枚之 清言霏雪 。《曲园自述诗》《补自述诗》则是其一生重要经历的归纳,每首诗均有翔实自注,有助于读者了解俞樾一生概貌。俞樾词不多作,自认为 不谙韵律,填词非所长 ,《春在堂词录》前两卷主要是初定居吴中前几年的作品,除家常事、精舍教学外,多的就是描写西湖风物;卷三是与文友恩锡的唱和之词。总体上,俞樾诗词不仅有自己的儿女情怀,亦将笔触深入百姓的困苦以及国家的变故,表现出身处晚清时局变化中的一代大儒的心境。
本书包含日记四种,翁曾纯《蘅斋日记》、瀚如氏《瀚如氏日记》、张榕端《海岱日记》和雷国楫《燕游日记》。四种日记均藏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蘅斋日记》共两册,所 记时间不连贯,主要为翁曾纯在江西广信督销局、浙江衢州厘局经办盐务事。《瀚如氏日记》所记时间自光绪三十九年九月二十三日至次年三月初十日,主要为其自北京至天津,经长 江至四川的沿途见闻,以及衙门日常事务。《海岱日记》为张榕端奉命祭告所作,记载出京、登泰山、回京沿途所见。《燕游日记》所记为雷国楫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下旬进京,十二 月自青浦县回松江府,所经地之沿革、山川等。
本书为杭州师范大学编辑和使用了十余年的版本,此次修订,将以文体学为流变主线,注重文体的历史嬗变,打破现有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朝代文学的旧窠,以*程度地还原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文体的完整性。
收录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文28卷、诗50卷、别集2种、外集2种、《家风述略》《家风述略续编》《随村遗集》6卷、闰章先生曾孙施念曾撰《施愚山先生年谱》4卷,同时,增补了陆勇强等人辑佚的诗文近200篇(首),并从闰章先生长孙施琮的手稿本《施愚山先生年谱》等资料中辑得诗文信札近90篇(首)。 《施愚山集(增订版共4册)(精)/安徽古籍丛书》原名《学余堂集》,收文28卷,诗50篇,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曹寅的楝亭刻本。按愚山名闰章,清初宣城人,其人品、官品和文品在清初的政坛和文坛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其诗歌号称 南诗北宋 。其流风余韵对后世影响颇深。本书初版于1992年,此次修订版,增补了诗文作品近200篇(首)。
清乾嘉盛世,诗文呈现出与清初及晚清迥然不同的风貌,既是巨大的文学成果,又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乾嘉诗文名家别集丛刊》(*辑),选择尚未被整理出版过的9位重要作家的集子,先行整理出版。版本务求精选,校点务求精审。同时搜集各家的传记、评论材料,作为附录。 孙原湘是乾嘉诗坛的代表诗人之一,有《天真阁诗集》三十二卷,《天真阁词集》六卷,《天真阁外集》六卷,《天真阁文集》十二卷,《天真阁骈文》四卷,共六十卷。有多种刻本传世,其稿本则残存数卷。但迄今尚未有校点整理本问世。《孙原湘集》的整理编纂,对于清代乾嘉诗坛的研究,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楚玺和楚玺文字是先秦古玺和先秦古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楚玺、楚玺文字是研究先秦楚官职、官制、地理、风俗、伦理、思想和先秦篆刻的重要资料,对先秦楚玺和楚玺文字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出版,是一项重要的出土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文献出版价。本书包括两部分,即楚玺集释、楚玺文字编。楚玺集释所收玺印以传世各家印谱为基础,吸收*近数十年考古发现的各种玺印,约略900余方。玺印分官玺、姓名私玺、成语箴言玺、单字玺等大类,附存疑待考玺。以玺印为单位,凡涉及玺印的文字考释、形制、大小、制度、文化、风俗甚至风等相关内容的,悉数收入,便于读者对整方玺印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此部分计9卷:官玺集释6.5卷,私玺2.5卷,存疑待考玺1卷。本书编辑体例是:每方玺印下,列玺印图片、释文、著录、集释、编按五部分。(
本书共四十卷,为清光绪六年爽溪精舍刊本。卷首为晚清著名学者杨彝珍作序及作者李元度自序。杨彝珍认为他 从曾相国,拥旄笞兵,丕有显功在社稷 ,撰著本书文字 语皆心得,多能发前人所未发 ,几乎能与他的军功媲美。全书收录了论,说,碑,别传、事略、行状,记,墓志铭、墓表、神道碑,序、跋、书后,赠序、寿序,策问、议,书,箴、铭、颂、赞,哀辞、祭文、祝文,杂著等十三种文体共计四百六十九篇文章,体现了作者对古文文体的研究与见解,彰显出作者在晚清社会动荡多变、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社会背景下,强调以文立言、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
《俞樾诗文集》收录俞樾诗文作品《春在堂诗编》《宾萌集》《春在堂杂文》等二十六种,另有诗文辑佚和附录三种。收录在《春在堂全书》中的作品集大部分经过俞樾亲自审定,但是由于前后汇刻多次,书中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则早年刊本晚年重编时,多有芟薙,整理者在校点时做了精心的复核考辨。二是汇刻本中存在一些讹误,虽然此前已有蔡启盛校勘,但仍有未尽之处,整理者做了认真的查核订正。以上两方面共有900多篇出了校记。三则《诗编》《杂文》之外,仍有佚文,俞樾曾亲自辑录补刻,但仍有众多佚诗佚文散在各处,整理者为此做了大量的搜集、补订,辑得诗词170多题,文250多篇。总体来说,该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俞樾的诗文创作情况。
《陶渊明集》为晋陶潜诗文集,十卷,宋刻递修本,二册。明清以降,此本递经名家收藏。较早的收藏者是文征明的长子文彭。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此书被黄丕烈收藏,《百宋一廛书录》著录。黄丕烈之后此书又经汪士钟、汪骏昌之手,书中有清金俊明、孙延题签,汪骏昌跋。1931年,书归周叔弢先生。1952年,周先生将此本与其他珍贵藏书七百余部一起,捐赠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本书是由国家古籍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项目。 本书是我国*本适合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的优秀读物。 本书从元明笔记名作中,精选叙事写人、状物言理、考正辨难等一类思想性、文学性和学术性较强的短文,加以注解,依时代顺序分册编著。选材注重多样性。篇目取舍坚持传承文明、陶冶情操的原则,同时还注意作品思想性与可读性统一。本书*亮点是在 选 和 注 上作了进一步扩展和深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所选笔记题材广泛。凡涉及古代政治、历史、经济、文学、科学、社会生活等领域,具有较高文化价值或较大历史影响的作品,皆在选录之列。 (2)选文取舍标准明确。依李肇《国史补自序》例,凡 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采风俗,助谈笑 则取之; 言报应,叙鬼神,征梦卜,近帷箔 则去之。旨在芟其芜杂,扬其菁华。
《撷芳集》现存乾隆三十八年汪启淑飞鸿堂自刻本。全书80卷,收诗人1853家,诗作6029首,是*部大型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也是清人所辑的第二大清代女性诗歌总集。其*大优点是汇集了大量女诗人的传记材料,于 地志家乘,丛编杂记,一切刻本所载,无不遍采 (沈初《撷芳集序》),并将这些材料逐项隶于各诗人小传之后,少则数百言,多则数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