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八云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日本文化学者,创作、记录了许多日本故事,其中很多故事在日本广为流传。本书精选80篇小泉八云所著日本怪谈故事,其中新增100多年来从未被引进中国6个故事,完整收录被美学大师朱光潜推崇的3篇故事。 本书所选故事大多源自日本佛教、神道教与民间传说,讲述了神佛精怪与人间冷暖,许多动人的故事直透人心。读小泉八云的作品,处处令人觉有肉的贪恋,也处处令人觉有灵的惊醒。 书中精选日本浮世绘大师歌川国芳、月冈芳年的19幅精美插画,并依据怪谈故事发生地制作 日本怪谈地理 。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是先民对天地万物天真、朴素的艺术想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真诚期盼,有蓬勃的生命力。编者精选了近百个中国神话故事,根据流传的原貌提炼加工后编写而成。本书是彩绘版名著,版式活泼灵动,插图精美,能真正地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孩子在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都将受益匪浅。
关于 牛郎织女 传说的产生,中国社科院范宁先生1955年撰文说织女本是天上水神,据唐代星象书为言。本书据《史记?秦本纪》 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 ,大业为秦人之祖的记载及秦人发祥于西汉水上游,而上古名银河为 汉 、 天汉 等事实,证明织女为秦人始祖,秦人将天上银河命名为 汉 、将银河边上最亮之一星命名为 织女星 ,以纪念其始祖。 范宁认为牛女传说在南北朝以后才形成,本书引《淮南子》《风俗通义》佚文等证明形成于先秦之时。新出土云梦秦简也证明了这一点。 台湾有学者的专著认为董永的故事是 牛郎织女 传说的分化,本书论证是是魏晋因为鼓吹 孝 的观念,门阀制度森严, 牛女 传说正与之相抵触,而另外编造一 董永 的故事以冲淡、掩盖牛女传说。 从秦汉之际至于近代,牛女传说六遍、发展中有很多
用探究的笔触打捞渔家心灵史;用细腻的笔致摹状丝路弄潮儿。 两千年来,海南渔民以海为田,以礁为家,浮家泛宅,耕海牧鱼。深深海底长眠着无数沉舟覆锚,沉舟侧畔千帆过;浩浩烟波印证着世代扬帆飞棹,扬帆前头万家兴。他们用生命编织着海洋文明的历史经纬,用血泪续写着海上家国的古今传奇;小小罗盘指航程 , 薄薄渔经拓航线。从而,划定了中国海的文化版图,铸就了祖宗海的血肉长城! 作者以宏阔的布局演绎丝路航海史,以前瞻的目光推助海洋生态观,叙事丝丝入扣,入情入理;写人栩栩如生,如泣如诉。从而,铺陈出椎心泣血的凡人史诗、荡气回肠的中国故事。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不仅关注老船长,也深情地描画了 守望妇 不离不弃、感人泣下的故事。不惟如是,书稿内容与史实正相契合,较好地处理了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之间、国家立场
想读《山海经》,又害怕文言文的“拷打”? 如果《山海经》是一场“沉浸式”的冒险,要靠观察、思考、想象、动手才能完成,你愿意挑战吗? 本书由漫画剧情+沉浸式游戏机制+“山海经”知识点三部分构成。通过阅读本书,孩子们可以获得大量的《山海经》的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提升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行动力、创造力方面得到锻炼。
《阅读有益身心健康》是作家余华关于阅读与写作的随笔集。由作家本人审定篇目。 书稿从余华所著随笔、杂文、演讲稿以及前言、后记中选出,共选文31篇,151千字。全书分为三辑, 辑,关于阅读和写作的一些关键要素,如“看法”、现实、荒诞、生与死、音乐的影响等。第二辑中,作家细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旅程中遇到的伟大作家,如博尔赫斯、契诃夫、卡夫卡、福克纳等,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体会、赞叹作家和作品的伟大之处。第三辑,从音乐和电影,音乐家和导演,谈文学无与伦比的魅力。 本书以精当的选编集中地展现出 余华特色的阅读写作观,对文学创作者和阅读者当有很大的启发。
“子不语怪、力、乱、神。”尽管至圣先师孔子这样教导过,神鬼志异故事却一直绵延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牛郎织女、梁祝、白娘子、西游记、封神榜、聊斋等神话传说代代流传,神仙鬼怪也进入诗歌、戏曲、文人笔记等体裁中成为一类固定的题材。 这些神怪故事到底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文化学者张一南老师给出的回答是:因为中国人将自己的现实人生融入了其中,并寄予了一代代人的人生智慧和隐秘梦想。作者将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与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视角相融汇,对中国古典神怪文学进行了全新而大胆的解读,带领读者读懂中式魔幻现实主义中深藏的心灵世界。
◎《中国神话真好看》是对中国神话的整理与解读,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提出并解释了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二郎神的狗是什么品种?为什么中国的神仙都爱站着飞?为什么孙悟空能召唤土地神出来帮忙?跳不过龙门的鲤鱼去做什么了?你拜的财神很可能是穷神!盘古开天的斧子哪里来的?为什么是八仙过海不是九仙?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不是一对?失眠了,还可以拜拜床神?太极是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哪吒竟是外国人!太白金星原来是个大美女! ◎ 不要怀疑,这*是一本正经的书。本书作者梁兴扬,被称为会讲神话的 郭德纲 。因为职业原因,他对中国神话有系统而入微的研究;也因为职业原因,他能接触到更多的中华文化典籍,慢慢从中发现了很多有关神话的冷知识。有料、有趣,原来我之前看的都是 假神话 。
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渗透在日本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学者将妖怪研究视为理解日本历史和民族性格的方法之一。在日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甚至每一条街道,大到庙宇楼阁、小到锅碗瓢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神明与魔物。这背后藏着的是日本人对于自然、人文和社会的深层思索。 世界上,仅有日本将“妖怪”作为一门大学问来研究,也只有日本,在其美术 ,为妖怪画留出了专门的位置。鸟山石燕、歌川国芳、葛饰北斋、歌川豊国、落合芳几、月冈芳年、佐胁嵩之等等,在这些 妖怪画大师的笔下,一个个传说中的妖怪跃然纸上。 书中每一个“妖怪小传”让我们或顿足、或动容,或深思,与其说其是怪谈,不如说是在描摹人间世相。悠长的人生道理隐藏在故事背后,借着怪诞的名义,纷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