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讲述世界唯一一对围棋 十八段 夫妇 江铸久和芮乃伟,与其棋手生涯中遇到的,师父吴清源、师兄林海峰、师叔曹薰铉、大师藤泽秀行、后辈李昌镐等国内外围棋大师之间以棋会友的故事。 中间间插各路围棋大师的成长故事,无处不闪烁着大师智慧的光芒,无处不蕴含围棋精神。 除了励志、动人的故事,亦收录围棋大师、日本棋院独家珍藏老照片及经典棋局。
《天幕 一个宇宙信息记录员的日记 (第二版)》一书讲述的是,30世纪,人类将建立与宇宙信息的通道,由此诞生了宇宙信息记录员,《天幕 一个宇宙信息记录员的日记 (第二版)》以日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未来世界宇宙信息记录员的特殊经历,进而逐天、逐月地记录了 宇宙智能信息中心 以特殊的形式,向其传达的各种有关宇宙的起源、结构、白洞、黑洞、暗物质、人类智能起源,思维之谜、物维空间特点,暗宇宙 一系列的宇宙中的各种智能奥秘与各种最前沿的宇宙知识信息。
这是一部探寻民间故事独特魅力根源的学术著作。书中系统回顾了西方民间故事形式理论的演进历程,将研究视野拓展至德国、西伯利亚、日本等全球多地的民间故事样本,借助大量详实的实例与深入的理论剖析,细致探究了民间故事的 诗学特征 ,即民间故事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叙事法则、讲述技巧及故事架构等,清晰地呈现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间故事所兼具的共通性与独特性,为跨文化比较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路径与视角。一方面充实了民间故事形式理论的研究体系,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民间故事作为珍贵人类文化遗产的深度认知与理解。
《为你种一棵树》包括7个中篇小说。小说立足于贵州,着眼时代,融入独特的民俗风情,体现独特的地域特色,既具有鲜明民族性或异质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小说取材颇具民族特色,《猴人》写耍猴人,《入戏》写傩戏,《凤凰路》写在少数民族地区修路的艰辛,《水下乐队》反映时代大潮冲击下民族文化的坚守,《换生》《铁匠铺的哑巴》写长征时掉队红军的生存境遇。这些短篇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隐姓埋名以命换命的红军连长程邵武,隐忍多年方展豪情的革命志士刀子,扎根民族地区埋头苦干终于打通悬崖路的兵支书孔如鹏,把猴当人为长歌当哭的耍猴人候三,戴上傩面试图复仇却心怀慈悲的陈文 几乎每一篇小说都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从不同侧面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光芒。
《年画传奇》是一部关于年画的民间故事集。年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间文化创造,其中蕴含着珍贵的人文和艺术精髓,也传颂着许许多多生动的民间传说、民俗故事。《年画传奇》从丰富博大的年画文化中,甄选整理四十余个最具代表性的年画故事,包括 历史传说 神仙奇事 神奇动物 三大类,并收录了表现这些故事的各地精品年画作为故事插图,古朴稚拙,图文并茂,文韵深厚,是适合亲子阅读、少年故事阅读的上佳读物。 多年来,冯骥才先生为保护中国各地民间年画艺术,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收集到了灿若星河的年画作品。本书所选年画正是从这些年画中优选出来的,并由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作为艺术指导。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五版)》系统阐明了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代表作品和研究方法,内容包括民间文学的特性、社会价值,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寓言、童话以及民间歌谣、谚语、谜语、长诗、曲艺、民间小戏等类型,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原则,立体描写方法等,在论述中夹叙夹议,以大量事例和作品说明理论问题,是很好的民间文学入门教材,被多所高校采用,作为中文系民间文学基础课教材畅销多年,列入“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并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教材”。自1981年初版以来,不断增订、修改,1996年获意大利巴勒莫人类学国际中心之“彼得奖”。本次增订出第五版,增加了关于“非遗”保护的新内容,也增补了近年来在各类民间文学体裁和民间文学总论方面的新成果,内容更丰富、全面。
本书是一本精选古波斯经典神话故事汇编而成的文学作品,由我国知名波斯语专家元文琪和于桂丽合作编译。 书稿内容由 上篇 下篇 和 附录 组成, 上篇 中的故事源自约成书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伊朗*古老的诗文总集《阿维斯塔》以及古波斯神话传说和宗教经典中的《亚什特》《万迪达德》《缅怀扎里尔》等。这些精选自波斯古经中的故事,不仅文词清新,风格古雅,大量的原始神话、英雄传说和民间故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下篇 中精选了《王书》(即《列王纪》)中英雄鲁斯塔姆的传奇故事。 附录 中收录了 琐罗亚斯德教经典神话与传说 4篇和 中古波斯文学经典故事 2篇共6篇经典故事。曲折地反映出古波斯人对本民族兴旺发达的希冀和良好祝愿,以及他们对本民族领袖人物英雄行为的歌颂和赞美。
小说集《女人树》是黔东南青年女作家石庆慧近年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合集。这部小说集以贵州黔东南苗侗山区的文化生活为叙述背景,讲述生活于底层的小人物在转型期的时代大环境下,面临着各种诱惑与生活变迁所带来的道德审判与心灵重塑的种种故事。有对命运的挣扎,对内心的坚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性的揭露与反思。作者善于利用民间资源,将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使得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色彩,体现民族团结,展现民族风貌,凝聚民族人心,引导人们向善向美。
该书为《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 第七辑》入选作品,也是翻译出版工程推出以来首次推出儿童文学作品集。《金马驹》选取了三十余篇优秀蒙古语儿童文学作品翻译集结出版,选篇题材丰富新颖,风格多样,收录了蒙古族老中青三代作家创作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世纪以来蒙古语儿童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与丰硕实绩。其中,《跳鼠》一篇讲述了草原上儿童追逐跳鼠玩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趣味;《佛的狮子》描写了一个生病小孩和祖母、石狮子为伴的故事,温馨感人;《一个小男孩儿的日记》从一个孤儿的视角,描写了小男孩对爱的渴望;《小斑棕与我》《一匹马驹的史诗》《金马驹》等篇,用儿童的眼光和角度来描写牛马等动物在草原人民家庭和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倍感真挚,让人印象深刻。
该卷本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散文集《消失的故事》,是以一座朴素的小山村凹村为写作背景,旨在结合实际,书写藏地人们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山乡巨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带来的改变。此本散文集,共收录凹村故事三十个,故事中的人物相互牵扯,又各自独立,丰茂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座村庄的各种面向,当各个面向汇集到一起时,山乡巨变下一座朴素村庄的变化,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感觉到,这是一座不一样的村庄,但同时又让我们觉得这座村庄似乎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近到可以是任何一个人的故乡。《消失的故事》中的 消失 ,并不是表面意义上的消失,而是一种新的生长和重生,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开始,是一种希望和期许。
该卷本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本书是一部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现实题材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云南作家北雁近年创作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集中展示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一系列农村工作者形象,其中既有为了帮助山村抑郁症女学生治疗而一直驻守山区的女硕士选调生,又有为留住山村小学校点而发愤写作的退休老教师,一辈子执守在镇街的文化讲解员,带动山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回乡大学生等。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并长期驻扎在群众最迫切的地方,实施精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把智慧和汗水奉献给群众,真正诠释了新时代的干群鱼水情,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感动并温暖了万千民众的心。《乡村群雕》既是对新时代广大农村工作者建功新时代的热情讴歌,也是对这一段农村嬗变史的最真实记忆。
故事以畲族女孩蓝星月成长经历以及她与青梅竹马雷天明的情感发展为主线,以畲族村寨为背景,以少数民族 畲文化 作为核心展开,在人物的成长、情感,以及故事的起承转合中,融合畲族婚俗、丧俗、非遗彩带、语言、山歌等,蓝星月追逐着雷天明的脚步走出大山,去经历,去磨难,去成长,学成归来,他们却又回到了小小畲寨里,带动了一个贫困畲寨的发展,又以畲寨的发展让畲民们有了观念的转变,在共富路上,精神的丰饶与物质的丰盛同等重要。展现了小小畲寨在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山乡巨变,更是在故事中体现了畲汉一家亲,民族之间守望相助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