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艺术史系列引进自在欧洲享有盛誉的意大利Electa出版社,由多位意大利艺术领域的专家历经数年编撰而成。所有分册均以关键词、城市和艺术家为线索,以 划重点 的方式将纷繁复杂的艺术史一一道来,包含208个艺术主题、426位艺术家、226个艺术中心、近3000件艺术作品。在清晰扼要的解释之外,辅以大量插图,通过图文的有机结合展现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
先锋艺术家小传漫画系列是关于6位现当代艺术家的小传漫画作品集,他们艺术的特点都在于打破艺术和社会的传统,开创了代表自己蕞具革命性和创新性的艺术作品,该系列书以机智、古怪、俏皮的方式讲述了这6位先锋艺术家的故事。
本书以艺术为重点,通过探索人文学科,培养和陶冶人文精神。 考察人文学科与人们所注重的价值、事物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是本书的核心。作者分别讲解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摄影、电影等各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和结构框架,让读者有机会通过深入研究每一种主要的艺术媒介,来理解艺术与人类价值的关系。书中另有感知要领、概念要领、体验和关注四大板块,以增强读者对艺术类型和类型内代表作品的理解。 一系列生动而完整的插图,以及针对关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和价值问题的详细讨论与互动,促进读者对人文知识的领会与掌握。作者对代表性艺术作品触类旁通的批评和分析,帮助读者综合理解艺术的复杂性及其与多种价值的相互作用。开放式的提问启发读者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断向艺术的本质靠近,从而提升自身的艺
本书译自西方艺术史界享有盛名的《加德纳艺术通史》的第15版,著名学者海伦·加德纳的《世界艺术史》自1926年首次出版以来,因广受好评而不断再版,成为读者最多、流传最广的英文艺术史书籍。同时还被美国许多大学选为艺术史专业的教材,又是一本拥有权威性的艺术通史类教科书。自12版在我社推出后,广受好评。但艺术史的研究材料和方法一直在不断更新,15版将从译校和装帧质量上进一步提高和升级,为艺术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奉献更好、更新的资源。
《加德纳艺术通史》经典版译自世界知名艺术史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第15版。本书自海伦 加德纳1926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广受好评,不断再版,堪称读者多、流传广的艺术通史;本书先后被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甚至美国精英高中选为教材。本书遵循加德纳的基本框架,以“全景化”视角展示艺术发展美的历程。全书共38章,近125万字,收录近1700张高清图片;涵盖从史前到现当代艺术,广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摄影及工艺美术等诸多艺术门类。 本书是以西方艺术史为主线的《加德纳艺术通史》的经典版,包括了西方史前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18世纪艺术、19世纪艺术、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等内容。本艺术史关注艺术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注重普及性与趣味性,力求明白易懂,致力为更广大艺术爱好者开
本书是一部描绘历史上服装的鸿篇巨制。书中按时间和地域编排,全景展现19世纪前世界时尚的变迁;通过484张彩色图版及一一对应的详尽专题解说,逐一介绍各时期、各地区服饰的发展历程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逸闻趣事,涉及7000余件精美服装、首饰、家具、日用品、乐器及交通工具、武器装备等,呈现了4000多年人类服饰的演变历史及社会风貌, 重塑了古代社会生活场景。 本书堪称法国出版史上描绘服装史并首次运用彩色平版印刷的服饰类图书,是世界公认的服装领域极为重要的藏品。书中材料大多取自公共收藏品中的原图,全部以 彩饰法 临摹手绘,其内容包罗万象,画作精细入微。这不仅是一座服装历史的珍贵宝库,对博物馆史、应用艺术的发展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信本书会为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和历史学家提供不可多得的研究文献和视觉资料
《非洲艺术史》是非洲研究协会艺术委员会(ACASA)众多专家应教学需要研究的结晶。ACASA会员亲自捐赠实地照片和历史照片,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语境,带领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非洲艺术。诸多学者通力合作完成的这本书,内容横跨整个非洲大陆,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还包括马达加斯加、尼罗河流域和北部非洲,并涵盖了*的研究成果和历史作品。 全书分为5部分,按照非洲艺术的地理和时空顺序,详述整个非洲艺术的历史。每个主要章节都有一篇 非洲文化面面观 论文,为跨越不同文化的一般主题和思想提供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非洲艺术的关键性背景信息。 本书展示了非洲艺术在信仰、民俗、政治和历史的各方影响中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历程,并探讨了来自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宗教艺术传统的创造性影响。从原始时代到现代社会,从北部非洲到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水墨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结合新的社会背景及文化需要进行了开创性实验。这不仅使中国当代水墨逐渐作为一种新的传统而存在,也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事实上,所谓 当代水墨 与 传统水墨 就好像父子关系一样,虽然前者与后者有着传承的关系,但并不是前者本身。可以说,它是传统的当代转换。鲁虹先生结合代表性的作品、重大展览或事件,撰写了《中国当代水墨1978 1999》一书,以文图相配的形式,向广大读者生动地评介中国当代水墨这门新艺术从诞生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 读图时代 ,这也是一种适应各方面人士文化需求的新型出版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有两条发展线索,其一是文字部分,其二是图片部分,它们相互补充,而且全部图片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另外,为了突出本书
《索尼设计,塑造现代》是一本被索粉顶礼膜拜并誉为 刷信仰 的书。索尼,这个来自日本的世界电子巨头,曾经消费电子领域的霸主,便携性数码产品的开创者和先导者。它曾像今天的苹果一样,引领该行业甚至整个工业设计的风向标。本书再现索尼从创立初期至今70年间所创造出的经典产品设计,以及对全球文化产生的影响。书中收录 Walkman、Handycam、PlayStation等经典消费类电子产品并深入探讨索尼在这些产品上所作出的努力。 《索尼设计,塑造现代》是一本倾注心力、追求极致的诚意之作。为了完美呈现这些索尼 黑科技 产品,湛庐文化特邀索尼中国上海设计中心全程参与本书翻译制作、印刷装帧等环节。除了修正英文版的几处错误之外,图像还原也更加接近真实产品,是工业设计师、设计爱好者以及科技爱好者值得珍藏的经典之作! 《索尼设计,塑造
本著从记忆和文化史双重视角入手,考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如何择用荷兰绘画及其背后的思想,进而揭示两者之间的契合与互动。它涉及诸多19世纪重大艺术史家、文学史家、小说家有关 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的批评。 荷兰画派以承平、殷实、财富及宽容的世俗文化为特征,杂糅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参与集体记忆与共同体文化的建设,而 现实主义 思想所蕴含的 人性真实 恰恰体现了荷兰画派中普通公民(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现实主义小说对荷兰画派的文学阐释和文化记忆也体现这一趋势。 本著分上(荷兰画派的流变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渊源)下(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交融)三编,即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回答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如何利用荷兰绘画来表达英民族怀恋与共同体建设的心理诉求,提出小说文
人类创造了神话,而神话成就了人类的艺术。 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浮雕到古埃及的墓葬绘画,从古希腊的彩陶图案到古罗马的庞贝壁画,从中世纪手抄本插图到波斯细密画,从欧洲古典油画到亚洲经典水墨画,从美洲阿兹特克人的器物到非洲原住民的木雕……艺术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神话的影子;神话传唱的故事,都成了艺术的主题。理解神话,也就掌握了打开艺术奥秘的钥匙。 《无神话,不艺术!》是由神话解读艺术秘语的实用读本,也是由艺术进入神话世界的图像指南。作者选取世界神话中的82个关键词,精选世界艺术史中的400余件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释神话的基本内容,并呈现出由神话滋养的想象世界。本书立足比较神话学的学术视角,探讨在 范围内反复出现的符号与图像——从世界起源、人类诞生,到英雄人物、传奇史诗,内容涵盖希腊神
《西方艺术三万年》概述了西方艺术三万年的历史,描述了西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类型特征和发展进程,内容从原始洞窟壁画到数码时代的数字艺术,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多个艺术门类。与市面上的其他艺术史类书籍相比,本书 的特点是将艺术“还原”到人本身,将艺术作品放回历史语境,从人心观念的角度理解艺术风格的成因与演变,因为“艺术不是由人的能力决定的,而是由人心观念支配的”。 本书文字通俗生动,叙述深入浅出,角度独特深刻,能帮助读者 轻松地进入艺术的世界, 深入地理解西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