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图像与风格的研究,艺术史还能扩展哪些新的研究视角?艺术史研究能否超越学科的边界,为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启发?艺术史中的经典作为历史的图像遗存,是否还隐藏了更多的信息?而今天的我们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破解图像密码,了解到这些隐秘的政治与历史信息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倡议编选《画非画:古代绘画中的图像与政治》,汇集了艺术史研究中的一系列经典研究成果。这些文章,既是在艺术史研究领域具有突破性和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也是贯通艺术史、思想史、政治史与社会文化史的积极探索。
本书主题体现了莫奈一生艺术创作的追求 追光。本书包括450幅高清图片和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每一幅图片都展现了莫奈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对光影感觉,通过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来体现莫奈的光影世界。
敦煌壁画绚烂多姿,是分工合作的产物,画师如何作画?僧侣、供养人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敦煌壁画原来是千年前的《秘密花园》般的 填色书 ? 敦煌壁画的画稿和后期被文人追捧的线条优美的 白描 单色画有何关系? 敦煌画稿作为画师记录创作构思的草图,是中国艺术中非常罕见的直接来自生产创作过程的材料。《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是知名东亚艺术史学者胡素馨教授关于敦煌画稿的著作,书中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纸本画稿为中心,全面分析了敦煌画稿及其相关供养人的经济社会网络,是首先系统讨论敦煌画稿与工坊中的绘画实践、供养人关系及洞窟营建之间关系的著作。《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还涉及了唐代画史画论对绘画创作的品评,分析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对即兴自发的推崇及其关联的书法理论、道家思
本书为 经典美学02 。 1651年,法国出版商拉斐尔 杜弗里根据达 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 芬奇笔记》,是目前公开出版、公认的经典版本。 本书为最新修订版,根据艾玛 A 里希特(Irma A. Richter)的英文版翻译而成,同时参考了西班牙语版,以及三联书店版、人民美术版、台湾晨星版等多个版本,并搜集了400多幅达 芬奇精美手稿及画作真迹,完美呈现了《达 芬奇笔记》的原貌。 达 芬奇笔记手稿原迹存世5000多页,记录随意、凌乱,且无排序和编码,整理后的《达 芬奇笔记》将手稿分门别类,涉及绘画、人体、解剖、植物、地理、建筑、雕塑、占星学、哲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宽泛、神秘,思想深刻、超前,是充满天才奇想的智慧谜团,和真知灼见的思想宝库。本书将精美手稿复原配以详细文字阐述,为破解达 芬奇的一线资料。
伟大画家系列全套共24册,精选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24位伟大画家单独成册,人物传记名画赏析二合一,想看懂名画,先了解画家的一生。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他热爱古典艺术,也热爱建筑艺术。拉斐尔一生创作了大量广为流传的圣母像,他笔下的圣母典雅、柔美而又宁静,是神明与人类和解的典范。
你没法区分杰作和垃圾?让波德莱尔来教你吧!你在画作中没见过海鲜?狄德罗会冒着风险带你去瞅一眼!印象派让你感觉到腻歪?左拉会借你一双慧眼!卡特琳 莫里斯凭借超高的艺术积累和天马行空的画风,带领读者穿越一座幽默的艺术馆,在这座艺术馆里,画家和作家之间找到了联结,八卦被充分挖掘,高冷的艺术评论和文学变得前所未有的亲切!
《画 大师 文森特 梵 高》 本系列画帖以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为内容,主要以临摹、赏饰为主,按艺术家分册。每册32张精选大师代表作。深入考虑国内读者需求和审美习惯,规避不良题材和消极内容,每册作品精挑细选。每张作品辅以作者及作品扼要讲解、说明,并附原作规格尺寸,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原作,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作品,从而做到在理解的前提下欣赏,和更有目的地临摹学习。 《画 大师 克劳德 莫奈》 本系列画帖以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为内容,主要以临摹、赏饰为主,按艺术家分册。每册32张精选大师代表作。深入考虑国内读者需求和审美习惯,规避不良题材和消极内容,每册作品精挑细选。每张作品辅以作者及作品扼要讲解、说明,并附原作规格尺寸,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原作,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作品,从而做到
20世纪中国美术以图像的方式传播并发生效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方方面面。《图像的焦虑:中国现代美术的12个观察》从图像史与文化史视角出发,通过对12组图像的细致观察,从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外音、徐悲鸿《会师东京》塑造的国家形象、廖冰兄《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中的国家理想,到黄新波与1930年代的义勇军图像、胡一川对革命工人的视觉建构,勾勒出一幅充满家国情怀的20世纪中国视觉文化图景。
人间天堂 的观念始终萦绕于人类的想象之中。《人间天堂:绘画与来日》中,T. J.克拉克凭借对绘画细节的敏锐洞察和令人敬畏的文化涵养,通过追溯乔托、勃鲁盖尔、普桑、委罗内塞和毕加索的重要作品,探究绘画如何以其自身的语言特性,来展现 人间天堂 在不同时空的流转。 作为新艺术史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克拉克并未放弃对艺术本体的重视,并尝试将图像与文本、当下与过往、现实与理想,彼此融汇于一种散文式书写,灵巧别致,倾向鲜明,所论议题已然远远超越于上帝的国度。可以说,这是一次对 天堂 如何降临 人间 的观照,也是一次对 人间 如何祈望 天堂 的咏叹。
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仅次于伦勃朗的重要画家,凭借带有神秘诗意的画作而声名远扬,他的创作数量不多,却精细异常,相关解读一直是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热点之一。阿拉斯借助各方材料还原了维米尔在代尔夫特的生活与创作环境,通过分析画面逐步揭示出画家隐藏其中的种种设计:安插画中画、调整镜面反射、改造地图、利用光线变化、在人物与观者间制造障碍等,展现维米尔如何用各种熟悉物象建构出有私密感的视觉迷宫。全书含6个章节、3篇附录,53幅彩插;阿拉斯将带领我们进入每一处细节表现,理解画面中的寓言、现实与信仰,由此 回到 17世纪的代尔夫特,看到一个小镇画家宏大的艺术"野心"。
齐白石一生学过的书画篆刻家有沈周、唐寅、徐渭、八大山人、石涛、金农、郑板桥、黄慎、李鱓、高凤翰、罗聘、赵之谦、孟觐乙、周少白、吴昌硕等。这些名家的作品及其艺术风格成为齐白石艺术的重要渊源。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齐白石通过比较、吸收、变法和创造,获得了个人鲜明的艺术风格。 本书从齐白石与清代名家的关系这个新的学术视角入手,深入剖析齐白石书、画、篆刻艺术与清代艺术家及作品的渊源。全书图文并茂,解读各大博物馆藏齐白石书画印上百件,以及齐白石日记、画稿、手札等文献,集学术性、艺术性、可读性、典藏性于一体。
全书二十讲,所述皆为名家杰构,凡绘画、雕塑、建筑、装饰美术诸门,遍尝一脔。既讲述大师们个人的身世片段、艺术风格、学问修养,又结合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之时代背景,将文学、音乐、哲学等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地阐发人类对真、善、美理想的不懈追求。 在傅雷的引领下,我们被带往几个世纪前的翡冷翠、罗马,荷兰、英国、法国 走近乔托、波提切利、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开兹 感受杰出作品里蕴藏的精妙的造型语言、细微的情绪色彩,以及它们带给我们的心灵震动。
超越石涛是张大千一生艺术之矢志。张大千挟其天生异秉,又具有极强的好奇之心,他花了一生全部的时间和心力,与古人对战。在他的前半生,他为了要能入于古人而对战;他的后半生,为了要出于古人而对战。为了要证明他是否入古,他不惜要做一个制作假画的伪作者;在向古人挑战的同时,还要向那些前辈画家和鉴赏家挑战;再而向全世界的专家们挑战。在他后半生挣扎着摆脱古人的同时,还要向当代年轻一辈的先进画家们挑战;又要向西方的画坛挑战。这就是一生向艺术挑战的张大千。 本文围绕张大千的仿古之作展开,如张大千仿隋画、仿宋代李公麟、仿明代唐寅、仿清代石涛等等,将张大千之伪仿之作与真迹相较,一方面来增加对张大千的认识,同时亦使得读者对那些古代画家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保罗 克利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对现代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善用符号表现虚幻与现实,其作品受到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等的影响。克利爱写日记、擅长思考,注重几何形状、色块与线条的结合。他的创作风格多变、颇具匠心。 本书将克利的艺术生涯高度浓缩,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他与艺术相伴的一生:在音乐和绘画间的游走、对色彩技巧的学习与摸索、在包豪斯大学及杜塞尔多夫学院教学的经历等。书中囊括了74幅克利的代表性画作,图文对照的梳理和呈现,帮助读者在清晰的脉络中理解克利艺术风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阅读本书,您能看到克利是如何将绚丽的色彩融入童真的梦境,如何用几何图案传达宗教的观念,如何在平面图形中体现音乐的韵律。
世界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亲笔自传。撼动人心的自我剖白,天才艺术家的救赎之路。 1929年出生于传统日本旧式家庭,10岁开始创作,28岁前往美国独自闯荡,先在纽约立足,然后蜚声国际。本书坦诚叙述了她的成长经历、艺术理念、罗曼史、精神疾病史,豪不避讳地袒露自己的爱恨、偏见、执念、私欲,展现了其充满传奇、强烈而鲜明的一生。 我在母亲的子宫里便已绝望,是艺术救了我!
莱昂 巴蒂斯塔 阿尔伯蒂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人文主义学者,他的《论绘画》总结了透视法并系统讲解其应用方法,是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原典。本版《论绘画:阿尔伯蒂绘画三书》基于对此书数个拉丁语和托斯卡纳语版本的长期研究,以拉丁语终稿为底本,文字更加准确;并配有研究性导论和大量注释,讲解文化背景和专有名词;另附专门绘制的110组插图,将关键知识点视觉化,使普通读者更易理解。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依次介绍了西方从公元前3000年到现代的著名画作。以这些名画为焦点,介绍了这些名画中的故事、这些名画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画家的成长经历。除了名画的剖析,本书在各小节还介绍了画家的其他典型代表作以及各种风格绘画的技法要点。本书内容丰富而有趣,是一本关于西方美术赏析的佳作,语言深入浅出,适合给孩子讲解,对孩子起到美育的作用。
本书收录了将近300 幅梵高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按时间线索,以业余绘画时期、海牙和德伦 特时期、纽南时期、安特卫普时期、巴黎时期、阿尔时期、圣雷米时期和奥维时期这八个不同时 期为时间轴,讲述了梵高一生的艺术时光,再结合历史、生活、情感等几个方面的文字素材还原 了梵高的一生。 本书不仅是梵高作品的美学鉴赏集,解读了每一幅名画背后的情感故事、社会背景,还全程 揭秘了梵高一生的爱恨离合,体味到梵高的抑郁和痛苦,以及对绘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本书文字轻松且温暖,通俗且易懂,适合作为非专业读者的艺术赏析入门类读物和人物传记 类读物。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 双基 、 三维目标 阶段,2016年后正式跨入 核心素养 时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从诞生之时起,就备受瞩目。不仅在于它五位一体、形象地附着于奥运五环、红五星的 外在美 ,而且在于其高度提炼的、丰富而深刻的 内涵美 。美术核心素养,美在何处?*课标组的专家怎么说,教研专家怎么说,博士们怎么 以小见大 地看这个问题,落实到一线教学该如何操作?中小学特级、正高级美术教师怎么做,有无可资借鉴的教学案例?围绕这些热点问题,《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修订版)》应时而生。 本书由*《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组组长、*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负责人尹少淳主编,高中美术课标组专家、大学教授、省级美术教研员、中小学美术名师教师,以及美术教育博士深度参与,从不同视角深入浅出地解读
本书按时间线索、多个角度、立体地解读了文森特 梵高的6个人生阶段,再现了其10年艺术的。书中精选其37封书信,带领读者走进梵高真实的私人世界;从世界著名博物馆中精选了150幅高清画作和50幅手绘草图,展现了梵高的绘画创作艺术。该书图文并茂,生动地呈现了这位天才画家仅37年的生命足迹,见证了19世纪末群星璀璨的欧洲艺术世界。 为了便于读者的研究和学习,该书还配套有100张9色色谱,使读者临摹画作更为方便;让设计师、学者参考梵高的作品更为准确、快捷。
本书为《中国绘画名品》系列之《徐渭绘画名品》。徐渭是明代重要的画家之一,他以水墨表现丰富为个人特色。他的画作既有吴门画派的文人画理,又有浙派的山水墨法,他又将草书笔法入画,形成了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风格,将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与陈淳在绘画史上并称为 青藤白阳 。本册选取徐渭两张代表作《泼墨十二段》《四时花卉图》为主要阐述对象,另外收入了徐渭的其他相关画作。《泼墨十二段》的款识和题跋都列在每段之下,并提取放大钤印,方便读者对照。以这两张代表作为主,其他相关画作为辅,拓展述说徐渭留白构图、以书入画、写意的技法,并对其受浙派影响的泼墨法及受吴门影响的风格进行延展。
有一次,一位妇女在电话里对我说: 埃舍尔先生,我对您的作品完全着了迷,您的版画《蜥蜴》把轮回再生的过程描绘得那么生动。 我答道, 夫人,如果您那样认为,那就那样好了。 这个狡黠机巧的回答出自著名的荷兰版画艺术家毛里茨 科内利斯 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之口。他的作品具有复杂的多义性,那些思维单一、草率仓促的阐释往往离题万里、不着边际。 在*幅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像震惊公众之前很久,埃舍尔就是这第三维的大师了。他的石版画《魔镜》早在1946年便已完成。数学家布鲁诺 恩斯特以此作为本书书名,是在强调,埃舍尔的作品永远都会对它的读者产生神奇的魔力。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恩斯特每周都去拜访埃舍尔,系统地讨论他的全部作品。他们在讨论中所生发出的友谊,使恩斯特能够深入到埃舍尔的生活和他的概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