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上的硬笔书法字帖很好多,但大多是当代书法家的字帖。作为初学者学习,当然无可厚非。但若是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随着书写水平的提高,以及眼界的提升,我们会发现,仅仅学习当代书法家的硬笔字帖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在学习硬笔书法达到一个小目标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说明,我们还应该将目标定得更高一些。其实,中国历代书法经典作品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我们接近可以从中选择一些经典法帖用硬笔来临写。事实上,当代硬笔书法高手也都是学习经典毛笔字帖而成。我们在掌握一些硬笔书写技巧和能力后,接近可以直接取法古代的毛笔字帖。尽管硬笔限于工具,表现力不如毛笔,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汲取营养、掌握方法。然而,我们所见到的毛笔字帖,因为
本系列丛书遴选历代经典碑帖共75本,内容全面、版本优良,特选不反光纸张四色高清印刷,并针对读者临帖需要,采用有别于其它同类图书的开本,适合学书者的欣赏学习。 本系列丛书主要针对高校书法专业学生,也可用于各类书法教育培训机构及书法爱好者自学使用。
《書法正傳》清馮武撰。武號简缘,常熟人,馮班之從子。班以書法名一時,武受其學。年八十一時,館于蘇州繆曰芑家,爲述此書,專論正書之法。首陳繹曾《翰林要訣》一卷,次周伯琦所傳《書法三昧》一卷,次李溥光《永字八法》一卷,以三家論書獨得微旨故也。其語意有未顯者,則武爲補注以明之。次明李淳所進《大字結構八十四法》一卷,次《纂言》三卷,則歴代書家之微論。次書家小傅、名迹源流各一卷,而以班所著《鈍吟書要》一卷終焉。每卷之中,武亦各爲附論,時有精語。蓋武于書學,頗有淵源耳。
本书张继主要对《石门颂》进行简析。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从《石门颂》中的用笔特征及点画与横画,竖画与撇捺,钩画与折笔,结构的静态处理,结构的动态处理,结构的综合处理,意临,章法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讲解,从而全面的了解《石门颂》的结体特征。张继强调了在用笔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即提按微妙,轻重统一;点线圆劲,无有雕饰;用笔纵逸,偶尔夸张;藏露结合,刚柔并济。而在结体方面注意:横式为主,体态舒展;疏密大小,一任自然;造型生动,不失稳妥;多收少放,偶尔恣肆。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大量经典。这些经典,薪火相传,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准和构建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其核心为伦理、道德、因果之教育。我们主编出版这一套静心手抄本系列,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延续传统,同时通过抄经来练字,减压静心,扫除内心的负面情绪,启迪智慧,净化心灵。 本静心手抄本系列,内容全面丰富,排版大方疏阔,行楷大字竖排,设计装帧古典雅致,方便临摹、抄写。
邓石如(一七四三—一八○五),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白氏草堂记》为邓石如六十二岁时所书,是其篆书代表作。该作气势恢宏,跌宕奇特,气息雍容大度,自然而不失雅致。结体俊美严谨,收放自如。用笔恣肆苍涩,圆浑凝重。朴厚沉雄,风神直追秦汉。此屏高约二百厘米,现藏日本。
《元桢墓志铭/碑帖精品集》精选魏碑中的精品《元桢墓志铭》,其图片清晰,书写流畅,风格特色鲜明,具备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修养。该书适合读者临摹与欣赏,是一本实用的书法学习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