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著名书法家卢中南的新小楷力作,卢中南先生的小楷清秀俊美,雅俗共赏,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能带给读者极大的艺术享受。每页小楷均附有释文对照,方便阅读。可供小楷爱好者及国学爱好者欣赏、收藏、临写、馈赠之用。
《卢中南小楷:宋词三百首》为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小楷力作,由卢中南先生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词三百首笺注》(原中华上编版,1979年9月新1版)抄写。 卢中南先生的小楷清秀俊美,雅俗共赏,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能带给读者极大的艺术享受。每页小楷均附有释文对照,方便阅读。 本书可供小楷爱好者及国学爱好者欣赏、收藏、临写、馈赠之用。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初版于1991年,2002年再版,累计印量达数万册,广受读者欢迎。此次修订出版,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今读者的需要。修订本大体上保持原版面貌,除改正原版中的一些文字讹误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查检文献版本,标明选文出处;(二)删去个别完全重复的段落;(三)改换个别例图。 孔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纂辑文献遗产,选评历代文章,以见一家之言,是中国传统著述的重要方式之一,书法研究也不例外。从唐代张彦远纂辑《法书要录》开始,至清康熙年间官方组织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为止,荟萃前贤书论,分类编次,以成著述的,在书学史上层见迭出。有代表性的,如北宋朱长文的《墨池编》 蒐辑甚博 , 间附己说,亦极典雅 ;清代冯武的《书法正传》,专为楷书而作,前人语焉不详之处, 细加补
《中国书法通识课 书法没有秘密(修订版)》由当代知名书法家寇克让撰写,全书共分八章,从 名正而言顺 开始,讲解书法的源流、习字通规、临摹方法、碑帖及流派,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如何融会贯通、如何切磨箴规、如何选择书法器物以及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和他们的书法故事。全书内容全面,涉及书法的方方面面,无论对于刚入门的读者,还是想进一步提高的专业人士,该书都值得一读。
巨来先生惯用薄薄的日本土纸来篆写印稿。从本书收录的印稿来看,大多是利用信笺纸篆写的,信笺上还残留有〔陆军〕的字样,大约是日本陆军所使用的。拒巨来先生说,这种纸叫美浓纸,美浓是地名,在日本中部的岐阜县,现在已经不再生这种土了。 巨来先生在篆写印稿前,称把美浓纸裁成比印面稍大的小纸,然后把印面朝天,蒙上美浓纸,用铅笔在四周一拖,印面的轮廓便显现在纸上。然后用封折、再封折,乃至数次对折的方法来定位。每对折后形成的折光合作用 ,他用小毛笔的笔腹横着轻轻一拖,歙折脊留下一条极细挺的墨线。尤其是书写有许多平行线条的印稿,这实在是十分高明而有效的方法。
毛泽东同志在近代文学史上是一座值得世人仰望的高峰。本书精选了毛泽东同志在世时公开发表的诗词三十九首,几乎都是耳熟能详的名篇,具有很强的普及意义。《毛主席诗词三十九首》是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前身上海书画社于1977年8月刊刻的木版雕刻书,是继木刻雕版《共产党宣言》之后又一本发扬中国特色传统雕版印刷工艺的书籍,既具有时代特点,又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特影印出版该书,具有很高的纪念意义。
这是一本畅销二十年的当代书论经典佳作,自2000年以来,先后由华艺出版社、台湾未来书城出版社(繁体字版)、知识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日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日文版)、台湾典藏出版,常年畅销不衰,已近20多次印刷,创全国书法理论书籍销售量纪录。此次推出的《书法有法》(彩色珍藏版)是著名书法家孙晓云自《书法有法》首版以来20年后的珍藏纪念版。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收藏、馈赠的经典书品。 这本书是关于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性思考性研究著作。作者用一根书法之 法 作为线索,串联了中国书法中诸多璀璨的珍珠,探秘和研究了诸如中国书法笔法的起源、 终止、失传的原因,什么是 八分书 楷则 ,什么是书法中的 势 , 五字 执笔法 该如何诠释,古来若干譬喻(如 屋漏痕 折钗股 意在笔先 等) 究竟何指, 笔法 图解细释,书
本书《北宋拓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放大本》 所选底本为现存《集王圣教序》拓本中最早的北宋拓本,是宋拓明代库装本,为内府收藏,拓工精良,纤毫毕现。本书为16开,将《集王圣教序》进行放大处理,单页八个字,每行四个字,图片单字清晰,能最大程度地展示底本的优势,让读者更好地进行临摹和赏阅。基于读者临摹观赏的需求,本书采用裸脊平装的装帧方式,可以完整的摊开双页,旨在做成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的精美字帖。《集王圣教序》以其拓片易得、字数多、摹刻精良、收罗广泛,成为学王羲之书法极为重要的范本,一直延续至今。本书为市场罕见的放大版,对书法临摹和鉴赏有较大的参考学习价值。
篆刻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是由实用的印章刻制演变而成,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三千多年来,我们的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印迹。本书在浩如烟海的印迹中,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追求,精选出具有特色的印章作品6000余方,把从先秦到清末,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印痕按时间排序、归纳,称之为 唯用篇 。把从明代文彭起,以艺术创作为主要目的的印痕按风格、流派归纳,称之为 唯美篇 一方面可使读者初步领略中国篆刻艺术的风采,另一方面为初学篆刻者在学习中提供实用的参考。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在精彩纷呈的书法类型里,小楷作为汉文字乃至汉文化的视觉呈现载体,也作为日常活动中使用十分频繁的字体,在书法演进长河中佔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写一手精致的小楷成为衡量个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学习书法就要溯本追源,择其艺术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堪称典范的法帖进行比照。《小楷名品集》以历史时间轴贯穿主线,从燦若繁星的历代佳作中,本着公认艺术水准最高、传播范围最广、版本价值最珍、师法者最多的标准,精选了两千年小楷书法史上最上乘之作,囊括了鍾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唐摹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苏轼《赤壁赋》、文徵明《莲社图记》、王宠《游包山集》等书史上的小楷名品,又收录了无名高手的《妙法莲华经》《心经》《灵飞经》等稀见的小楷精品,它们承
《行书大字典》收录3000多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收录上起晋朝下至清末的历代书法家行书书例33000余个。 字头后附列相应的汉语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行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 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部首检字表,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本书收长卷《廉颇蔺相如列传》。此长卷为草书、纸本,纵三十二点五厘米,横一千八百二十二厘米,卷内钤"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内省斋"、"秋壑图书"、"顾禄私印"、"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永瑆之印"、"诒晋斋印"等诸多印鉴。有专家评说,黄庭坚书写的这卷名文,其书法纵横穿插,活泼洒荡,笔势飘逸,转折流畅,是其入古出新的草书代表作。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本书是卢甫圣先生*的书法史著作。不同于其他的同类型作品,本书不做一般意义上的史料铺陈和时间梳理,而是着重从三个维度揭示中国书法的独特价值:一,从语意到语境,即从满足于揭示书法的抽象意义拓展为关注书法发展的语境,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阐发书法发展的规律性问题。二,从视野到视角,即不同于宏观地铺陈、告诉读者能够看到那些人和作品,更注重于揭示观察这些对象的视角与立场,具体的语境和视角将会带来对对象乃至整个书法史不同的解读。三,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通过基于具体语境,带有特定方法与视角的观察,可以捕捉在客观的历史资料背后,不同时期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问题和个人禀赋,所作出的流动、变化的、既体现规律又充满个性的精神性解读。全书分八个章节,十余万字,精选配图三百余张,涉及作品兼顾代表性与偶
篆隶笔意 是指在今体书 真、行、草书的体势与用笔中兼有篆书或隶书或篆、隶书相杂的某些形式与技巧因素,从而使今体书法中含有某种篆隶书意趣。本论题的研究,既将 篆隶笔意 作为一种书法观念提出,首先对其作出必要的概念涵义界定,树立一个通用全文的概念运用标准。进而对 篆隶笔意 书法观念的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源索流的论 证,确定这一书法观念的历史的存在,指出其崇古尚朴的审美观实质。进而对 篆隶笔意 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书风潮流中的作用与表现及其实践成果加以考察,论证其重大的书 史意义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