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3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邓石如白氏草堂记(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   ( 4657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9-05-01/ 中华书局
    • 邓石如(一七四三 一八○五),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 《白氏草堂记》为邓石如六十二岁时所书,是其篆书代表作。该作气势恢宏,跌宕奇特,气息雍容大度,自然而不失雅致。结体俊美严谨,收放自如。用笔恣肆苍涩,圆浑凝重。朴厚沉雄,风神直追秦汉。此屏高约二百厘米,现藏日本。

    • ¥24.5 ¥34 折扣:7.2折
    • 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华碑帖精粹)
    •   ( 3018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8-10-01/ 中华书局
    • 贞观二十二年(648),玄奘上表求太宗为新译佛经赐序。唐太宗亲为撰序,序文即《大唐三藏圣教序》。又命太子李治作《述三藏圣记》一篇。玄奘收到《序》和《记》后,分别给太宗和太子写了谢表和谢启,皇帝与太子又各作了答谢启。同年,弘福寺僧怀仁开始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字,耗时二十馀年,至咸亨三年(672),集字完成,由京城法侣集资刻碑,立于慈恩寺中。碑文除了《序》、《记》及两篇答谢启,还附有玄奘所译《心经》,共五部分。此帖虽为集字而成,但灵动多姿,注重点画的衔接和气势,起落转侧,充分表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精美典雅,历来为书家所推崇。

    • ¥15.8 ¥22 折扣:7.2折
    • 峄山碑(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   ( 6968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8-04-01/ 中华书局
    • 《峄山碑》,又称《峄山刻石》,前段秦始皇刻辞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前二一九年)登峄山(今山东邹县)时所刻,后段秦二世诏书则是秦二世元年(前二〇九年)所刻。原石后被焚毁。五代时南唐徐铉有《峄山刻石》摹本,北宋淳化四年(九九三),郑文宝根据徐铉摹本重新刻石立于长安国子学,称 长安本 。郑文宝摹刻的峄山碑现存于西安碑林。 《峄山碑》一般认为是丞相李斯所书。李斯(约前二八四 前二〇八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辅佐秦王统一六国,任丞相,明法度,定律令,推行 书同文 政策,为中国文字后来的发展确立了标准与规范。李斯的小篆也成为后世书法所遵循的经典范式。 今传摹刻本《峄山碑》,用笔藏头护尾、笔笔中锋,线条挺拔圆劲、匀称玉润,是小篆中 玉箸篆 的典范,历来受到学篆者的推崇。

    • ¥19.8 ¥25 折扣:7.9折
    • 王羲之兰亭序二种(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   ( 6625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著 /2018-05-01/ 中华书局
    •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山阴兰亭为 祓禊 盛会。诸人饮酒赋诗,王羲之为写诗序,即《兰亭序》。据传《兰亭序》真迹于唐太宗死后昭陵,传世仅有临摹诸本。本书所刊,一为 神龙本 ,一为 定武兰亭 本。 神龙本 ,纸本墨迹,在传世摹本中为精绝,能体现王羲之侧媚多姿,神清骨秀的艺术风格。原帖纵二四五厘米,横九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定武兰亭 本,拓本。因原石发现于定州(今河北正定,宋时属定)而得名。宋代以来多推重定武本。本书所刊为元代柯九思旧藏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15.8 ¥20 折扣:7.9折
    •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新版
    •   ( 10665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著 /2018-05-01/ 中华书局
    •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后,携佛经657部回到长安。三年后,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所译经文撰写序文,即《大唐三藏圣教序》。时为太子的李治受命作《述三藏圣记》一篇。玄奘收到《序》、《记》后,分别给李世民、李治写了谢表和谢启,李世民、李治又各作了答谢启。这四篇文字,与玄奘所译《心经》,构成《集王羲之圣教序》的完整内容。 《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立于长安大慈恩寺,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胜于自运 , 逸少真迹,咸萃其中 。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此碑是后人学习行书和王字的佳范本之一。本书所刊为宋拓本,现藏于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

    • ¥27.4 ¥38 折扣:7.2折
    • 曹全碑(中华碑帖精粹)
    •   ( 3257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著 /2018-10-01/ 中华书局
    • 《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一八五)十月立于阳县(今陕西省合阳县)。明万历初年发掘于阳县旧城,今存于陕西西安碑林。《曹全碑》内容为颂扬时任郃阳县令曹全之功德,由县吏王敞等人集资镌立。《曹全碑》是汉隶代表作之一,以用笔秀丽多姿、结体飘逸端稳、布局舒朗匀净而著称于世。杨守敬《平碑记》载: 分书之有《曹全》,犹真行之有赵、董。 清人孙承泽称赞其 字法遒秀,逸致翩翩 ,为 汉书中的至宝 。

    • ¥15.8 ¥22 折扣:7.2折
    • 赵孟頫临圣教序(中华碑帖精粹)
    •   ( 5332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9-05-01/ 中华书局
    • 书法史上,赵孟頫以 右军法嫡 见称。清代陈奕禧说: 赵子昂书乃古今一大关键也。子昂能集晋唐以来众家之长以为长,若留心书道,从此入手,稍觉易也。 启功先生也说: 赵孟頫书,承前启后,其开元明以来风尚处,人所易知易见;其承前人规范,而能赋予生气处,则人所未多察觉也。 二人皆强调赵孟頫在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陈奕禧以为从赵孟頫入手学习书法,稍觉容易;启功先生则认为赵孟頫学习古人而能学活,是其独到之处。 今所见赵孟頫临《集字圣教序》有三种,均为印本。本书所刊为张逸希藏本,是否为真迹尚有争议,学书者若能从中一探 用笔 (赵孟頫言 用笔千古不易 )之消息,则有莫大意义。

    • ¥17.4 ¥22 折扣:7.9折
    •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   ( 6444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8-03-08/ 中华书局
    • 赵孟頫(1254 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集贤直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元代书画大家。真、行、草、隶、篆无不精绝,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代虞集认为: 赵松雪书,笔既流利,学亦渊深,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 《前后赤壁赋》,亦称《赤壁二赋帖》,纸本册页,行书,计有二十一页,每页纵二七 二厘米,横一一一厘米,每页四行,每行字数不一,合计九三五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赵孟頫于元大德五年(1301)应友人明远之请所书。该帖笔法精巧娴熟,结构圆润秀美,从容自如,意态闲适,尽得魏晋遗韵,是赵孟頫行书作品中的得意之作。

    • ¥15.8 ¥22 折扣:7.2折
    • 邓石如篆书心经(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新版
    •   ( 6472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7-12-01/ 中华书局
    •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 扬州大明寺,唐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此传经授戒,该寺因以名闻天下。大明寺东侧晴空阁北院东廊壁嵌邓石如篆书《心经》碑刻,乃国内篆书之宝。此碑书刻精湛,章法雄浑茂密。此碑邓石如躬亲监刻,可谓其*杰作。

    • ¥23.1 ¥32 折扣:7.2折
    • 启功行书千字文
    •   ( 91 条评论 )
    • 启功 /2024-11-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启功先生是众所周知的国学大师和书法大家,他的书法清秀隽永、潇洒挺拔,给人已坚毅和卓绝的印象。他的书法风格被人们称为 启体 ,可见启功先生在书法的创作中能够吸收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继承并创新,法古又纳新,为书法的传播和发扬作出贡献。《启功行书千字文》是启功先生写给学生陈启智的用于临习的示范作品,写于上世纪70年代。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以草、行、楷见长,这部行书千字文在点画用笔、结体取势上十分活泼,体现了启功先生书法自然舒展、多变流畅的特点,给人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态感,让人看了感到十分舒服,是一种美的享受。

    • ¥25.2 ¥32 折扣:7.9折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华碑帖精粹)
    •   ( 1546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8-10-01/ 中华书局
    • 唐贞观五年(六三一),唐太宗复建隋文帝的仁寿宫,更名为九成宫。第二年,太宗避暑于此,率臣属行至西城北面,发现泥土有些湿润,于是以杖疏导,随即有清泉涌出。九成宫中本没有水源,太宗将泉水的发现视为祥瑞之兆,命魏徵撰文,欧阳询书丹,立碑记述。这便是唐代名碑《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书写《九成宫醴泉铭》时已是七十六岁高龄。欧阳询融合了二王和北碑,自创一体, 骨气劲峭,法度严整 ,世称 欧体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体楷书的代表作,历来被视为 楷书之极则 。本书所刊为明驸马李祺旧藏本。

    • ¥20.9 ¥29 折扣:7.2折
    • 孙过庭书谱(中华碑帖精粹)
    •   ( 3887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9-06-01/ 中华书局
    • 《书谱》,纸本,草书,书于唐垂拱三年(687)。共三百五十一行,三千五百馀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书谱》确切的名称应为《书谱序》。从篇末 今撰为六篇,分为两卷 的表述可知,这只是一篇序言,正文还没有来得及展开。然而这样一篇序言却在艺术主张、学书步骤、书体功用、基本技法、创作学习、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皆提出了独到见解。《书谱》历来被论者誉为 词翰双绝 ,是书法史上绕不开的书学论著和草书杰作。

    • ¥24.5 ¥34 折扣:7.2折
    • 启功楷书千字文
    •   ( 51 条评论 )
    • 启功 /2024-11-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启功先生是众所周知的国学大师和书法大家,他的书法清秀隽永、潇洒挺拔,给人已坚毅和卓绝的印象。他的书法被人们称为 启体 ,可见启功先生在书法的创作中能够吸收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继承并创新,法古又纳新,是书法界受人敬仰的艺术大师。《启功楷书千字文》完稿于1970年冬,现为启功先生的学生高智星收藏。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以草、行、楷见长,这部楷书千字文结体精研,功力深厚,既有智永书法的沉静深稳又有柳体书法的道健筋骨,通篇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是学习楷书的精品之作。

    • ¥25.2 ¥32 折扣:7.9折
    • 赵孟頫三门记(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新版
    •   ( 2265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9-05-01/ 中华书局
    • 赵孟頫(1254 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集贤直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元代书画大家。真、行、草、隶、篆无不精绝,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代虞集认为: 赵松雪书,笔既流利,学亦渊深,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 《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纸本,墨迹,原卷纵三十五点八厘米,横二百八十三点八厘米,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卷由元牟巘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此书为典型的 赵体 。用笔苍劲沉稳,线条厚实滋润,结体楷行相糅,章法布局经纬分明,静穆雅洁。明人李日华评: 此书有太和之朗而无其佻,有季海之重而无其钝,不用平原面目而含其精神,天下赵碑*也。

    • ¥15.8 ¥22 折扣:7.2折
    •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华碑帖精粹)
    •   ( 2935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8-10-01/ 中华书局
    • 智永,山阴(浙江绍兴)人,俗姓王,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世孙,他的书法也恪守家法,是 二王 书法的重要传续者。智永是书法苦行僧,一生运笔不辍。传言他在永欣寺阁楼研习书法三十年,退笔成冢。前人对于智永的书法评价很多,大多认为智永磨砚成臼,能下苦功,精熟过人,惜无奇态。而苏轼认为智永的书法像陶渊明的诗歌,因为精能之至,反而达到了 疏淡 的境界,疏淡之中自有奇趣。智永书法流传至今的绝少,流传到日本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启功先生认为是智永真迹,也有人疑为唐人临本。《真草千字文》墨迹本,笔意精熟,气骨清健,飘逸之中古意犹存,形神间传达出右军风采。

    • ¥20.9 ¥29 折扣:7.2折
    • 颜真卿多宝塔碑(中华碑帖精粹)
    •   ( 3465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8-10-01/ 中华书局
    • 书法史上,继王羲之后,唐代颜真卿是另一位影响巨大的书家。他擅长正书、草书,笔力遒婉。《多宝塔碑》书于唐天宝十一年(752),颜真卿时年四十四岁,是颜真卿早期楷书范本。《多宝塔碑》碑文记述了楚金禅师修建千福寺多宝塔的前后经过,以及其间出现的种种灵应和神奇迹象。该碑共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全篇共二千二百馀字,可谓鸿篇巨制。后人对于《多宝塔碑》褒贬不一,贬者以为 窘束 ,褒者以为 浑劲 姿媚 。无论如何,《多宝塔碑》是后人入门颜体楷书的阶梯,因其笔法相比于后来的作品,尽显 点画出入之迹 ,较为容易学习掌握。

    • ¥18.7 ¥26 折扣:7.2折
    • 赵孟頫三门记 妙严寺记(中华碑帖精粹)
    •   ( 1340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9-05-01/ 中华书局
    • 在书法史上,赵孟頫以兼擅众体著称。中年以后的赵孟頫,在 二王 风范基础上,广泛取法,变换出一种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楷体 赵体。临习赵体楷书,当以《三门记》《妙严寺记》《胆巴碑》为范本。《胆巴碑》是赵孟頫六十岁以后人书俱老的代表作,《三门记》与《妙严寺记》则向学者展现了赵体楷书的取法和演变,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纸本墨迹,原卷纵三十五点八厘米,横二百三十八点八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卷书于元大德七年,楷中寓行, 去李邕之劲利欹侧而变为浑厚方正,端庄典雅,气势雄伟而不失灵便 。明人张丑论为赵碑D一。 《妙严寺记》,全称《湖州妙严寺记》,纸本墨迹,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书于元至大二年。此卷吸收了李邕行楷沉雄刚健的特点,使之遒劲挺拔,也吸收了

    • ¥15.8 ¥22 折扣:7.2折
    • 赵孟頫吴兴赋 闲居赋(中华碑帖精粹)
    •   ( 1159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9-05-01/ 中华书局
    • 《吴兴赋》,绢本墨迹,册装长卷,纵二十五点八厘米,横二百八十二点九五厘米。正文九十一行,凡九百三十五字。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此卷书于元大德六年(一三〇二),赵孟时年四十九岁。《吴兴赋》为赵氏二十馀岁时旧作,赞美故乡吴兴(今浙江湖州)山川人文之盛。此卷正行相间,参以草书,点画雅致,体势舒展,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闲居赋》,纸本长卷,行书,纵三十八厘米,横二百四十八点三厘米,凡五十六行,共六百二十七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据卷后曹溶题跋可知此卷为赵孟晚年力作。此卷运笔出规入矩,姿媚优雅,温润婉丽,有一种意态不尽的趣韵,与潘岳《闲居赋》所描述的闲居生活交相融合,可谓以书法抒写性情的典范之作。

    • ¥15.8 ¥22 折扣:7.2折
    • 王羲之传本墨迹(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   ( 1441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9-05-01/ 中华书局
    • 书圣王羲之真迹早已不存。流传至今的是王羲之真迹的古勾摹本和临写本。古勾摹本是依照原本墨迹双勾填墨,或双勾加写而成,形神兼备,可谓 下真迹一等 ,是后人学*书的法门和捷径。本书收录王羲之传本墨迹二十五件。《远宦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快雪时晴帖》《长风帖》《七月帖》《都下帖》《大道帖》,以上九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雨后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丧乱》《二谢》《得示》三帖,现藏日本东京宫内厅。《频有哀祸》《孔侍中》《忧悬》三帖,现藏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妹至帖》由日本私人收藏。《初月帖》《姨母帖》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寒切帖》《干呕帖》,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上虞帖》现藏上海博物馆。《行穰帖》今存美国。《平安帖》现藏私人手中。《游目帖》据传已毁于战火。

    • ¥28.1 ¥39 折扣:7.2折
    •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   ( 6429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8-03-08/ 中华书局
    •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集贤直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元代书画大家。真、行、草、隶、篆无不精绝。 赵孟頫小楷书老子《道德经》全篇,纸本,纵24.5厘米,横618.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该卷书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赵孟頫时年六十三岁。该作字体工整秀丽,笔画精到,稳健中见姿媚,独具风格,是赵氏晚年小楷代表作。

    • ¥28.1 ¥39 折扣:7.2折
    • 赵孟頫小楷汲黯传 洛神赋(中华碑帖精粹)
    •   ( 721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著 /2021-05-01/ 中华书局
    • 《汲黯传》见于《史记》是司马迁为 汉廷直臣 汲黯所撰。全文不多述政绩,而是围绕传主秉正嫉恶、直言敢谏的品格,表现汲黯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作者深切的爱憎之情。赵孟頫小楷书《汲黯传》,为宋淡黄藏经纸本,册页装,共十开,每开高十七点六厘米,长十七点四厘米,有乌丝界栏,凡一百一十九行,共一千九百四十六字,第六开中十二行一百六十七字为文徵明补书。现藏日本东京细川家永青文库。 小楷《汲黯传》与赵孟頫其他小楷作口叩如《道德经》相较,用笔遒劲,敦厚雅致,轻重得宜,从容不迫,峻秀而不失温和,法度严谨,润健挺秀。且字之揖让、顾盼处理得当,寓流丽于苍劲之中。无怪清代笪重光在其后跋曰: 松雪此册,字形大小,无不峭拔,云唐人遗风,其源乃出山阴耳。 文徵明亦称其 楷法精绝 。 小楷《洛神赋》,纸本册页,每

    • ¥17.3 ¥24 折扣:7.2折
    • 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中华碑帖精粹)
    •   ( 453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著 /2021-05-01/ 中华书局
    • 赵之谦(一八二九-一八八四),初字益甫,后改字捞叔,自幼喜读书,好金石,广交金石学者,著有《六朝别字记》《补寰宇访碑录》等。赵氏早年楷、行学颜真卿,篆、隶出自邓石如,后服膺包世臣 钩捺抵送,万毫齐力 之法,将从北碑中所得笔法加以提炼发挥,贯穿于其他书体。凭借对书法艺术的准确理解和掌控,赵之谦成为碑派书家的典范。 《许氏说文叙》册,纸本,篆书,共八开,每开高三十二点四厘米,宽五十七点五厘米,每开十行,行四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册内容节录许慎《说文解字》。后有题识: 方壶属书此册,故露笔痕以见起讫转折之用。 方壶 或为弟子,或为藏家。从题识中推测,此册应为赵氏所作之习书范本,结字严谨,篆法精丽,将北碑的直入平出、折锋等笔法熔铸其中,在起收之处不用藏锋,使后学者易见其用笔踪

    • ¥18 ¥25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