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小楷精选》是湖北美术出版社历时两载精心策划的书法类图书。它以历史时间轴贯穿主线,从璨如星瀚的历代佳作中,本着公认艺术水准最高、 传播范围最广、版本价值最珍、师法者最众的标准,精选中国小楷书法史的上乘之作。囊括了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欧阳询《心经》、褚遂良《千字文》、苏轼《赤壁赋》、赵孟頫《汲黯传》、文徵明《千字文》 王宠《竹林七贤》等书史上著名的小楷名作,又收录了无名高手《敦煌写经》、《心经》等稀见的小楷精品,它们各具小楷书法的代表性,研究、临习、欣赏、收藏、馈赠皆宜!
一九七三年五月,在天津武清兵高村出土一通汉碑。此碑便是著名的《鲜于璜碑》,又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其碑呈圭形,高二百四十二厘米,宽八十三厘米。碑阳、碑阴两面刻字,碑阳十六行、行三十五字,碑阴十五行,行二十五字。通碑字迹清晰,是建国立以来发现的较完整汉碑,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有方家评说: 此碑字体结构谨严、浑朴苍劲,含蓄沉着。 可以说,它的出土,又为当今书坛提供了一件新的难得的汉隶范本。近年来,此碑虽曾出版过几种版本,但未见其放大印本。为此,编者谨将此碑放大推出,供广大读者欣赏、临习。
内含:《控笔训练》《高效练习49法》《符号化练字》《连笔符号口诀》《一行美文》《你的名字2册》 行书控笔训练:以线条连写为主,相比楷书的线条,不只是单一的简单线条练习,而是更强调连写,旨在练习书写的连贯性。另我们的控笔线条和符号相联系,内容安排合理,过渡自然。 高效练习49法:运用49个口诀,快速调整字体结构,直观易懂,高效写出漂亮字。 符号化练字:书写提示 技法图示 练习,让复杂连笔变简单,画符号就能练行书! 连笔符号口诀:24个连笔部首简化行书,高效易学,写好更写快 另有练字打卡功能,有诗词美文,百家姓和常用姓名实战练字。另配视频教学,高效练字。
在湖南祁阳县,有一条浯溪,汇入湘江唐代大历六年,溪边一处悬崖镌刻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的大字摩崖 《大唐中兴颂》。其字自左而右,计二十一行,满行二十,字径四寸余,为颜真卿六十三岁书写的精品佳作。这一高宽均逾四米的摩崖因元结的古雅雄文和颜真卿的大字杰作,及其不错的地理位置,亦被后人誉为 三绝碑 。宋代书法名家黄庭坚诗云: 大字无过《瘞鹤铭》,晚有名崖《中兴颂》。 此颂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中华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永寿宫藏有一册宋拓《中兴颂》。此本为八十三对幅,每幅两字,幅高二十九点四厘米,横十五点六厘米。一九四三年,故宫博物院曾珂罗版印行此册,现已鲜见。编者谨将此册重新拼接推出,其字迹接近原大,供读者欣赏、临习。
《卢中南小楷入门》是以书法名家卢中南的小楷为范字的系列教程,专为零基础的初学者打造,满足读者学习小楷的 一站式 练字需求。该套装以小楷技法为主要内容,内容涵盖练字的多个阶段,从控笔训练开始,到专业的偏旁结构技法,再到常用字与日常书写的练习,并且为技法教程搭配了科学的练字计划,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本册的内容是以控笔训练和笔画为主,特别设计了与图案与小楷笔画结合的图画控笔训练,体现书画同源,让读者在轻松画画中掌握小楷的笔法特点。书中还搭配的讲解视频,也更加方便读者自学自纠。本书字体为卢中南小楷,练习方式是描红与临写。
智永,山阴永欣寺僧,名法极,人称 永禅师 ,陈、隋间著名书家,东晋王羲之七世孙。他初从萧子云学书,后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曾书写 真草千字文 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其传世 真草千字文 有墨迹本与刻本两种,刻本虽然 颇极精工,无复遗恨 ,但与墨迹本相比,锋芒等特点上要含混许多。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真书有王義之《乐毅论》《黄庭经》的意味,笔意精熟、气骨清健、圆劲古雅、柔中带刚,结构疏密有致、虚实相生,严整中有活泼之态;草书则字字独立,丰美匀适,没有太大的收放、起伏,也没有明显的墨色变化,显得平静、安稳,结构也相对平正,疏密没有太大的夸张,用笔精熟、委婉,字的内部线条流动感强,用笔以曲、圆为主调,有章草笔意。此帖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继承并总结了 二王 真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
赵孟頫(1254 一 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精宫道人、鸥波,謚文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书画大家,书法各体皆工, 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鲜于枢)。《临黄庭经》,小楷纸本,为集赵孟頫盛年与晚年小楷于一卷的代表佳作。曾经元代柯九思,明代华夏、项元汴,清代刘金省、刘恕、许应鑅、张允中等递藏,后有元邓文原、贡奎、龚璛,明项元汴,清沈德潜等题跋,并钤 148 方历代名家鉴藏印。为更方便读者学习与品鉴,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借助现代技术,分原大、放大两册出版该作品。原大册为《临黄庭经》高精扫描影印并全文释读,另收录黄惇教授对此卷的研究成果;放大册以超高清微距拍摄,全文 16 倍放大,部分代表单字一百倍放大,力求纤毫毕现。原大与放大分两册装订,互为对照,不仅便于整体认识
《颜真卿书法字帖大全》是一本颜体书帖合集。主要收集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重要的行、楷书名帖,为大家集中展示了颜体书法的大面貌,便于喜欢颜体的书家对颜体书法的临摹与研究。读者可以从时间发展,看到颜真卿书体的学与变,直观感受颜真卿书法的形成、发展以及艺术魅力。本书将颜真卿的字帖分为楷书与行书两个大部分,分别理出了颜真卿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碑帖,并对每一个碑帖都进行了简单扼要的介绍,让读者能够明了其创作背景与基本特点,方便大家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本书非常适合学习与研究颜真卿书法的广大读者作为学习研究资料使用。
《行楷控笔训练 基础线条》结合行楷笔画,线条的设置更有系统性、针对性,全书练习体系为:直线控笔 曲线控笔 折线控笔 组合控笔 提按控笔 趣味图形控笔。《行楷控笔训练 连写线条》全书练习体系为:摆腕控笔 伸缩控笔 折线控笔 曲线控笔 组合控笔 提按控笔 结构控笔。《行楷控笔训练 笔画偏旁》包含34个笔画及连写符号、60个行楷偏旁,全书练习体系为:行楷笔画 行楷连写符号 行楷偏旁。让行楷初学者从控笔线条入手,进而提升难度、逐步进阶,帮助初学者解决运笔手抖、笔画书写不到位的问题,提升练字效果。练习方式以描红为主,适当辅以技法讲解。适用人群主要包括想要练习行楷但不知从何下手的初中以上学生、成人。 《行楷一本通》分为《标准教程》、《诗词美文》、《常用字范》、《特制临摹本》、《30天练字计划本》五个分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本系列书从欧体楷书的笔法笔画、偏旁部首、字体结构及作品章法这4个方面向读者展开了具体详尽的讲解,将原碑原贴高清还原,与作者教学的示范字体做比较,分别提炼出笔法笔画、偏旁部首、字体结构及作品章法这4个部分的书写要点和难点,而且每部分都独立成册讲解更细致,可供不同的读者选择,并配置了与文字同步的二维码示范视频,使之成为一种立体化的书法教学载体。
孙宝文编*的《张猛龙碑(选字本)》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名碑帖 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张猛龙碑》,北魏正光三年刻立,现在山东曲阜孔庙。碑额为楷书大字 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 。碑阳楷书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二行。此碑结体严谨,笔画斩钉截铁,字法险峻。本书节选《张猛龙碑》,选取曾经孙退谷、伊秉绶等人收藏过的拓本为底本,并从朱翼安藏本、王瓘藏本、崇烈称为 天下**精本 、狄平子批注本等四种拓本中,逐一选字,择优补入,为区别于其他版本,编者谨将本书称之为 选字本 。
本书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之一,收录清代孙星衍藏明拓本《衡方碑》,并参校整拓,供读者鉴赏、临习。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刻立,原在山东汶上县,清雍正年间因水患陷落,后邑人重建,现存于泰安岱庙。碑高二百七十五厘米,碑宽一百零八厘米,碑阳二十三行,行三十六字,碑额隶书 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 十个大字。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行书因其灵活多变、法无定法,自汉代产生后,便很快超越其他书体为更多人所使用,历代大书法家无不以行书见长。为此, 中国书法之美 系列第四卷 行书卷,从历代大书法家的行书代表作中精选出10件神品,如 天下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开创尚意书风典范的苏轼《寒食帖》,等等,并邀请10位书法专家从技法、心法与精神三个层面,一对一解读王羲之的自然天成,颜真卿的天真率性,苏轼的写意理性,米芾的洒脱自如,黄庭坚的劲秀妍媚,赵孟頫的六体兼能,文徵明的儒雅端庄,董其昌的稳健精致,王铎的浓墨淋漓,傅山的跌宕多姿,尽现行书的点画之美与意韵之美,帮助读者读懂藏于字间的兼容并包与动静相生的中国美学精神,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中,于一笔一画间,通法、知美、悟道,进
圆体书法自18世纪被英国的书法大师发展以来,一直因其流畅和优美而广受推崇,是社交书信、请柬和其他优雅交流中*受欢迎的书写风格。本书作者,一位享有盛名的书法教师,将提供全面而又循序渐进的指导。在对圆体字短暂而又迷人的历史作一番介绍后,作者即开始深入地讲解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的书写。每个字母都拆成各个笔画进行演示,讲解清晰透彻。读者还将读到关于彩色书写、正确用纸以及学习如何修版、改正与剪裁的详细介绍。此外,作者还展示如何用圆体字来写简单的段落和简短的语录或诗歌,解释信封、名片和请柬等商业用途的圆体字书写。
唐代玄奘取经归来,便开始翻译经文。唐太宗亲为作序,太子李治为其作记。后来,长安弘福寺僧人怀仁从唐太宗内府所藏王羲之行书遗墨中集字,将太宗序、太子记以及太宗答、太子笺答、玄奘所译《心经》等五种集出。唐高宗咸亨三年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刻,将其共刻一石而立,史称《圣教序》。此碑将唐太宗、玄奘、王羲之这三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故又名 三绝碑 。此碑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终能各尽其势,充分完好地展示了王羲之书法独特的超然之美,是艺术上的一次再创造。这件珍迹风格一致、结构匀称,犹如王羲之一气呵成、亲手所书,尤其是将王羲之的书法浑然天成地荟萃在一起,更显弥足珍贵。此碑也因此成为中国历代书法爱好者*重要的教科书之一,被誉为 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