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通过这套书,不仅能够从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墨迹中有更深的书法认识,在古代书法中汲取营养,更能够深入体会古代名家书法的间架结构、用笔神韵,使硬笔、毛笔相互促进、相互借鉴,把古代碑帖变成硬笔学习的源泉。
《中国书法简史》是新中国成立后一部用现代汉语写成的书法史著作。1983年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后增加历代书论研究,成为《中国书法史》,再版3次,印刷11次。《中国书法史》被日本书学泰斗今井凌雪和他的学生中村伸夫翻译,于1984—1989年在日本《书道研究》杂志连载5年,被评为“*受欢迎连载”之一。2015年《中国书法史》由日本筑波大学中村伸夫教授重译,日本美术新闻社分7卷出版,作为日本大中学生和书法爱好者学习中国书法的教材发行。 此次出版的增订本《中国书法史》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图例300多种,对近年新出土的古代书法作品进行了研究补充,全书20余万字,280页,随文附图500余张。 《中国书法史》把中国书法置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背景下展开研究,以“意象”思维贯领全书;写作中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和史学中的忧患意识;大量使
胡小石是著名书法家,有不少精彩的书法作品流传后世。同时,他也是较早地利用现代学术观念对传统书学史展开考察的学者。他以风格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中国书学的发展演变,建构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了《中国书学史》一书。
“湖山艺丛”是一套现当代艺术大家谈思想和理论的丛书。这些艺术家不但在实践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勤于在学理层面深入探索,其思考多涉及各艺术门类的根本问题,所谈所论极富洞见。此次推出《近三百年的书学》《论书随笔》《学习书法的十三个问题》《文化与书法》四本,各册篇幅不长,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堪称书法领域的“大家小书”。《近三百年的书学》是近现代书坛巨擘沙孟海先生的重要学术作品,主要从帖学、碑学、篆书、隶书、颜字五个方面,对明季崇祯元年(1628)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这三百年来的中国书法发展进行了梳理,做出了前瞻性、纲领性的阐述。附录部分是沙孟海先生关于书法史重点问题、学书经历和体会、书法专业教学的论述。本书是了解中国书法史,尤其是理解晚明以来书法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学
《近三百年的书学》是现当代书坛巨擘沙孟海先生的重要学术作品,主要从帖学、碑学、篆书、隶书、颜字五个方面,对明季崇祯元年(1628)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这三百年来的中国书法发展进行了梳理,做出了前瞻性、纲领性的阐述。
“湖山艺丛”是一套现当代艺术大家谈思想和理论的丛书。这些艺术家不但在实践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勤于在学理层面深入探索,其思考多涉及各艺术门类的根本问题,所谈所论极富洞见,篇幅不长,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堪称艺术领域的“大家小书”。《书法的形式与创作》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胡抗美先生从自身书法实践出发,对“什么是书法艺术”和“怎样学习书法”这两个根本性问题的探索,极具思想性。作者认为,在书法摆脱实用性价值的今天,我们在进行书法问题的思考和研讨时,要站在书法艺术本体的立场,即书法是一种艺术,书法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艺术属性。在学习书法时,要多读书,提高自身修养;要立德,提高人品;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临摹创作中要多读、多临、多写、多看。
本书将沈尹默先生关于书法学习的重要文字汇为一帙,分为四部分。部分 学书有径 ,收录作者较为浅显、引导入门的书法教学文字。第二部分 金针度人 ,收录作者略显艰深、理论性强的书法研讨文字。第三部分 序跋文札 ,收录作者关于书法的序跋、书信。第四部分 论书诗词 ,收录作者有关书法的诗词作品。各部分大略以写作时间排列。沈尹默的论书文字博大精深,本书希冀尽可能呈现其学习书法的历程,以作书法爱好者的入门指南。
草书是一门难学、难悟的艺术。草书的识与辨是学习草书的必经之路,只有识其字、辨其形,熟记草书偏旁部首的简化规律,并掌握形近字、同形异字的辨别方法,才能举一反三,扫除学习草书的障碍,写出一笔规范的草书。《草书辨识指南》就是一本指导书法爱好者学习和识辨草书的指南工具书。它将教你掌握如何识辨草书的方法。通过《草书辨识指南》,你还将了解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草书偏旁的的简化与识别,草书形近字辨别,草书同形异字辨别等。
书画家或爱好书法与绘画的人们,创作的书画作品,应是自己艺术技巧、艺术手法的结晶,是自己对客观和主观审美意识的综合反映。在书画作品上盖印,则是创作书画作品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关于盖印,每个书画家则各有各的
《百字精讲精练.颜真卿楷书·勤礼碑》由王丙申编著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等。系晚清民国时期 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冷印社首任社长。其人多才多艺,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 人”、“文人画 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本书收吴昌硕的经典篆刻作品三百余方,全书的印章按照正反对举编排,配以释文,以方便学者学习。
“湖山艺丛”是一套现当代艺术大家谈思想和理论的丛书。这些艺术家不但在实践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勤于在学理层面深入探索,其思考多涉及各艺术门类的根本问题,所谈所论极富洞见。此次推出《近三百年的书学》《论书随笔》《学习书法的十三个问题》《文化与书法》四本,各册篇幅不长,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堪称书法领域的“大家小书”。《文化与书法》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书学思想的总结。在书法理论上,欧阳中石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是一门关于汉字书写的学问,并对书法与文化的关系、书法的历史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论述。在书法教育上,提出了“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的书学理念。在书法学习上,主张不能“重复错误”式地死练,要去“有效地”学习;创作上主张内容与形式统一,融诸家而汇一格。附
《学书有法:沈尹默讲书法》由沈尹默
瘦金体作为一种特有的书体,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相关书籍在市场上却不多,主要是因为瘦金对于书写要求很高,本书作者深入研习瘦金体三十余载, 的阐释了瘦金体笔法的精髓,并有所丰富和发展。内容简明易学,适合瘦金体入门读者研习。这套《怎样写瘦金体》(大字版)共分四册,分别介绍了瘦金体基本笔画65法、偏旁部首100法、结构54法、章法布局36例。从笔法、偏旁部首、结构、章法等四个方面, 介绍瘦金体的写法,属 ,从北宋徽宗开创瘦金体以来瘦金体结构规律的 次总结。 《怎样写瘦金体(结构篇大字版)/瘦金体技法系列丛书》是从结构方面来分析瘦金体的具体写法。
在博物院,藏有多种宋代 书家苏轼的珍迹。如《归去来兮辞》,纵三十二厘米,横一百八十厘米。《书杜工部槿木诗卷》,纵二十五点八厘米,横八十点三厘米。《渡海帖》,纵二十八点六厘米,横四十点二厘米。《获见帖》,纵二十七点七厘米,横三十八点四厘米。《江上帖》,纵三十点五厘米,横二十四厘米。《次辩才韵诗帖》,纵二十九点八厘米,横四十六点五厘米。《东武帖》,纵二十八点七厘米,横六十六点一厘米。《一夜帖》,纵二十七点六厘米,横四十五点二厘米。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有苏轼书《李白仙诗卷》,纵三十四点四厘米,横一百零六厘米。编者谨选取上述苏轼墨宝,放大印出,供广大读者欣赏、临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