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寺断碑》,又称《吴文残碑》,以其出时仅存下半截,俗称为《半截碑》。此碑乃明历年间发现于西安市南城壕中。残碑高 。厘,宽103厘,35行。碑是唐玄宗开元九年172年一为宦官吴文所立,由兴一福寺僧大雅集晋王羲之的行书刻成,原立于唐长安城兴福寺一即今西安市西关中段路北,寺已毁一。故世又称((兴福寺碑))。此碑为历史上著名的集王书之一。僧大雅,是沙门中深谙王羲之书法神韵的专家,历代评其为集王字能独得精神筋力,极为书家所重。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公元前八世纪)铜器,腹内壁铸有三十二行四百九十 ,长期以其造型端庄和铭文较多、书体精美受到 外学术界广泛重视。习篆书者,若能对商周具有代表性的铜器铭文,尤其是毛公鼎铭文字体多加研究,体会其内涵的韵美,就能在继承古代书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现将《毛公鼎铭文》拓片割裱并作放大本影印出版黑白字帖,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西周金文提供范本。 本碑帖由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