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铭书法大系 计两辑八册,此辑为两汉三国卷,共计四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砖铭书法的时代、地域风格特征,是我们研究书法史、进行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砖铭书法大系 两汉三国砖铭书法(合集)》即《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一)》《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二)》《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三)》《两汉三国砖铭书法(四)》四本的套装,收录两汉三国砖铭七百余种,涵盖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等多种字体,便于书法、篆刻、金石类读者研究借鉴、观赏临写之用。
砖铭书法大系 计两辑八册,此辑为两晋至宋元卷,共四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砖铭书法的时代、地域风格特征,是我们研究书法史、进行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砖铭书法大系 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合集)》即《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一)》《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二)》《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三)》《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四)》四本的套装,收录两晋至宋元砖铭七百余种,涵盖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多种字体,便于书法、篆刻、金石类读者研究借鉴、观赏临写之用。
中国篆刻名品是上海书画出版社名品三部曲之一,继中国书法名品、中国绘画名品各百种之后全面出版,完整覆盖中国书画印领域名品名作范本经典的出版。篆刻名品全套24种,收录自先秦玺印、秦汉隋唐印章、明清流派印和近代名家篆刻作品,汇聚200余位篆刻名家,合计11765方印蜕,825方实物照片,全面覆盖两千年篆刻史、展现篆刻名品艺术风采同时,可见篆刻所反映的古文字、古文献内容的丰富多彩。 全套名品印蜕、边款图版均甄选自优质原钤印谱底本,并配以部分名作实物印面和原石。延续书画社名品系列注重文献校注的功能,对印文、边款中的典故、人名地名进行精准注释,并在每册末尾汇集诸家集评对该时代或名家印风进行总结归纳。 全套名品原色精印,为学习、研究玺印篆刻艺术提供直观的资料。性价比超高。套装更在24册名品外,附赠全部11765方篆
武威简,主要指《仪礼简》《王杖简》和《医药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星发现的汉晋简。《武威汉简书法》就是从上述三种汉简中精选而出。 《仪礼简》和《王杖十简》分别于1959年出自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和18号汉墓。此地东北距武威市15公里,西北距旱滩坡亦15公里。大致坐标在北纬37 47 5.76 ,东经102 38 53.85 。地处祁连山东麓,往东30公里范围田畴沃野,正是走廊的绿洲地带。再往东往北,即为腾格里沙漠。从1959年到1972年,文博部门先后在此清理过72座汉墓,说明这里是两汉时期人类生活聚居的理想之地。 武威《仪礼简》是当时流行的儒家经典,全部书写都以当时成熟的八分隶通贯而成。典雅端庄,风格凝练,容字多,篇幅大,为两汉书法史上罕见的珍品。 同时出土于磨嘴子18号墓的 王杖十简 是汉代养老敬老,尊礼高年的制度条文,亦是出土的书法艺术珍
书法,汉字艺术,一种深植于中华文化精髓的表达方式。它以笔法、结构、章法为根基,是对汉字独有的造型美和图画性的极致展现。 本丛书立足传统,结合作者数十年习字、写字、教字经验,从汉字的本源到其形态演变,从基础笔画到整体布局,全方位深入解析书法艺术,细致入微地阐释书法精妙之处。旨在帮助每位书法爱好者不仅 懂其形 ,更能 通其神 ;在修习时,能够触类旁通,不断探索,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
《居延新简书法(合集)》为 简帛书法大系 新出西北汉简图书。本书一函四册。 居延新简,1973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破城子遗址。两汉时期,此地是居延都尉甲渠候官的军事驻地。从今天的酒泉东北走,沿额济纳河一直到居延海,是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派强弩都尉路博德修筑的居延边塞。从北到南,由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驻兵屯守。北有居延都尉下属的殄北候官、甲渠候官(王莽时改为甲沟候官)和卅井候官,南有肩水都尉下属的肩水候官、广地候官、橐他候官、仓石候官和庾候官。再南还有酒泉北部都尉下属的会水候官。居延新简就出自其中的甲渠候官。 候官 一名,既指都尉府下属的军事驻防机构,亦指该机构的军事主官。候官的秩级比六百石,略低于六百石的小县县长。居延新简就是甲渠候官长期驻守此地形成的上报下达的屯戍文书。 居
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南宋精刻本为底本,汇集现今能见到的几乎全部共十五种汉、唐、宋竹简本、古抄本、古刻本进行校勘、考订,参考明清以来各种研究资料,对《庄子》全书逐字反复校勘,对异文进行研究考订,提供详尽的校勘记,保证校订后的《庄子》文本准确可信。本书力求打造一部校订精审、校勘客观详尽的《庄子》文本,尽量接近原来面貌,为《庄子》阅读、研究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本书从隶书名帖《乙瑛碑》入手,在对该碑帖进行深入细致的拆解分析基础之上,作者突破传统,独创了“三墨间”教学法。在《乙瑛碑》之外,还引入了40余幅名家碑帖,力求使读者的水平与审美能得到全面提高。 同时,本书内容全面,从选笔、执笔、坐姿、线条、结构、章法,到临帖、创作、赏析,面面俱到,力求让普通人看得懂,零基础学得会。 为了配合书法培训教学和初学者自学,在编排结构上,本书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对各章节中示范字的用笔特点、结字规律和书写宜忌进行较为详细的临习指导,再针对不同形式的隶书书法作品的结体规律、章法布局、落款方法等做了详细的理论、创作指导。 书法有法度,切忌走弯路。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并辅以正确的练习,学好书法并不难。
《学人墨迹丛书》主要选取近现代学人的手稿墨迹,旨在打造有温度、有态度的学人墨迹丛书。本套书的亮点在于,编者以学人的后嗣或至交名人等为主,确保了墨迹作品的真实和稀缺,拉近了读者与大家的距离;在内容的选取上,主要以手稿、信札、名言、警句等 小作品 为主,以小见大,从侧面反映大家的日常和真性情,让学人大家的先生之风影响后世。 该丛书收集中国的大家学者鲜为人知的书法作品、函件信札、手稿等,通过这些墨迹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展示名人学者的笔墨、交游、家国情怀,同时搜集重要学者的点评文章,立体展示名人学者治学之余的消遣、趣味。书中图版,多为民间藏家和收藏机构的藏品,以及编者提供的独家、真实的墨迹资料,难得一见。 该系列辑后一本《学人墨迹丛书 钟敬文》,来稿图文资料丰富、质量较高,很多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