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的研究,在过去多围绕书法史展开,论述的重点亦多为书法的风格、品质、真伪等问题。本书却能抛开过去固有的研究的模式,而从书法的物质材料入手,如书写中所涉及的纸张、毛笔、书写环境等诸多因素,并以此与书家的个人风格相联系,对书法家个人风格的产生与演变均作出了恰当而令人信服的说明。本书为近年来书法史研究中的代表之作,其所涉及的议题包括王羲之、赵孟頫、董其昌、张瑞图等人,由书法物质性的角度对书法风格的重新认识,为后来者树立了典范。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主要讨论清代帖学、碑学的交替与金石学在广东的发展。作者对广东书坛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提出十八世纪在中国兴起碑学书风及金石学,与帖学支持者抗衡,表面上是书风剧变,实际却是上述一系列因素诱发的结果。第二部分是法帖版本学。对法帖版本的考述应属中国传统的学问,但近来随着书法逐渐退去其实用价值,对法帖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式微,在这一部分,作者着重对弗利尔美术馆所藏《淳化阁帖》以及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等法帖作了细致的考证和论述。
学习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用笔、结构、风格,而用笔是关键。甚至可以说,学书法就是学用笔 笔法。 永字八法 是古人以 永 字为例,概括总结出的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点,堪称书法学习的基本法则,也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更是理解 书 之有 法 的必修课。本书即以 永字八法 为切入点,详细解读了书法学习的方法、书学理论与书法美学。 《永字八法》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书法艺术答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就学习书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阐述了 永字八法 的基本内涵和在书写中的应用,可谓是 答疑解惑 篇。如果说上编是 入门 ,那种中编《书道*经》则是 进阶 追溯书法的源流,剖析书法美学中的几个关键词,如沉著、劲险、明利、遒媚等等,从更宏观的角度阐释了书法艺术的历史与美学。下编《书法的奥妙》更是深入 书法
本书是 工笔新经典系列 图书的第四辑,是继《人物画技法》《畅神秘境 陈林》《花鸟画技法》之后以工笔人物画为题材的精品技法图书。书稿内容以工笔画家李传真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为主体,既有整幅作品的呈现,还有局部细节图的设定,让读者能够看到细致入微的细节。书中除了画家的作品展示和丰富的绘画步骤和技法剖析外,还有其作品创作心路、创作感悟等丰富、真切、纯粹的信息深度解读作品。
中国书法界泰斗沈鹏先生体系完整的书法讲演集。共收录讲稿十九篇,另有两篇附录。为使作者的语气、神情、课堂氛围跃然纸上,令人有亲聆师授之感,促膝长谈之情,编者尊重其语言特色,尽量保留了漫谈式的表述。 《书内书外:沈鹏书法十九讲》从 书学 的概念讲起,讲想象力,讲自我的发现和肯定,讲诗歌与书法,讲书法相对文字内容而独立存在,讲 美 与 丑 ,谈古今、论中西,词锋雄健,汪洋恣肆。
本书是“书法高考指南”中的一册,全书以隶书经典《曹全碑》为学习对象,紧紧围绕书法高考的要求进行学习梳理和有针对性的练习,且提供详细的书法高考真题和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给出建议。本书对每年约3万人之众的书法高考考生很有帮助。
中华历代书法书法传世经典精选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篇,根据传统书法艺术的特点,按书体形式分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九册,以及经典篇章《千字文》《金刚经》《心经》等七册,收录书法作品数量可观,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书迹清晰,并配以简体释文,便于书法爱好者欣赏和临摹学习。
关于数码摄影的知识和技巧,哪些是需要马上掌握的,哪些还是可以缓一缓的?本书选出了初学者应知应会的六个方面,从手中的数码相机基本操作谈起,然后深入到构图、用光等技术技巧,虚实、动静等艺术表现,以及电脑后期制作和创意等。本书根据作者的实战心得与体会,再以简练的文字配大量现场实拍的图片进行情景教学,希望它的新颖概念、丰富内容能够伴您踏人数码摄影艺术大门。
书法指南之类的普及读物,可谓多矣!而由一位中国美术史论泰斗、知名书画家写就的这种入门小书,却是难得。后世学者评价这本《书法指南》:这是一本道、理、法俱全的,真正意义上的“指南”。可惜这样的大家小书,现在是越来越少了。
本书是众多摄影专业人士的构图经验总结,通过引导读者考虑构图方式来挖掘其拍摄动机,并从相机的表现方法、构图、活用案例这三个方面培养读者的构图意识,树立个人的作品风格,拍摄出新颖、独特的照片。书中不仅介绍了常规的点、线、面、图形等构图元素,还讲述了如何将各个元素融合运用以获得绝美摄影作品的方法。除了基本技法的介绍外,书中还精选了风光、人像、街拍、动物、静物领域的150个实战案例,详尽讲述了构图在不同场景和主题中的应用。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尤其是在构图方面遇到瓶颈的摄影爱好者参考阅读,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摄影师,本书也同样适用。
《颜体楷书特色解析》很突出的成果就是发现了大量过去从未有人涉及、从未有人研究、从未有人揭示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诸多颜体楷书特色,其中包括调正重心、左轻右重、内细外粗、撇捺恢弘、粗细调配、轻重调配、横平竖直、竖撇收弧、齐肩等高、首横上拓、匀布撑满、有收有放、变改增减等诸多艺术特色,并且对前人发现但从未说具体、未为大家所熟悉的笔法特色如断笔留孔、重心下移、左不让右等做了深入研究,力争解说得具体周详、明白清楚。
《图解汉字字根字理识字启蒙》将常用象形字、指事字,现已不独立使用但形、意、音俱全的表意符号和部分做部首的会意字分别归类编辑。这部分字是汉字的“字根”,是组成其他汉字的基础字,除表意符号外,也是识字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常用字。结合这些“字根”的古今字形演变,逐字解析并指出其在组字中的作用等,以便家长或教师在指导少儿识字时帮助理解字意、字音。《图解汉字字根字理识字启蒙》从理念上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让初学汉字者率先掌握这些组字功能强大的独体字(字根),这样对学习合体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