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著名书法家卢中南的新小楷力作,卢中南先生的小楷清秀俊美,雅俗共赏,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能带给读者极大的艺术享受。每页小楷均附有释文对照,方便阅读。可供小楷爱好者及国学爱好者欣赏、收藏、临写、馈赠之用。
《卢中南小楷:宋词三百首》为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小楷力作,由卢中南先生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词三百首笺注》(原中华上编版,1979年9月新1版)抄写。 卢中南先生的小楷清秀俊美,雅俗共赏,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能带给读者极大的艺术享受。每页小楷均附有释文对照,方便阅读。 本书可供小楷爱好者及国学爱好者欣赏、收藏、临写、馈赠之用。
斯宾塞体是全球公认*美的英文草书字体之一,连可口可乐logo也采用这种字体。在打字机出现前,斯宾塞体是美国*盛行的书写与记录字体,其笔画优雅流畅,日常书写舒服均衡,大写更带有丰富变化,装饰性强,适合发展个人风格的书写。 迈克 索尔是美国国宝级书法大师。本书是他多年的心血结晶,完整介绍了斯宾塞体的书写方式,包括蘸水笔的运用、前臂肌肉运用书写技巧、基础书画拆解分析,更详细说明每个字母的写法、斯宾塞独特的转笔,以及装饰大写的各种变化。本书为热爱英文书法的读者提供了向大师学习的绝妙机会。
本书为《书法自学丛帖》中行草上、中、下三本的套装,内容包含了自汉简到明代王铎以来行草书经典作品。本次对三本进行了修订,在保留原有框架的前提下更换了质量较差图版,对文字重新审定,尤其是释文的内容及排版做了很大改进,相比于老版本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行草书学习的读者,我们推出了行草的套装本,为读者临摹学习的范本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本书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实践”的讲稿整理。这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 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揭示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途径。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泼,例证丰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图,抉发幽微,尽显书法之妙。每讲附有课程视频,视频以“北大书法公开课”之名流传 ,点击过千万,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书后附有专门录制的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如此,一编在手,可读、可赏、可学、可写,成为懂书法之人。
本书为《书法自学丛帖》中正书上、中、下三本的套装,内容包含了自东晋王羲之以来到元代赵孟頫的楷书经典作品。本次对三本进行了修订,在保留原有作品的前提下,按照年代顺序重新排列,显得更加系统,更换了质量较差图版,对文字重新审定,相比于老版本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楷书学习的读者,我们推出了正书的套装本,为读者临摹学习的范本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魏晋南北朝是书法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一阶 段书体、书风十分复杂并且呈现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一方面东晋至南朝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新体盛行 ,另一方面北方整个十六国至北朝二百多年以魏碑书 法为代表,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但是 由于资料所限,长期以来,在平城(今大同)的这片 土地上诸多民族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书法艺术未能得书 史之正视,或没而不传,或传而不显。 殷宪编*的《北魏平城书迹》旨在将北魏都于平 城百年及其前其后残存的碑石砖瓦及墨写书迹置于中 华民族三千年的书法史的长河中,收罗这一特殊历时 阶段平城地区书事活动的往踪旧迹,依照书迹类别及 书刻时间,就其历史背景、书法艺术略作陈述,以使 北魏平城书法真正成为当前和今后中国书界关注的一 个重要领域。本书本着专题、系列的宗旨和品书述
本书为张充和用小楷精心缮写的昆曲工尺谱,是作者书法艺术、昆曲艺术两大成就的完美结合,共收录《学堂》《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硬拷》《折柳》《阳关》《惊变》《闻铃》《哭像》《弹词》《活捉》《寄子》《纳姻》《思凡》《芦林》《咏花》《金瓶梅中所唱曲》等曲谱。本书2012年出版的宣纸印制函套经折装,较适合书法收藏爱好者,考虑到张充和在国内外昆曲传统艺术普及这方面一贯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制作了一个普及性的精装本来满足广大昆曲爱好者的需求,尤其与本社已出版的《粟庐曲谱》(精装本)可形成配套的昆曲曲谱普及版本系列丛书。
弘一大师所书的《药师本愿功德经》是他写经书法的重要代表作,写成于民国丙子年(1936年),大师时年五十六岁,人书俱老,艺术已臻至境。经前东方三圣名号,乃刺血写成,可见大师感天动地之真诚。这部经写成以后,在民国时期就曾经影印流通,受到读者的热捧,至今还有多种版本印行。 这本《弘一大师手书药师经》,收录了弘一大师所书《药师本愿功德经》全篇,重新排版,不仅可欣赏大师的书法,也可作为日常诵读的《药师经》经本,在诵读的同时,欣赏大师的书法之美。本书在书法之后,增编了太虚大师的《药师经讲记》、弘一大师《药师经析疑》等文,以方便读者理解《药师经》的经义。书中还收录了历代的药师佛画像若干,令本书图文并茂。
《金刚经》是中国广大 徒所普遍习诵奉持的一部经典。即便不是 徒,多数知识分子也都会了解和学习《金刚经》。因此,这部经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部《林则徐小楷〈金刚经〉》收录了林则徐手书的《金刚经》全文,同时附有他所书的《心经》《阿弥陀经》《大悲咒》等。同时,本书特别收录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所作的《金刚经决疑》。憨山大师是中兴禅宗的一代祖师,他的《金刚经决疑》深入阐发了全经的微妙幽旨,引导读者认识和开发每个人自心本具的般若智慧,体现了大师对佛法的深刻洞见和独到见解。 普通读者要领悟《金刚经》中所阐述的般若智慧,大师的《金刚经决疑》是一条难得的路径。本书同时还附有《金刚经》的白话文,以帮助一般读者 好地理解《金刚经》大意。书中还配有南宋画僧牧溪的画作数十幅。 牧溪的画作风格简
苏轼是古代传统士大夫的杰出代表,也是历代读书人心中的楷模。苏轼不仅在诗文词画等方面成绩斐然,在书法上也享有盛誉。对于苏轼的书学思想,本书主要从九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意”的范畴;二是书写体验;三是技道问题;四是君子小人之评;五是无意于佳的创作心境;六是书卷气问题;七是冲淡的精神境界;八是苏轼的书法批评;九是苏轼的新古典主义精神。通过这九个方面来全面了解苏轼的书法世界。 本专著填补了苏轼书法理论阐释方面的一些空白,尤其是在苏轼书法理论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精神的理解上有独到之处,也为苏轼的当代解读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作者以一种人文关怀走进苏轼书法世界,从而增加了著作的诗意性和思辩性,终使本书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集成之作。本成果为“山东特色文献与传统文化”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