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是由实用的印章刻制演变而成,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三千多年来,我们的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印迹。 明末清初,出现了几个著名的印章鉴藏家,各自都有集体印谱行世,对印学的提倡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就是其中影响力的三部集体印谱。此书为其中之《学山堂印谱》.辑者:张灏,于明 崇祯四年(1631年)辑成,共六册,次年增为十册,收录了与其同时代的篆刻作品二千余方。
本丛书旨在通过当代实力派书家的现身说法,帮助读者解决书法创作中的技法问题和观念问题。当代书法在技法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当代很多实力派书家都作了很多探索,也都有各自的 独门绝技 ,我们约请他们来分享自己数十年来探索而得的 绝技 ,以期有益于读者诸君。考虑到不是每一位有志于书法的年轻学书者都有机会当面向名家请教,我们选取了书法学习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 讲坛 的形式将名家的私人课堂分享给大家,为读者讲解书法实践中技法及观念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语言生动活泼,并力求深入浅出,是针对中、高级书法读者的参考图书。 《篆书艺术十讲》分为 篆书之源流 先秦篆书经典解析 秦汉篆书经典解析 唐至明代篆书经典解析 清代篆书经典解析 近现代篆书经典解析 篆书之技法 篆书之临摹 篆书之创变 点击当代篆书创作 等十讲
本书依照经典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经过反复斟酌,有选择性的收录了自东汉至清代的经典书法理论,共计三十六篇。体例上包括功用地位、本质特征、技法原理、创作规律、个性风格、审美追求、批评鉴赏以及学书方法等,重点是对这些书法理论进行释读,使高阶的书法爱好者便于阅读和理解,使书法专业本科学生便于自学。
本书由鉩印篇、篆刻篇及附文三部分组成。鉩印篇浅显地解析了我国鉩印的产生、发展和衍变的历史过程,以及春秋战囯到近代,历代官私鉨印的艺术特色。篆刻篇则简述从元代到明清及近现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轨跡,引用文献资料客观地介绍各朝代篆刻代表人物的生平、艺术成就和对印学发展的历史貢献。附文 战国古鉩中的先秦医药 名医与印章 ,则尝试讨论历史上中医药行业和鉩印篆刻艺术所产生的相互交集和具体应用状况。
《丛书》是重庆出版社的经典力作,在2006年老版的基础上,利用并拓展老版的篆刻资料,突出篆刻艺术创作的教学功能,选取经典古代印章和代表性印人的作品,通过具体印例,对篆刻创作技法进行分类解析。 《汉印技法解析》:学习和研究中国篆刻艺术,汉印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山。学习汉印的规范和程式,是每一位成功印人的必修课。本书深入解析了汉印的风格形成和演变、篆法、章法、铸印和凿印、历代仿汉印、汉印的临摹方法,系统解读汉印的每一“刻”。
本书介绍书法篆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本书展示了从先秦到民国书法篆刻的发展历程,向读者展示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宏伟篇章。
元乂墓志,分别于1925年农历三月二十和1935年出土于洛阳前还资村(今向阳村)东南一大冢内,现均存于开封市博物馆。墓志为北魏孝昌二年(526)七月二十四日刻。盖之高、宽均86厘米、厚16厘米,上面满刻精细之云龙纹,但无题字,四角残缺。志之高、宽均81。5厘米、厚19厘米。志文为楷书,40行,行40字,无撰书者之姓名。志石完好,文长字小,书刻俱佳又颇具规模。 在编排上,采用逐行对比、块面对比的方式,让作者发现原石和拓本之间的一些差别, 有助于让读者理解该碑并方便临摹。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历代楹联书法名品集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 者 何家辉著 出版时间 20201001 I S B N 9787571204693 定价 88 开 本 12开250*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10 (千字) 页 数 192 读者范围 传统文
本书主要从赵壹生平、思想、书法理论等角度出发,对《非草书》文本关键词进行逐字逐句地深入考证、梳理和评析,引导人们认识赵壹《非草书》文本流播以及《非草书》理论对后世书法理论的深刻影响,研究探讨其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当代书法批评的启示,对当前书法家普遍缺乏传统文化涵养的局面有警示作用。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中独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脉,湖湘书法作为湖湘文化中独具魅力且卓有建树的一支,在湖湘乃至中国的艺术目前书写出了壮丽的篇章。丰厚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中国书法目前的历代书法
暂无内容简介。。。。。。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中独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脉,湖湘书法作为湖湘文化中独具魅力且卓有建树的一支,在湖湘乃至中国的艺术目前书写出了壮丽的篇章。丰厚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中国书法目前的历代书法
内容简介: 《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是重庆出版社继《中国历代印风系列》后推出的又一经典力作,在2006年老版的基础上,利用并拓展老版的篆刻资料,突出篆刻艺术创作的教学功能,选取经典古代印章和代表
《印记中轴文化浦江行:大众篆刻作品集》以刀为笔,以石为纸,在方寸之间镌刻北京中轴线与上海浦江的文化脉络。书中既有故宫角楼、外滩万国建筑群等标志性景观的篆刻呈现,亦有“中轴”“浦江”等文字意象的艺术解构,将地理坐标转化为篆刻语言,让青铜鼎彝的古拙、碑刻摩崖的雄浑与当代审美交融。每一方印章都是文化基因的切片,既适合篆刻爱好者品鉴刀法章法,亦能让大众在金石韵味中,触摸两座城市的历史肌理与精神共鸣。
《印记中轴文化浦江行:大众篆刻作品集》以刀为笔,以石为纸,在方寸之间镌刻北京中轴线与上海浦江的文化脉络。书中既有故宫角楼、外滩万国建筑群等标志性景观的篆刻呈现,亦有“中轴”“浦江”等文字意象的艺术解构,将地理坐标转化为篆刻语言,让青铜鼎彝的古拙、碑刻摩崖的雄浑与当代审美交融。每一方印章都是文化基因的切片,既适合篆刻爱好者品鉴刀法章法,亦能让大众在金石韵味中,触摸两座城市的历史肌理与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