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依朝代远近精心编排,记录了江西地区从晋代至近现代1098位书画家的生平事迹与艺术成就。书中不仅介绍了每位书画家的生卒年、字号、籍贯,还深入剖析了他们的艺术风格、成就、代表作及影响。所录人物之简介文字,尽量依据现有史料,综合各家之说,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条理清晰、详略有当、内容丰富的艺术家人物谱。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前后赤壁赋》11开21页,每页纵27.2厘米,横11.1厘米,帖共81行,935字,现收藏于 博物院。
《仪礼》说:“凡献,执一双”,双观帖中的每一册碑帖采用两种版本对照的形式出版,或是原碑原帖与临本对照,或是墨迹与刻本对照,或是原刻与重刻对照,成双呈现,方便学书者读帖、临帖,并借由成双对照观察笔毫细微处的变化,明辨古人写字的笔法,把握临帖的尺寸。《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天下无双”一句,《双观帖》之于书法学习者在临帖、读帖功夫上的助力亦是无双。本系列采用版本对照的方式学习书法,就像阅读《论语》的不同注释本,不仅提供了经典范本,还有前贤的学习经验可供借鉴。同时本系列也是一部古人的书法学习史,汇集诸多古代书法大家,如虞世南、禇遂良、钟绍京、赵孟頫、董其昌等人示范临摹古帖,是书法课堂的好教材, 是自学书法的好帮手。
文徵明(一四七○-一五五九),初名壁,一作璧,字征明,后 字征仲,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诗文上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赤壁赋》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七月,苏轼被贬黄州,分别于秋、冬两季泛舟夜游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篇《赤壁赋》创作时间相隔三个月,前后辉映,刚一问世就广爲流传,不仅家弦户诵,而且被衆多艺术家取爲创作题材。 文徵明极爲喜爱《赤壁赋》,一生之中曾以不同笔法多次书写。据戴立强《明文徵明行书前赤壁赋册记》中统计,仅传世之作就有十六件。《前后赤壁赋》书画合璧卷,行书纸本,纵30.5厘米,自署书于嘉靖壬子(一五五二)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