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着眼于纪录片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效果和产生的文化效应,以及对国家文化传播产生的积极作用;以美国为主要分析实例,并对照研究中国,分析中国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特征、可能的传播途径,并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本研究以纪录片产业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传播为主要对象并加以参照,旨在对比并研究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以及对中国文化影响力提升起到的积极作用。最终的目标是,借鉴先进的传播机制、市场经验,结合中国文化特色,总结出适合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的讲述方式、文化融合策略以及传播策略。
扈强、吴冠平主编的《无负好年华(中国电影学派新力量2017届毕业联合作业作品集)(精)》为2017届北京电影学院联合毕业作品集,包含了影片介绍、剧本文学本、主创阐释、影评几大板块,对每一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多方面的介绍及分析。包含作品有《父亲那样的人》《考试》《拥抱常江》《大雨时行》等26部作品。作品对学生创作、教师教学、爱好者学习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同时,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作品具备良好的品质,具有的艺术性。本书在学术参考价值之外亦具备的收藏价值。
这几年,除了做学术研究,黄老师还承担了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为厦门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发展多方奔走,争取资源;担任厦门国际动漫节的评审专家,为福建省艺术馆“艺术扶贫工程”撰写报告文学。很难想象,这么多的额外工作,他怎么还可以出那么多的成果!而且在学术研究之外,黄老师还出了很多“杂”书。2016年,黄老师出版了一部《厦门百景千联:滨海文化旅游札记》,这部书以厦门历史上所流传的“大小八景”、近年来所评选的“新20景”和“新24景”、在各种全国性评比(如“A级景区”“美休闲乡村”等)中入选的景观等为依据,选出“厦门百景”予以评价,这“百景”样貌,还可以通过随附的扫描获取,形式非常新颖,深受读者欢迎。而这百景,黄老师或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都是自己到现场去观看、拍照。他还搜集了一千多条
《世界马戏史话》于1947年在法国出版,由法国学者亨利一戴达尔所著。《世界马戏史话》主要介绍了欧洲和美洲现代马戏的发展历史,从起源至今,娓娓道来,仿佛向世人徐徐展开了一幅跌宕起伏、又妙趣横生的历史长卷,既展示了马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又突出了马戏人果敢坚毅、勇攀艺术高峰的磅礴精神力量,堪称世界马戏史经典之作。 撰写马戏史类书籍对作者要求很高,既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还要对马戏艺术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亨利一戴达尔恰恰两者兼备。他于1884年在法国图尔出生,父亲是黑骑士马术团优秀的骑术教官之一,戴达尔从小就对驯马情有独钟。在青年时代,他又醉心于体操和体育运动,在巴黎的各家体育馆里度过了许多时光。成人后,戴达尔曾在报社担任记者,与《杂技》的作者斯泰利并肩工作,这使得他既形成了自己的文风,又对马戏
《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20》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综述。本部分主要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目竞争、电视广告投放与竞争等方面对2019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与分析。第二部分:专题研究。本部分除了对2019年全国电视剧、新闻、综艺、体育几个主要节目类型以及北京冬奥会契机下体育节目创新发展、主旋律代表性电视节目的收视情况进行分析外,还对融媒体背景下传统电视节目品牌打造与多维营销路径、电视家风文化节目的传承与创新表达、2020年中国电视市场十大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剖析……
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影观念的变化与时代社会、文化和经济的条件及其嬗变转换存在紧密的联系。对电影的本体性认知,是在跨学科和多纬度语境中,不断获得审美能动的变化,构成自己特殊的历史内涵。 本书采取以时间段落为纲的通史方式,根据中国电影发展过程演进划分为十章,梳理在不同阶段表征电影审美文化的创造、传达和接受的话语活动,说明中国电影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律。全书视野广阔,线索清楚,照映全面,语言深入浅出,说真话,记实事。 作者力图以求是精神治史,还原历史真相,充满主体性的现代气息的贯注。全书以电影作品、电影人、电影市场与传播为轴,从电影传入中国及早期无声电影制作活动写起,一直到21世纪中国电影迈向国际舞台的历程,向读者展示中国电影过去、现在的一幅全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