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中国榫卯艺术在建筑和家具领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重点介绍了41种典型的中式榫卯结构及其家具应用实例,41种榫卯构造均附有三维解构图和不同角度的电脑绘图,并标注了详细的尺寸,为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国古典家具及其榫卯结构的独特视角和珍贵的数据资料,不仅可以鉴赏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之美,而且具有极高的制作参考价值。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碑》,东晋义熙元年(四〇五)立,清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出土于云南曲靖县城南三十五公里扬旗田。现存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碑高五尺四寸,宽一尺八寸。共十三行,每行三十字,字径约一寸,下列题名十三行,每行四字。碑额书“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 此碑介于楷书和隶书之间,既有隶书特有的波磔笔昼和扁平的结构,又有楷书所拥有的方折笔画和较为严谨端庄的特征。学术界目前对于此碑具体归属于何种字体,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把它归为隶书,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论》中说:“该碑作者想模仿八分而又学不像,字体显得很不自然。”当代诸多学者倾向于将它划为楷书。原因是魏晋时期是书体的变化期,由隶书向楷书转换,楷书逐渐走向成熟。《爨宝子
这本三十年来抢先发售重新编撰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介绍了博物馆很具代表性的六百件精华藏品,呈现了世界各地六千年的视觉文化。全书由十七个展览部门的全体策展人通力完成,馆长托马斯·P·坎贝尔亲自撰写导言。每件艺术品都配以精美的图片和很新的说明文字,既可作为参观手册,也可当作艺术类读物。
鲁迅辑校。据一九四一年鲁迅全集出版社刊本影印。十卷,其中第一卷为诗六十余首;第二卷为《琴赋》、《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第三卷为《卜疑集》、《稽荀录》、《养生论》;第四卷为《黄门郎向子期难养生论》及《答难养生论》;第五卷为《声无哀乐论》;第六卷为《释私论》、《管蔡论》、《明胆论》;第七卷为《张叔辽自然好学论》及《难自然好学论》;第八卷为《宅无吉凶摄生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第九卷为《阮德如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及《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第十卷为《太师箴》、《家诫》。
本书从营养学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小儿各时期的发育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与营养和膳食相关的热点问题展开系统讲述,包括营养学基础、小儿各期营养和膳食以及小儿营养相关疾病。全书贯穿了儿童营养学研究的新知识,反应了该领域新发展动态,营养学的理论与儿科学临床实践在本书中紧密结合,包含营养学基础知识、小儿各时期营养和膳食以及与营养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本书能满足儿科临床和保健以及从事儿童营养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需要。
该书将近年来于作者诊治的经典的、疑难的、各种形式的电解质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病例进行了系统的汇总,以病史、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为陈述顺序,循序渐进,逐层展开,不断深入,并配以临床思维过程的详解,将一个个经典病例鲜活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并带领和引导读者的思维,抽丝剥茧,至最终深入透彻的理解整个疾病。在病例分析之后,还有较为系统详尽的系统知识回顾和诊疗流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