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水晶市场发展现状,旨为水晶爱好者提供集实用性与科普性的水晶常识。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水晶,了解水晶的概念、成因和文化等;第二部分是具体到每一个水晶细分品种的实用收藏指南,可以给水晶爱好者在收藏具体水晶时提供参考;第三部分是一些水晶杂谈,作者谈到了水晶行业和水晶生意的看法,供有兴趣从事这个行业的朋友们参考。本书的主要特色是贴近市场,能够提供可靠的水晶常识和海量高清艺术图片,知识性与观赏性并存。
本书介绍了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上百件世界美术名作,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名作的艺术流派、创作缘由、作品构图和色彩特征等等,旨在普及审美品味,通过持续地凝视那些最令人赞赏的画品杰作去发展艺术鉴赏力。书中配有大量精美彩插,每一幅画都附有一篇概述说明,每一份说说明都以概要的形式出现,再由一位杰出评论家加以权威评论总结。读者便可知道所需了解的信息,其性格特征、其历史、其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其才赋的主要特征。
本书精选了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近百幅世界美术名作。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这些名作的艺术流派、创作缘由、构图布局和色彩特点,旨在提升读者的审美品位,通过欣赏这些最令人赞赏的名作,培养艺术鉴赏力。书中配有大量精美彩插,每幅名作都附有一篇概述说明,并得到一位杰出评论家的权威点评总结。读者能够充分了解名画的精髓,读懂每一位艺术大师。
玉,是中华文明特殊的标志物。玉文化具有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故宫博物院拥有全世界最为完整、丰富的玉器收藏。本书按照时间线索,挑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最精美、拥有代表性的玉器,讲述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玉文化故事,以一部故宫玉器通史串联起一部生动的中华文明史,以“玉器”作为切入点,展示未曾间断、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作者在三十余年的博物馆工作中始终致力于玉器与玉文化的研究,通过“库房考古”的方式对故宫收藏的大量玉器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再研究”,体现了文博工作者的坚守与钻研精神。
本书在系统梳理凌家滩历年发掘及相关调查材料的基础上,从聚落演变、饮食器用、玉石器制作、丧葬礼仪等方面,对凌家滩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解读,尤其是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凌家滩的玉石器制作工艺,对凌家滩文化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其与他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凌家滩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对凌家滩考古史的详细披露和解析,也有助于正确客观地认识凌家滩考古工作的完整历程。
玉,是中华文明特殊的标志物。玉文化具有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故宫博物院拥有全世界最为完整、丰富的玉器收藏。本书按照时间线索,挑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最精美、拥有代表性的玉器,讲述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玉文化故事,以一部故宫玉器通史串联起一部生动的中华文明史,以“玉器”作为切入点,展示未曾间断、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作者在三十余年的博物馆工作中始终致力于玉器与玉文化的研究,通过“库房考古”的方式对故宫收藏的大量玉器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再研究”,体现了文博工作者的坚守与钻研精神。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4年出版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年鉴,是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最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瓷器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3年度瓷器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卖了、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收集2023年数万条瓷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另外读者可以扫码图书封二的二维码小程序,在手机端查阅本书的电子书内容,非常便利读者查询阅读数据。本书出版24年来,凭借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各类文博拍卖机构喜爱。
本书包含从宝可梦世界的关都地区到帕底亚地区登场的1025只宝可梦的详细数据。书中将宝可梦按属性分类,清晰展示了每只宝可梦的进化形及各种形态变化,同时提供丰富的高清插图和图鉴说明,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每只宝可梦的独特之处。大开本设计不仅方便阅读,还能让每一页都充满视觉冲击力。无论是资深玩家还是刚入门的新粉丝,这本图鉴都能满足对宝可梦世界的探索需求。
本书既是浙江省优质文物资源的集中展示和推广,又为读者提供了一份浙江人文旅游的可靠指南。全书体现了文物工作者走出书斋,面向大众,为文物研究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及浙江文旅事业所做的专业内的努力。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治近代文学的论文总结。全书以近代文学为对象,以文献为基础,立足学术史,内容包括学术反思、文献考辨、知人论世、艺术分析和文化观照等。日记研究诸 作,既提出情境文学史建构等视野闳阔、富有生机的议题,也为接受史研究如何更立体、有深度地展开提供切实的新思路;廓清旧说诸作,基于一手文献、益以细密考索,厘清了清人 的官年与实年等基础性问题,也对流行的道咸“宋诗派”等提法进行了溯源与解构;文献考辨诸作,对莫友芝早年诗集《影山草堂学吟稿》、词集《影山词》、所编纂的地方性诗歌总 集《黔诗纪略》以及莫庭芝等人编纂的《黔诗纪略后编》的文献情况、编纂流传过程,皆进行了详尽精到的考证。
本书精选沈从文文物研究文章33篇,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丝绸锦缎、织染刺绣、图案花边、服饰配饰等文物的鉴赏知识、加工工艺、历史典故、研究方法,展现沈从文笔下的古衣之美! 全书包含217张全彩文物图片,呈带我们欣赏江陵楚墓、长沙汉墓出土丝织品,鉴赏蜀锦、清花锦、织金锦、云锦,了解染缬与织绣的工艺,带我们分析《红楼梦》中的衣物、看遍战国到清朝的服饰特点…… 翻开本书,看懂古代人如何穿衣打扮!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4年出版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年鉴,该书也是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最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玉器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3年度玉器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卖了、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收集2023年数万条玉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另外读者可以扫码图书封二的二维码小程序,在手机端查阅本书的电子书以及历年年鉴内容,非常便利读者查询阅读数据。本书出版23年来,凭借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各类文博拍卖机构喜爱。
1935年—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中英双方推动下,邀请了全世界范围1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40家参展方,共展示了3000余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是当时规模优选的一次中国艺术展览。中国政府提供了1022件展品,其中故宫博物院735件。此次展览会是故宫博物院成立后第一次走出国门的展览,是一次重大文化事件,影响深远。长期以来,关于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的系统研究成果少见,本书作者在调查大量国内外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回顾并钩沉了展览会期间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全景式地再现了这次展览会历史盛况,并着眼于其时代背景和蕴含的政治意义。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首次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编辑出版的《1935年—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目录》全本翻译,该目录收录了三千余件展品的图片和信息,内容包括展品名称、年代、简介、来源和收藏机
本书包含从宝可梦世界的关都地区到帕底亚地区登场的1025只宝可梦的详细数据。书中将宝可梦按属性分类,清晰展示了每只宝可梦的进化形及各种形态变化,同时提供丰富的高清插图和图鉴说明,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每只宝可梦的独特之处。大开本设计不仅方便阅读,还能让每一页都充满视觉冲击力。无论是资深玩家还是刚入门的新粉丝,这本图鉴都能满足对宝可梦世界的探索需求。
此书汇集了作者二十余年关注乾隆皇帝饮茶系列相关问题的所得,细致讲述了乾隆茶事的相关内容。为研究清代历史与乾隆皇帝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细节,在茶历史的领域开拓了一个靠前的文化空间。 作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研究员期间,遍阅故宫及各地博物馆有关茶事的文献、藏品,本书是她一系列有关研究的结集,向读者介绍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及作者的观点。作者以“白描一般”的叙述手法,引领读者进入古代饮茶的情境之中,了解乾隆皇帝使用何种茶具、采取何种方法饮茶,详细梳理了乾隆皇帝茶舍的饮茶习惯,并结合调查现有的历史遗迹,以及大量的古画记录,对乾隆皇帝的茶舍饮茶追本溯源,使广大读者更为清晰地了解皇家饮茶的风范,领略一代文治武功的乾隆皇帝真实生活的一面,呈现了一部乾隆皇帝茶事的历史,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本书是我社连续9年出版的拍卖行业年鉴,该书已是收藏拍卖行业很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翡翠卷。 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8年度翡翠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卖了、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8年万余条翡翠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2年出版的拍卖行业年鉴,该书是收藏拍卖行业最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翡翠珠宝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1年度成交的翡翠珠宝艺术品月1000幅图片,并记录每一个拍品 的朝代、品名、估价、卖了、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1年数万条翡翠珠宝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是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重要工具书。
《珠宝鉴赏大全(全彩珍藏版)(第2版)》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30 多种珠宝玉石,包括它们的主要特征、类型、价值判断方法、主要产地、常见的作假手段及鉴别方法,从而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的珠宝鉴赏知识,准确地判断和评价珠宝的价值。本书的内容贴近当前的市场情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人们的选购、投资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珠宝鉴赏大全(全彩珍藏版)(第2版)》既适合普通的珠宝爱好者和消费者阅读,也是珠宝专业人士值得拥有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从美学的角度解读中国青铜器,带领读者鉴赏青铜器,了解青铜器,普及青铜器相关知识。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为食器,以10件具有代表性的青铜食器,展示青铜的特点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第二章为酒器,展示27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三章为水器,展示7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四章为乐器,展示8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五章为兵器,展示7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六章为杂器,展示11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 本书适合对青铜器、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3年出版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年鉴,该书也是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最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瓷器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2年度瓷器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卖了、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收集2022年数万条瓷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另外读者可以扫码图书封二的二维码小程序,在手机端查阅本书的电子书内容,非常便利读者查询阅读数据。本书出版23年来,凭借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各类文博拍卖机构喜爱。
白峰编著的《中国玉器概论》是介绍中国传统玉器文化知识的专业教材,内容丰富,对中国玉器文化知识的阐述专业、系统、全面。主要内容包括玉器的基本知识(概念、起源、功能、评价及雕琢技法等)、玉器的形制及纹饰、玉器的发展史(原始社会至现代玉器的特征及发展情况)、玉器的沁色及作伪辨伪、玉器的加工工艺技术(设备、雕琢工序等)、玉器的主要材质(翡翠、软玉、独山玉、绿松石玉、蛇纹石玉、石英质玉石、青金石)等。本书是集玉器专业知识、玉器鉴赏及玉文化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的专业图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宝石学、设计艺术学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供珠宝玉器文物相关从业人员及爱好者参考使用。
贝叶挂毯记录了英国两位可能的王位继承人交战的过程。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在黑斯廷斯战胜了英国伯爵哈罗德,并在战争中将后者射死。这一事件标志着英国中世纪的开始,它也结束了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让英国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化。不过,作者也指出了这一事件中非常有趣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征战的双方可能都不是“忏悔者”爱德华想要任命的英格兰国王。本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讲述《贝叶挂毯》的创作始末、艺术特色、审美价值和保存过程等。另一部分则是以《贝叶挂毯》为线索,根据挂毯的制作顺序,依次讲述了整个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与意义。两个角度相互穿插,细节满满,尘封于一千年前的权谋与战争故事被娓娓道来。
本书为扬之水 2012—2019 年赴日本参观奈良博物馆正仓院展览的记录。分为观展笔记和日记两部分。前者为扬之水对在正仓院特展所见文物的思考笔记,记录了古琴、古镜、文房用具、香炉、棋盘、金银首饰等等正仓院瑰宝……以一贯的严谨考证,结合诗词文献、考古材料及图像资料,带着我们品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还原历史的原貌,呈现唐人的生活。后者为扬之水在日本期间的观展日记,记录了她参观的博物馆、古建筑,在书店所购得的书目,所遇之人与物等等经历见闻,文笔优美、亲切,细节丰富,带读者一起体验日本的风貌风光。
这是一套将鉴别特征与现实市场投资和收藏保养技巧紧密结合的收藏类图书;是一套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入门读物。书中图片清晰,知识点详细,无论是在视觉冲击力,还是实际购买指导价值上,都有同类图书不具备的特色和亮点。
《南宋岁时节日器物研究》由陈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