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大幅精美彩图为特色。每一件国宝都以高清晰度的照片展示,捕捉了其细节和精湛工艺。无论是玉器、陶瓷器、青铜器还是书法绘画,每个国宝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美的工艺令人惊叹。这些彩图不仅展示了国宝的美丽外观,还突出了其精细的纹饰和考究的细节,使读者仿佛亲临国宝的身边,沉浸在其绝美的艺术之中。 本书的专业解说文字是其另一个独特之处。每件国宝都配有详细的解说,涵盖了其历史背景、文化意义、艺术特点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解说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国宝的背后故事和艺术特点。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解说更好地理解国宝的文化内涵,领略其所代表的历史时期和艺术风格。这样的解说不仅丰富了读者的知识,还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欣赏和理解国宝的独特之处。 此外,本书还着重展示了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国宝。从
本书深入挖掘了中国纹样的历史渊源,从远古时期到现代,全面梳理了中国纹样的发展历程。书中不仅探讨了中国纹样的文化内涵,还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纹样的种类,如云纹、龙纹、凤纹、鱼纹、花鸟纹等。对于每种纹样,书中都对其特点、寓意及在文化背景下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纹样在服饰、家居、工艺品等领域的应用及创新,为读者展示了纹样的实用价值和美学魅力。更为难得的是,书中探讨了如何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践,书中还提供了各类纹样的绘制方法及参考资料。 总之,本书集知识性、实用性、美学价值于一体,对于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选题是依托于《海外国宝全书》衍生的版本,分为10册,每册96页。海外博物馆馆藏文物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以及信息的不对等,许多人对这些海外的中国国宝并不了解。因此,这套《海外国宝档案》以 轻阅读 的形式,通过200多件海外馆藏国宝 讲述 的故事,让人们认识、熟悉它们,以中国人自己的视角,重新检视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减少距离的隔阂,让理性、专业又简明的阐释作为引导,让孩子和家长们足不出户去了解这些艺术作品之美,思考是什么吸引了西方人的注意力去收藏它们,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敦煌壁画作为享誉全世界的艺术瑰宝,是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依据,然而当我们面对网络上海量的图像和文字资料,却发现尽是看不懂的满天神佛和残缺磨灭的壁画人物。那这些壁画曾经是什么样子?于是壁画的临摹成为延续敦煌壁画生命的方式,成为一项代代传承的事业,这些作品使得壁画具备完整性和历史沧桑的美感。 本书以敦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为主线,通过艺术家们的临摹作品,梳理壁画背后的故事,以壁画作品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将画册与科普相结合,展现一个全貌的敦煌。这样的方式既有助于加强当代人对敦煌的理解,也可以赋予敦煌壁画全新的生命力。 莫高窟第254窟《舍身饲虎图》、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图》、莫高窟220窟《观无量寿经变》、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莫高窟第3窟《千手观音》以及各个时期的飞天、藻井、
鉴定科学的研究讲究量化,不是单纯的形而上的凭感觉。所谓量化,对名表鉴定而言就是必须讲形态,而不是感觉。无法量化的机芯打磨、版本繁多的刻字形式基本是不能参考的。鉴定科学能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而非多与少的问题,我们从业人员必须深知。 鉴定结论是多环节的综合体,是综合因素的考量,我们要努力找出简单有效的方法。在研究中做加法,找出辨识真伪的多个点;在传播中做减法,将多点简化为几点,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出结论:这是名表鉴定研究的科学方法。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掌握科学的方法,对未来的鉴定工作大有裨益。本书的初衷,就是以它作为研究方法的探索,抛砖引玉,并通过它对名表鉴定行业有所帮助。 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研究或许几天后、几个月后,即被造假者摸出门道,而我们始终相信,魔高一尺,道高
这套由世界20大艺术殿堂参与制作、联名推荐的艺术巨作。专业摄影团队实地进入世界顶级艺术殿堂拍摄。德国权威团队10年打造,成就有史以来详尽哥特不朽巨著。 完备详实的论述 欧洲著名艺评家、教育工作者与众多博物馆馆长共同编写,长达80万字,共1136页的专业阐述及详尽说明,完整展示哥特艺术的前世今生。 丰富全面的展件收藏 60个艺术殿堂,百余个展厅、超过1000张图片隆重呈现,让您不用出门,就能悠游于书海中的艺术殿堂 壮观的大开本设计,震撼的视觉冲击 世界上介绍巴洛克、哥特艺术最大的书 29cm*40cm,让艺术品的所有细节真实呈现,多幅极致110cm宽幅拉页震撼展现,170磅超净白雪纺铜版纸精印,点燃一场视觉饕餮盛宴,让艺术品的所有细节真实呈现。 耗时费力的极致精美印刷品质 全球排名前五的顶级印刷团队、C C七色缎面光
全书以500余幅图片,讲述了世界五大博物馆的传奇故事和重磅馆藏,其中有300幅左右的代表作以大画幅呈现并配有详细的解读文字,带领读者遍览从中国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至西方现代艺术的3000余年世界艺术历史,将全人类的文化精粹汇聚一堂! 遍览全球,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又称冬宫博物馆)、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是艺术业界和艺术爱好者普遍知晓的世界五大博物馆。这五家博物馆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馆藏、无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了解世界艺术不容错过的艺术圣殿。它们融合了古典与现代、自然与人文、宗教与世俗、东方与西方,以艺术之名对全世界最大地理维度与最长人类发展历史时间段进行了完美的呈现,展现了过去与现在、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永恒关联
本项目共计16卷,根据1982年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对历代名窑的界定及行业内专家的严格论证,甄选出60座(件)名窑名瓷,预计分为3个批次陆续出版。其中首批出版的16卷。由耿宝昌和涂华共同主编、平和李子嵬所合的《景德镇明清官窑/中国古代名窑系列丛书》一书中以各窑系、窑口古瓷为鉴赏命题,以考古学研究为契入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宋以来各名窑名瓷的发展演变详情及鉴定要点,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指导收藏市场方向。每部书稿资料翔实,论述周详,剖析精微,相对于时下众多泛泛而论的鉴赏之作,实为述而有纲,言而有物。有很高文化积累价值和很强的学术价值,是一套研究整理历史文化、陶瓷艺术的大型专业丛书。
《营造法式》一书,在内容上集我国传统建筑技术之大成,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技术者推荐阅读的一部经典建筑类著作。本书流传至今版本众多,此次影印出版,底本选用的是故宫藏清初影宋钞本。此本几代建筑学家、版本学家
“陶瓷馆”地点位于武英殿区,本次展览利用故宫博物院在古陶瓷收藏方面数量大、品种全、年代真实可靠的优势,以中国陶瓷发展史为纲,展现中国陶瓷8000年延绵不断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展示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国古陶瓷的优势,并对整个内容较之前做了较大充实和改进。 《陶瓷百赏(故宫陶瓷馆选粹)(精)》为配展图录的精选本。本书从展览收录的1000余件陶瓷文物中精选出100件,方便读者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了解中国陶瓷史。
《中国现代铜质币形章图典》系统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造币厂生产的直径45毫米以下的铜质币形章。包括上海造币厂、沈阳造币厂、南京造币厂、深圳国宝造币厂、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金币总公司等造币发行机构所出的币形章在内,全书共收录1900多枚币形章,其中包括市面难得一见的造币厂样章。《中国现代铜质币形章图典》作为部币形章大型图典,可弥补此项收藏研究领域的空白,乃全国币形章收藏爱好者的工具书。
本书由Rust核心开发团队编写而成,由浅入深地探讨了Rust语言的方方面面。从学习函数、选择数据结构及绑定变量入手,逐步介绍所有权、trait、生命周期、安全保证等高级概念,模式匹配、错误处理、包管理、函数式特性、并发机制等实用工具,以及两个完整的项目开发实战案例。 作为开源的系统级编程语言,Rust可以帮助你编写出更为快速且更为可靠的软件,在给予开发者底层控制能力的同时,通过深思熟虑的工程设计避免了传统语言带来的诸多麻烦。 本书被视为Rust开发工作的书目,适合所有希望评估、入门、提高和研究Rust语言的软件开发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