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黄炽华(华大厨)88道经典广府菜代表作品,囊括蒸、煎、炒、焖、炖、煲、煀、 ?、卤、酿、炸、扣、扒、烩、滚、焗、泡、浸等近 20 种烹饪技法,图文并茂,每道菜都有来源、特点、原料、调料、制作方法及技艺要领,全是手资料,充分展示华大厨平生厨艺的辉煌硕果,同时也是对华大厨从业40多年以来广府菜技艺发展的一次重大梳理。
《威尼斯味道 -我家厨房里的异国美味》 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来自威尼斯特雷维索地区的美食作家劳拉 扎万将威尼斯特色美食、美酒及其过往的历史、文化慷慨地分享给读者。跟随她的脚步在威尼斯的咖啡馆、餐馆、菜市场和酒窖游走,学会100道烹饪新手也能轻松操作的威尼斯佳肴菜谱:开胃菜、鸡尾酒、奶油鳕鱼、乌贼墨鱼汁烩饭、提拉米苏,将这些专属于威尼斯的味道搬上自家餐桌。《威尼斯味道-我家厨房里的异国美味》中推荐的旅行必去餐厅和贴心的DIY食材购买指南为计划威尼斯行的旅者提供可靠、多样的选择。
《一双筷子吃四川》 以作者九吃20多年吃遍四川的经历为主线,记录其用脚步丈量美食距离,用嘴巴品味餐桌风景,为读者介绍了四川各地的特色饮食、风土人情,展现四川美食的多样性。书中将寻味地点分为川西(成都、眉山、雅安),川东(达州、巴中)、川南(乐山、自贡、宜宾、内江、泸州)、川中(资阳、遂宁)、川北(德阳、绵阳、广元、南充)和攀西(凉山、攀枝花)五大板块,内容不以写店为主,而是突出四川美食的风味特色,探寻美食背后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一本涵盖了四川民间美食、物产与人文的图书,富有一定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本书将东方本草学与西方博物学对比融合,以“史前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列举了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 161 种食材,考察了其历史起源、传入时间和路径、接受程度,以及在现今餐饮业中的使用方式。本书在呈现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辅以作者在餐饮工作中的逸闻趣事,各地特色美食介绍,以及精美的植物手绘图,为读者呈现了饱满立体的美食形象,既能激起人们对美食的遐想,又能循着历史与科学,重构出独特的饮食文化世界。
《中华茶道图志》的编纂与出版,旨在为事茶者提供具象的历史茶事资料,为茶道程序恢复、茶器制作、茶馆装饰及服饰家具的恢复提供基本的参考。 本书以文博工作者的视野和语言,通过让文物说话的形式,用传统中国画和经典文物阐述中国茶道文化和形式和内涵,将对深化中国茶道文化研究,使茶道表演更具历史文化依据,提供无以替代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作为一本营养调查和营养改善的工具书,本书给出了300余种食物烹饪出700余道菜肴的营养生熟比变化数据,使用炒、炖、煮、蒸、烤、炸、烙等7种烹饪方式,给出成分表中食物编码及名称,配以同一食物的生重、熟重重量及图片。除了给出不同烹饪方式的生熟比以外,还尽可能的给出了含油比、含盐比等大家关注的特殊营养成分数据,有助于读者根据需求查找菜肴的营养变化数据,进行科学的就餐选择和合理评估食物摄入量。为提高对菜肴的理解和应用的准确性,本书还给出了相应的菜肴图片。 300余种食物以北京市域餐馆及网上销售的食物为主,通过全市各区超市及市场现场采样、网上订购等形式采集食物。
山野鱼蔬,阅尽江南水土,一日三餐,寻味鱼米之乡。江南饮食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称,本书中,英国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带领大家领略美丽、富庶的江南地区,品味雅致考究的江南菜肴。 扶霞遍访街头巷尾,出江河,下村野,跟随专业大厨和民间高手流连于江南水乡。从江南菜小史,到食材与调味,从江南饮食习惯、饮食文化,到烹饪特点、美食掌故,扶霞将深耕多年搜集而来的食谱与江南饮食文化集结一册,通过150道经典江南菜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法,贡献出难得一见的人文观察。 作为美食文化的使者,扶霞跨越山海,游走在大陆海洋之间,将东方与西方通过味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一场探寻中国的美食之旅,也是对那些古老的故事与传统菜肴的回望,更将成为一场通向中国未来的探索。 中国人的雅致饮食文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300余款广西传统糕饼印模精品进行了分类展示,对广西传统糕饼印模的样式、雕刻技法、审美特征、象征意义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赏析,同时记叙了作者收藏糕饼印模的历程和前往广西开展实地考察的经历,围绕小印模与 大文化 、印模的艺术表现手法、乡食美具的传承保护等问题展开探讨,对广西传统糕饼印模进行了深入的文化解读,挖掘了传统糕饼印模背后深厚的文化意蕴,以全新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广西的民俗文化。
Aska餐厅被《纽约时报》《今日美国》评为纽约靠前新餐厅之一,并获得了米其林二星的称号。书中记录了作者,即Aska餐厅主厨弗雷德里克·贝尔塞柳斯从瑞典到纽约的旅程,他把布鲁克林的仓库改造成了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厅。 书中介绍了85种餐厅食谱,生动地展示了受斯堪的纳维亚影响的北欧料理,每一样食材、配料,餐厅里的布置,北欧的风景都让读者惊叹。本书是作者自Aska获得米其林二星餐厅后撰写的首本图书,书中精致特色的新北欧料理透着鲜明而有诗意的北欧美学,体现了作者对料理的创新和见解。
龙菜是指利用黑龙江省特产的原料或副料或调料或特有的烹饪工艺加工制作的,体现黑龙江地方特色风味的菜系。黑龙江省地处北疆,是全国气候大力度优惠的省份,养成了黑龙江人饮食味重咸辣的特色,其菜式取料广泛,调味多种,具有浓厚的北国风光的特色,形成独特的龙江菜体系。龙江菜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本书的策划初心就是向广大读者朋友介绍龙菜饮食特色及其背后更深远的文化意义,展现出龙江人蓬勃的生命力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本书收录中西餐共计150多个菜品。记录了龙江三代餐饮人的百年饮食文化传承。以龙江优质的粮食、肉类、淡水鱼、蔬菜、山珍为主,宣传弘扬龙江好食材,让龙江菜品特色发扬光大。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婚礼蛋糕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发行部(北京中轻生活音 出版时间: 2018-07-01 作者: 达拉.佐尔扎 译者: 孙晓丹 开本: 16开 定价: 128.00 页数: 233 印次: 1 ISBN号: 9787518418862 商品类型: 图书 版次: 1
本书共收录195道凉菜,以拼音为序,食材包括鸡、鸭、鱼、肉、虾以及蔬菜、豆制品,制作方法包括泡拌类、煮烧类、汽蒸类、烧烤类、炸氽类、糖粘类、冻制类、卷酿类、脱水类等。凉菜装盘也是十分考究的,如双拼、三拼、什锦拼盘、平面什锦拼盘、高装冷盘、花式冷盘。凉菜主要的烹制方法是拌与炝,除此之外还有糟、醉、腌、泡、白煮、盐水煮、炸收、卤浸、酱、熏、酥、风、腊、烤、卷、冻、糖粘等,本书均有详细介绍。大锅菜的特色体现在大铁锅上,用大铁锅做美食,主料、调料、配料的比例掌握很严格,对厨师的要求也高。本书可作为标准化团餐菜谱,主料、配料、调料均有具体用量;制作步骤简洁明了,另外还配有此道菜品的营养价值,非常适合企事业机关食堂、团餐公司以及餐饮培训机构使用。
本选题收录96道经典菜肴与面点,不用铁锅,而是用蒸烤箱做中国菜。参加制作的人员如下:金手勺餐饮有限公司经理兼行政总厨李智东、腾恒逸(北京)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餐战管理分公司”运营厨务总顾问苏喜斌、谭家菜第三代传人王万友、人民大会堂中华厅经理张爱强、便宜坊集团技术研发室、集团产品研发推广事业部副主任王朝晖、团餐与大锅菜专业委员会冷菜及雕刻研发中心主任赵春源、国务院办公厅首长餐厅厨师长孙家涛、团餐与大锅菜专业委员会面点与烘焙研发中心主任王素明、团餐与大锅菜专业委员会川菜研发中心主任郑绍武、团餐与大锅菜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杜广贝、北京饭店行政总厨郑秀生、人民大会堂国宴西餐厨师长徐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中式烹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侯玉瑞、战略支援部队综合训练大队教研室主任兼高
NOMA(诺玛餐厅)是世界餐饮的前沿阵地,也是席卷全球的“新北欧美食”运动的风暴中心。主厨勒内 雷哲皮凭借其精湛的技艺、非凡的创造力和对欧洲风土的深刻而独特的了解,引领NOMA立足北欧本土食材和原生味觉记忆,开创了全新的北欧美食语境。勒内因将北欧佳肴推上高峰而广受赞誉,而NOMA也因此4次稳坐世界餐厅排行榜冠军宝座,获得“世界第一餐厅”的封号。 《NOMA新北欧风暴》是对勒内 雷哲皮及其缔造的诺玛餐厅(NOMA)的深度探索,一次对其美食哲学和创造力的全面展示。本书帮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诺玛餐厅,以及铸就其辉煌的一砖一石,对勒内和NOMA餐厅的发展历程和美食哲学做了最全面的解读,一经出版便被全球厨师、美食评论家和专业媒体奉为“奇书”。通过90余份配以精美照片的菜谱,本书完整呈现了诺玛餐厅的全部菜式,这无疑是对主厨勒
本书隶属于“味道的传承”系列。本书记录的是淮扬菜的传承与发展。从这套书中,读者可以品十年磨一剑的名厨励志人生和手艺传承,感受精益求精、庖丁解牛的匠人精神,读妙趣横生的食材和美馔故事。
天才煮妇室田万央里从早餐、午餐、深受日本人喜爱的便当、点心开始介绍,再到日本用餐的酒屋,及家常菜的做法,倾囊传授地道的110 道日式料理,所包含的菜式食材易得、方法便捷,跟随作者的脚步,驻足于奢华的寿司餐厅、陈设简陋但口味好到不可思议的串烧小摊,体味每一份美食背后浸入了日本料理的精神。